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6期

把握時度效 提升引導力

——政論性談話節目《市民論談》的實踐探索

馮 潔
2018年09月13日09:34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把握時度效 提升引導力

  專業、理性、深刻的表達是政論性談話節目體現其公信力的基石,是對創作者業務能力的綜合考驗。實踐中,應客觀公正地展現事物發展過程中涉及的復雜關系和種種因素,避免片面信息源對節目的平衡性和公信度產生影響。

  全媒體語境下,公共話語權得到了普遍提高,社會輿論呈現出多元化和復雜化發展的態勢。由於缺乏規則和責任意識,過度參與、無邊界參與的現象越來越多。表現在一些重大的決策議題或事項上,大量公眾參與表達,在不顧及全局及專業性的前提下,對決策內容妄加評判,帶來了不和諧的雜音。面對這樣的輿論環境,一方面是公眾希望通過有效的發聲渠道表達訴求,行使監督、參與決策﹔另一方面是官方及傳媒機構希望傳播主旋律、掌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於是,電視問政節目在各地城市台應運而生,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溝通的作用。但是,一問一答加點評的節目模式不能很好地實現觀點交鋒、背景交代、深度挖掘、宏觀剖析、理念提升的目的,難免留下監督有力、引導不足,看著過癮、回味不夠的遺憾。

  2009年底,在時任揚州市委書記王燕文的策劃下,由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揚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揚州報業集團聯合打造了一檔既具備問政節目的輿論監督功能又重視評論,能夠更好地發揮導向作用的政論性談話節目《市民論談》。

  《市民論談》遵循“多做一些有利於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維護穩定的工作”“多做一些有利於凝聚人心、提升士氣、鼓舞干勁的工作”的宗旨,圍繞黨委政府重視、市民群眾關心、事關全局的熱點話題,邀請分管市領導、部門領導與新聞事件當事人、相關專家、市民代表和評論員面對面展開討論,每期節目播出之后,相關話題都能成為市民議論的焦點。

  做好輿論工作,一定要把握“時、度、效”,這就要求我們在節目創作中“宏觀上緊扣時代,中觀上緊扣時段,微觀上緊扣時點” ,在“重要程度、關注熱度、能量強度”上加以反復推敲,提升引導能力,運用各種手段追求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具體來說,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基本定位的政論性談話節目,要想在觀眾中保持持久的關注度和引導力,必須做好以下五個方面。

  精心選題,精准發力

  地方性的電視節目,“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就是要在准確把握時代脈搏的前提下,緊扣本地經濟、改革、社會發展與民生工作的重點,找出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熱點話題。

  為了確保精准性,欄目的選題都經過向公眾和職能部門征集——欄目組篩選、甄別並進行初步調研后優化確立——總台領導初審——宣傳部領導審批幾個流程,事關重要決策的選題會報送相關市領導甚至黨政一把手審批,對於時效性強的選題則簡化流程,由欄目組提出后與相關領導合議確定。談話節目能不能出彩,關鍵看嘉賓的水准,欄目組會精確鎖定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嘉賓,同時征集對話題感興趣的各界市民代表共約120人與之互動。以“改善民生‘十’打實”為例,節目在揚州市政府即將發布第十個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的“1號文件”的時間點上,以政府連續10年把寫在文件上的民生承諾落在實處作為選題立意,邀請市委書記、市長與在民生工程中得到實惠的市民群眾一起,回顧10年來揚州市政府對民生工作的重視、投入和成效。市領導與市民代表一起敞開心扉、真情互動,通過討論以及專家點評,大家切實感受到了市民群眾對民生工作要求的不斷提高,黨委政府在民生理念上的不斷提升。整場討論有熱度、有深度、有高度。節目播出及在揚州日報、揚州晚報頭版刊登主要內容之后,受眾反響熱烈,好評如潮,獲得當年江蘇省電視新聞節目訪談類一等獎。

  深入調研與學習,提升公信力

  媒體的公信力是贏得社會公眾信賴的內在力量,是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前提,對於政論性談話節目而言,專業、理性、深刻的表達是體現其公信力的基石,是對創作者的綜合考驗:既考驗其職業性、規范性和嚴格性,還需要具備對事實和觀點的平衡能力,呈現對全方位信息源的不同闡釋和評價,隻有如此才能客觀公正地展現事物發展過程中涉及的復雜關系和種種因素。在信息採集過程中要不斷拓展渠道,除了精英群體之外,還要廣泛傾聽弱勢群體的聲音,避免由於單一和片面的信息源對節目的平衡性和公信度產生負面影響。

