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智能手機成"21世紀鴉片"? 哪些套路讓你欲罷不能

——專訪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腦健康科研中心主任張海峰

2018年09月13日07:3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哪些套路讓你對手機欲罷不能

  有人把智能手機稱為“21世紀鴉片”,這個比喻折射出人們對手機依賴的擔憂。手機依賴看似是一個個人行為,實際上也離不開手機應用商的推波助瀾。手機APP設計者深諳各種套路來吸引和留住用戶,讓用戶們在不知不覺中被牽引,每天樂此不疲地把自己綁在手機上。

  哪些套路讓人對手機欲罷不能?過度沉溺於手機會帶來哪些危害?怎樣做到“役物,而非役於物”?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腦健康科研中心主任、應用心理學博士張海峰。

  記者:現在人們的手機上,總會有幾個常用的APP。很多人每天都要在這些APP上耗上數小時,而意識到“這樣不好”想要控制一下自己時,卻感覺像“中蠱”了一樣停不下來。這是為什麼?

  張海峰:手機依賴有其社會根源。首先在推廣模式上,是免費經濟。人們隻要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免費使用諸多應用。現在的智能手機已經不是簡單的通信工具,它替代了銀行卡、導航儀、照相機等。各式各樣的APP,深入影響到人際關系的構建和心理需求的滿足。

  事實上,各類APP的設計者專門研究人們的思維習慣和行為偏好,利用各種套路,讓你隻要接觸了就停不下來。比如手機游戲設計者,他們會設立很多“鉤子”,包括畫面的美感、音效、及時獎勵、意外的驚喜,甚至挫敗感,讓你不斷地重復,在游戲中收獲豐富的情感體驗。更為可怕的是,他們有一個人員龐大的網絡游戲監視平台,利用大數據發現和分析用戶在哪個地方最容易下線、喜歡哪種類型裝備、有什麼樣的消費習慣等,然后迅速進行優化。這樣一套機制下來,用戶就更加地被吸引被控制。

  記者:在注意力經濟時代,手機APP爭奪的就是對用戶的吸引和控制。為此,它們一般採用哪些套路?抓住的是人們的哪些心理特點?

  張海峰:一款手機APP要想獲得用戶的青睞,肯定要能滿足用戶的某種需求。比如近年來社交APP的風靡,就是因為它與用戶的心理需求很契合。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重要、希望被關注,也有表達的欲望。在傳統的社會文化環境下,人們不太有表達的機會。在一個單位裡,年輕人資歷淺,怕說錯話不敢表達,領導和資深員工怕影響自己身份形象也不敢多說,都有種被裝在“套子”裡的感覺,總想躲在角落裡說點什麼。而且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人際關系也愈加復雜,人與人的交往越來越少。

  網絡社交平台正好滿足了人們展示、表達、窺視、交往的需求。隻要注冊成功,人們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朋友們分享的源源不斷的內容,可以在平台上分享、點贊,相互評價交流。而隨著自己在平台上投入的增多,獲得的好友、分享和發布的內容也越來越多,人們對這個應用的黏性也進一步增加。

  當產品設計與用戶的行為偏好和情感需求緊密相連,就容易讓用戶養成習慣、產生依賴。而且手機APP與傳統產品不同的是,它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用戶的使用行為,並進行及時改進。可以說,手機APP比你自己更懂你,讓你不自覺地被設計、被引導、被控制。

  記者:現在有一種新的社會現象,叫“社交控”,是指人們在忙於眼前事的時候,總是不停地刷微信、刷微博、看新聞等,生怕會錯過什麼。開車時或帶孩子時沉迷於看手機而導致的悲劇屢見報端。這種對手機沉迷,甚至上癮的現象,有何不良后果?

