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如懿傳》:一個悲情女子的命運挽歌

鐘玲
2018年09月13日16:42 | 來源:中國婦女報
小字號
原標題:《如懿傳》:一個悲情女子的命運挽歌

  沒有《延禧攻略》的宣泄式體驗,隻有令人心傷的生活百態。當靜下心來細細“品茗”,才會發現,這世界其實難有《延禧攻略》裡魏瓔珞一路高歌猛進的順風順水,更多的是《如懿傳》裡如懿處處隱忍、步步退讓卻難以遂願的逆水行舟,在婚姻中的無奈和生存的舉步維艱才是人生常態。

 

  被觀眾期待了幾年之久,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古裝劇《如懿傳》,在經歷了開播伊始的群嘲和“爆擊”后,終於在播出近一半兒時挽回了頹勢,豆瓣網評分一路飆升,以0.1分之差“艷壓”了與之相提並論且處處進行PK的電視劇《延禧攻略》。

  同為清宮大劇,同是“清朝第一網紅”乾隆皇帝的后宮軼事,可這兩部劇最初的境遇為何大相徑庭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

  細節決定成敗。遠有姊妹篇《甄嬛傳》的精雕細琢珠玉在前,近有《延禧攻略》的莫蘭迪色調和“非遺”重現深入人心,《如懿傳》卻一開篇就是“農家樂”色彩的土味畫風,再加上略顯粗糙的服化道和后宮佳麗們一言難盡的“淘寶風”配飾,不那麼“入流”的質感瞬間就將公眾的期待度拉到了最低。

  虐心劇情不敵“爽文”氣質。與《延禧攻略》“上來就開撕,一撕撕到底”的“爽文”氣質相比,《如懿傳》明顯沉悶和憋屈了許多,原本是你來我往的“宮心計”,到這裡變成了女主角一方是“公敵”如同軟柿子被人處處欺。《延禧攻略》是一個普通少女從“底層員工”到“天之驕女”的逆襲晉級之路,全程開挂風雨無阻,從頭至尾盡是快意恩仇,可《如懿傳》呢,毫無戰斗力和智商不在線的女主角諸多忍讓卻下場淒涼任誰看了都是胸悶又心塞。

  演員與角色難契合。“戲精影后”周迅的加盟原本是《如懿傳》最大的噱頭,可是初期明顯有“廉頗老矣”之感的她微腫且僵硬的臉確實讓女主角如懿的“少女感”打了折扣,讓人出戲﹔由董潔飾演的與如懿勢同水火的富察皇后,和《延禧攻略》裡秦嵐版本的大氣溫婉相比,也是小家碧玉的氣質有余,母儀天下的風度不足﹔乾隆皇帝的中規中矩也是一大敗筆。和《延禧攻略》裡聶遠飾演的時而可愛、時而深沉、時而傲嬌的“毒舌小王子”相比,霍建華所飾演的乾隆皇帝魅力指數直線下降——優柔寡斷、陰郁多疑、期期艾艾,少了真龍天子的威嚴,多了凡夫俗子的慈藹,與歷史上那個風流多情、驕傲自負的乾隆皇帝相差甚遠。

  未能遵循史實,顛倒“黑白”。歷史上,乾隆皇帝最寵愛的女人是富察皇后,這個賢良淑德的女子就是他生命中的白月光。《延禧攻略》裡富察皇后的性情和她與乾隆皇帝感情的設定,都與真實的歷史相符。可是在《如懿傳》裡,富察皇后卻成了表裡不一、心胸狹窄、刻薄惡毒的反面人物,與乾隆皇帝相見之初就是“備胎”,晚期還被他所厭棄﹔女主角如懿的人設也與歷史上的輝發那拉氏皇后不同,雖然她們的生命軌跡類似,但如懿與乾隆皇帝青梅竹馬的愛情,卻是完全不符合史實的“杜撰”——這個原本在乾隆皇帝生命中,生時沒有感情、死后又被其深惡痛絕的女子,在《如懿傳》裡因“主角光環”變成了乾隆皇帝的一生摯愛;乾隆皇帝后半生最寵愛的令妃娘娘,在《如懿傳》裡性情大變,工於心計、心腸歹毒,為求上位不擇手段。如此不符合歷史的反差,讓這個本是戲說的故事缺少了說服力。雖然“故事是故事,歷史是歷史”,但人們還是更喜歡貼近歷史的“操作”。並且,剛剛在《延禧攻略》裡被“安利”了一輪乾隆皇帝與原配富察皇后的伉儷情深,突然就來個大翻盤,必然有所不適。

  如此種種,也難怪《如懿傳》在開播之初遭遇了網友們的口誅筆伐。不過,隨著劇情的層層遞進,原本被目測有“涼涼”之意的《如懿傳》竟然逆流而上,絕地反彈。

  原因依舊很簡單。

  各自精彩的清宮群像。面如桃李、心如蛇蠍的金玉妍,野心勃勃、陰狠毒辣的魏嬿婉,善妒善恨不知感恩的阿箬,囂張跋扈卻難逃一枚棋子命運的高貴妃,心思縝密隻為如懿赴湯蹈火的好閨蜜海蘭,清冷剛烈對皇帝不屑一顧的寒香見、老謀深算、“退了休”也不願放權的皇太后……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你方唱罷我登場,精湛的演技“盤活”了這些被禁錮了的深宮女子,滿足了人們對帝王之家的女性千姿百態的想象。

