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橙紅年代》將播 能否帶動現實主義題材劇回歸?

劉長欣
2018年09月13日07:51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好劇的底色仍該是真實

  馬思純和陳偉霆出席《橙紅年代》新聞發布會。 主辦方供圖

  這段時間,《延禧攻略》成為意料之外的“爆款”,姍姍來遲的《如懿傳》成功逆襲,熱度不斷攀升。但和在視頻網站上播出的古裝大劇頻頻走紅相比,今年,小熒屏上主打“現實主義”牌的電視劇,缺乏創新和亮點,表現平平。這樣的對比,讓不少業界人士大跌眼鏡——要知道,2018年曾被視為“現實主義題材回歸年”。

  據藝恩近日發布的《現實主義題材頭部影視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歡樂頌2》等5部百億流量現實主義題材大劇佔了全年電視劇流量的近六成﹔這些劇的熱播也被認為敲開了現實主義題材劇的市場大門﹔另據此前《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最近三年立項的電視劇中,超過一半作品是當代現實主義題材。

  無論是市場還是行業,都在釋放同一信號:打造精品現實主義題材,或將成為未來影視發展的全新破局點。

  然而,從收視率和口碑來看,今年的“現實劇”絕大多數難逃高開低走,甚至“虎頭蛇尾”的命運。藝恩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8月,百億以上流量的現實題材劇僅有《戀愛先生》《談判官》兩部。

  剛起步發展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很快又陷入了瓶頸期。

  事實上,當“現實題材”創作成為市場熱點,難免會出現“跟風”現象,隨之而來的是“同質化”“創新匱乏”等桎梏。“浮躁”心態下創作的作品放到市場上,表現令人失意在所難免。

  翻看今年播出的現實題材劇的負面評價,通常會有這樣的關鍵詞:狗血、瑪麗蘇、懸浮、胡編亂造。所有的差評都指向一個意思,即它是一部很假的電視劇。

  有過優質的作品之后,觀眾自然不再願意為粗糙的創作買單。有的創作者似乎認為,穿著當代衣服,在當代城市工作、生活就是現實題材,甚至可以披上“現實主義”的外衣。但事實上,當現實題材劇中的事件、情感都沒有根,也便失去了它應有的真實底色。這樣的劇也被業界稱作“懸浮劇”。

  實踐証明,打造出一部優質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除了需要具備題材新、話題強、立意高、制作精四大要素以外,最重要的是,以反映社會現實問題為核心,具備“真實”和“寫實”的特點,還原當下人們生活的精神、物質特征,從當代社會中真實的故事出發,走進觀眾的內心。

  幸而,在今年收視遭遇滑鐵盧后,有從業者回歸理性,回歸內容創作,踏踏實實遵循現實主義題材精品標准打磨作品。除了《橙紅年代》,接下來值得期待的還有正午陽光出品的《大江大河》,以及《小別離》的續作《小歡喜》,這些作品能否成為“爆款”?交由市場和時間來回答吧。

  陳偉霆新角色“接地氣”

  電視劇《橙紅年代》將於9月17日登陸東方衛視,每日19時30分兩集連播。陳偉霆劇中嘗試了熱血、正能量的緝毒英雄劉子光的角色。9月11日,陳偉霆在上海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演員不能隻演熟悉的角色,隻有敢於突破“安全區”,才有可能獲得表演上的進步。

  《橙紅年代》由陳偉霆、馬思純、劉奕君主演,改編自作家驍騎校的同名小說。該劇以緝毒案件為背景,刻畫了一群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人與時刻保護百姓安危的人民警察,與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故事。

  陳偉霆飾演的劉子光,是一位從海外回國的青年,敢於同違法犯罪作斗爭,協助警方鏟除犯罪團伙。此次,陳偉霆徹底顛覆了以往的形象,以長發、蓄胡、不修邊幅的形象示人,對於這次的突破和轉變,陳偉霆坦言,“這些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都是應該做的”。

  據了解,為了讓劉子光更接地氣,陳偉霆還煞費苦心,為不同時期的角色設計了不同的站姿、坐姿、走路方式等,給觀眾呈現出一個有血有肉、立體豐富的角色。陳偉霆仔細分析了劉子光的人設和經歷,“劉子光失蹤的八年,其實一直備受折磨。在我看來,他堅強,抗打擊能力特別好。”

  劇中由馬思純飾演的警花胡蓉,是一名敢愛敢當、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優秀女性。馬思純認為,胡蓉既有親切和藹的“鄰家女孩”屬性,同時也具備了一般女生所沒有的特質,“她可能比我們身邊的女孩更勇敢、正義一些,她身上的責任感也更重一些。”(記者 劉長欣 實習生 姚雪卉)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