  張海峰:手機應用商往往會過度追求利益最大化,過度追求市場佔有率和用戶黏度,因此在產品設計時,不顧及沉迷手機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甚至利用人類性格中的特質和缺陷來進行產品“優化”,將用戶最大限度地綁定在手機上,這種現象值得關注和探討。

  首先,過度沉迷手機對人的大腦有很大損害。現代人腦疲勞程度越來越高,睡眠質量越來越差。過去人們在碎片化時間裡,比如坐車時,會交流聊天、看看書,或者閉目養神,其實對大腦是一種放鬆。而現在大家都是埋頭看手機,大腦不斷地在接收信息,沒有空閑時間放鬆。如果只是放鬆地看看信息倒也無妨,關鍵是很多人會被手機中的各種信息吸引進去,投入腦力精力。於是腦疲勞度越來越高,而大腦越疲勞越不受控制,時間長了,大腦會處於失控狀態。這時放下手機暫停一會,會有被抽空的感覺,很難受,會感到空虛、疲乏。晚上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還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響生物鐘和睡眠質量。

  其次,連續不斷的信息轟炸,會影響大腦對信息的加工處理,造成一種催眠。比如發生了一件與人們切身利益相關的惡性事件,自媒體、商業網站等從不同角度去揭露報道,挖掘各種細節、真相,還有些媒體蹭熱點、往文章裡面“倒垃圾”,輿論不斷發酵。各類信息給人們的大腦神經不斷地刺激、強化,以催眠的方式讓你相信這個事情的真實性、嚴重性,讓你心情沉重,甚至會氣憤、遷怒,又到網絡上去宣泄、傾倒,又造成其他人的連鎖反應。對於一些世界觀還不太成熟的人來說,會讓人產生錯亂、疑惑﹔對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來說,比如抑郁症、強迫症、失眠症患者,則可能會加重其病情。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危害就是,手機應用和碎片化信息會對人們的潛意識產生影響。對於手機上的信息,我們以為只是看看而已,不會受其影響,但其實已經對你產生了影響。我們以為是自己在使用手機,其實我們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已經被手機深深影響了。比如你在等車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在看到一個生詞時,會上網搜索。無論是手機應用商、自媒體等,還是每個個人,作為移動網絡環境的建設者,都應當意識到這種力量,並作出正向的努力。

  記者:各類手機APP的套路層出不窮,充分利用人們獵奇、窺視、恐懼等心理,將人們牢牢“釘”在手機上。尤其是一些手機APP上充斥大量無用、垃圾卻吸引眼球的信息,濫用用戶的時間精力。我們該如何對抗這些現象?

  張海峰:習慣一旦養成,要改變是很困難的。現在手機已經完全佔據和利用了很多人的碎片時間,並培養了人們新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比如和一堆陌生人在一起,你又插不上話時,你會拿出手機看,立馬就能緩解這種尷尬﹔在地鐵上,很無聊,看書看報又不太方便,而看手機,既便捷又有趣。手機在人們生活中,已經無孔不入。人們既討厭它,又離不開它。

  人們過去的思維模式,是希望“窮盡”,想要把所有信息都處理完,今日事今日畢。可是在信息爆炸的環境下,是做不到的。可人們不斷有心理預期,想著接下來的信息會不會更精彩,然后就一直看。現在的APP在設計上追求操作簡單,比如很多短視頻APP,看完一段,隻要手指一滑,下一段視頻就自動加載上來,用戶可以一口氣不停歇地看下去,根本停不下來。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要想對抗某種現象,首先要了解它的危害,比如前面提到的手機依賴的三種危害,同時也要了解這種依賴產生的原因。有些兒童出現嚴重手機依賴,我們去了解后發現,他們平時跟家人很少交流,家長也沒有引導他們去發展其他興趣愛好,在家除了吃飯就是學習,唯一的樂趣就是看手機。根據治療藥物上癮的經驗,較為有效的手段是環境隔離法。人們要尋找更多可替代性的行為進行疏導,把注意力從手機分散到更有趣的事物上。

  我們要辯証地看待手機。每個年代都有讓人們著迷的新事物。如何使用手機,從個人來說,要有自我控制力。想控制的時候,能夠控制,那就不是問題。自我控制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給自己定紀律,什麼時候看手機、看多長時間。實在控制不住,可以進行干預治療。從社會層面來說,要探索移動互聯網監管機制,加強宏觀的“賽道”建設,不能讓劣幣驅逐良幣,要讓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運行。同時,移動互聯網環境的淨化、優化,也有賴於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當用戶的品位和素質高了,也會促進移動應用產品的品質提升。(本報記者 龔亮)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