  煙火氣的日常生活。宮斗重要嗎?重要,可在這個故事裡,不僅僅有宮斗必須的陰謀詭計,還有后宮繁雜而無趣的生活日常。做女紅、聊八卦,夏日倚窗聽雨、冬日踏雪賞梅,印象中冰冷的后宮生活多了幾分煙火氣,也多了幾分真實。其實,誰的生活不是一個七日接著又一個七日,哪怕皇家也不例外。而多在前朝處理國事,偶爾參與宮斗決定性動作的男主角,這一次直接全程參與了宮斗,將各色人等拉出來PK,乾隆皇帝竟成了最腹黑的人。

  劇情的百轉千回。當一個個反派人物在與乾隆皇帝、如懿和海蘭的智斗中逐一領了盒飯時,當一個個謎題被逐漸解析時,整個故事的劇情也日漸流暢,一環扣一環地縱向延伸,一個接一個高潮的閃亮登場,曾經讓人不能忍的那些缺點,如今也不想再計較了,人們想關心的隻有劇中人物的命運!

  最重要的是,當歷史照進現實,也許這才是人生常態——

  《如懿傳》從青梅竹馬的戀人如懿與乾隆皇帝的恩愛相知開始,直至感情迷失、婚姻破滅結束。

  這個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愛情故事,從骨子裡就不帶著勵志的因素,毫無逆襲的快感。有別於慣性思維的大女主劇,既不是講述女主角的奮斗史和從逆境中成長到逆襲成功站到勝利者的頂峰的敘事模式,也非另辟新徑如《延禧攻略》從一開始就一路“見佛殺佛”升級打怪的晉級式敘事,《如懿傳》的敘事方式始終溫吞而凝重,女主角如懿也是個徹底的Loser。

  愛情的脆弱。如懿恐怕真的是歷史上最悲催的女主角了。空有一生摯愛的名義,卻未曾感受到愛情的堅貞不移。那個嘴裡說著“你放心”的男人,卻在真實的生活裡,數次放開了她的手。即便是生活在被他人艷羨的榮寵裡時,也是她在處處犧牲——原本是弘歷最屬意的嫡福晉人選,卻在專制父母的打壓下,讓了步退而求其次﹔為了避免她招人嫉妒,弘歷就冷落她、不理會她﹔當她被人誣陷時,沒有選擇相信她,權衡各種利益后親手將她送進冷宮。可以說,在他們的愛情裡,兩個人從來都不是對等的。

  婚姻的不順。年少時美好的愛情在步入婚姻之后,因為政治、權力、家族、瑣事等種種元素的交織,在各種陰謀和掙扎中逐漸褪了色——如懿的一心一意,換來的不過是對方的朝秦暮楚﹔她一生傾盡所有的付出,換來的是乾隆皇帝對於愛情與婚姻的妥協﹔每次陷入絕境,那個口口聲聲說愛著她的男人都選擇了讓她委屈的退讓﹔時光的消逝,生活的消磨,最后的最后,那個滿腹多疑的男人與她恩斷情絕。

  如懿的悲劇色彩,其實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一生一世一雙人,這個美好的願望於封建社會的女性來說就是一種奢侈,偏偏這也是她一生的希冀,而在無數次失望后,她依然保持著對他的期望,這種對心愛之人百分百相信的依附,也注定了悲情的未來。在皇權之下,如懿不過是后宮爭斗的犧牲品,可她輸給的卻是自己最愛的人。她贏過乾隆皇帝的心,贏了皇后的位置,最終又全部失去了,在這場愛情裡隻落得一個分崩離析、含恨而終的結局。

  看懂了才如夢初醒,這個容不得一絲溫暖而“痛苦”“寫實”的故事,如果照進現實中,也是現代女性會面臨的困擾。如懿的人生歷程,也不過是每個尋常女子都可能會有的遭遇——縱然有過甜蜜的愛情,可當初的你儂我儂還不是輸給了歲月的更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美好願望,最終還是在對方的無情中消磨得紋絲不見,不留余地的付出,也未必會有好結果。

  沒有《延禧攻略》的宣泄式體驗,隻有令人心傷不已的生活百態。當靜下心來細細“品茗”,才會發現,這世界其實難有《延禧攻略》裡魏瓔珞一路高歌猛進的順風順水,更多的是《如懿傳》裡如懿處處隱忍、步步退讓卻難以遂願的逆水行舟,在婚姻中的無奈和生存的舉步維艱才是人生常態。

  如果《延禧攻略》的酣暢淋漓是女性艷羨而不能得的一場幻夢,《如懿傳》的隱忍克制就是女性跌進現實裡掙扎於俗世的一首悲歌。這也依稀回應了《如懿傳》從開篇就悲情而沉重的基調。

  《如懿傳》用一個悲情女人的一生試圖講述的並非只是女人之間的斗爭,而是以更為宏大的眼光延伸到對封建帝制以及婚姻的探討,如懿的命運,或許也能給現代女性另一種警醒。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