  《市民論談》節目的每個話題都事關中心和大局,都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和現實要求,既要有廣泛的代表性,又要具備典型意義,同時還要尋找有效的解決途徑。為了保証話題的熱度、討論的高度和觸及的深度,在話題確定前后,欄目組全方位、多層次地了解相關信息和背景,通過實地調查、網絡問卷、重點走訪,召開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各界市民代表以及專家座談會,檢索相關報道、研究論文以及到外地調研學習等方式,收集大量素材、觀點、問題,既為下一階段的文本創作提供翔實而豐富的素材,也為選擇合適的嘉賓參與現場錄制做好准備。由於政論性談話節目的電視評論屬性,創作者還需要具備信息的深度挖掘、專業的新聞採編制作、堅實的輿論引導能力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注重策劃,提升感染力

  政論性談話節目是電視媒體在公共領域傳播意見和觀點的渠道,它的價值不在於能否徹底解決矛盾和問題,而在於將問題公共化、公開化。談話節目的魅力就是參與者話語的魅力,它的力量來自於真實的思想、情感和觀點的表達。它使得人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厘清問題的全貌,接近問題的本質,同時展示人的個性,折射出整個社會的不同狀態,這也是節目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要在60分鐘裡牢牢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有效傳播新的觀點和信息,實現自身的價值、力量和責任,策劃至關重要。

  一個有感染力的政論性談話節目,必須時刻從時、度、效三個維度上考量話題設置,注重焦點性與故事性、公共性與開放性、矛盾性與思辨性相結合。而要加大節目的張力,必須在開頭設置懸念,通過層層遞進的邏輯推理不斷蓄勢,水到渠成、一瀉千裡。以《揚州老字號:如何留住城市記憶》為例,其時代背景是國家對文化自信的重視,城市對文化個性的追求、個人對文化記憶的情結。節目以揚州承載著古城記憶和味道的老字號大多生存狀態不佳,有的甚至奄奄一息,市民亟盼保護為切入點,以講故事的方式展示老字號的發展歷史、現狀,面臨的困境、拯救中遇到的難題,激發現場嘉賓和電視觀眾的共鳴。在度的把握上,圍繞“重要程度、關注熱度、能量強度”,設置了“揚州老字號:救還是不救”“救與不救:關鍵看什麼”“拯救老字號:從哪入手”三個大話題以及“政府出錢改造能否起死回生?”“老味道怎樣迎合新需求”“扶持老字號,如何營造更好的外部環境”等議題,讓老字號持有人與新生代經營者、文史專家與營銷專家、老市民與新市民、負責制定扶持計劃的商務局、落實扶持工作的廣陵區與負責制定老城區控制規劃的規劃局領導這幾對不同利益主體、不同立場、不同知識結構、不同職能的嘉賓展開辯論,各方觀點形成碰撞,激發各類群體換位思考、立體思考,最終達成一定的共識。同時通過現場視頻在“揚帆”手機客戶端的發布吸引場外觀眾參與互動,放大輿論場,激發更多人對老字號傳承與保護的關切。節目播出后不久,政府對老字號的扶持計劃正式啟動,各項工作推進順利。

  理性表達,提升影響力

  一個理性的媒體,要做到輿論導向的“三有三不”:一有自己的態度,不隨波逐流﹔二有自己的觀點,不推波助瀾﹔三有自己的立場,不隨聲附和。這也是政論性談話節目在實際操作中必須把握的度。

  理性的表達來自於成熟的參與者以及成熟的公共權威引導。所謂成熟,對於公眾而言,不僅要有參與意識,還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對於政府而言,在態度上,要有平等對話與協商治理的意識和理念,在行為上,要學會傾聽,掌握組織決策論壇的技巧,積極推動與引導政府與公民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而媒體則通過合理引導參與者擺事實、講道理、說觀點,形成各自的建議和態度傾向,並將其一致的內容疊加、放大,最終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主張,為政府決策提供系統的智力支持。節目播出之后,欄目組還要把調研和節目裡發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形成的有建設性的共識整理成專報,通過市委宣傳部送達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市領導以及相關部門,供其在決策中參考。

  正是由於堅持理性表達,《市民論談》節目的多個選題,都憑借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力,達到凝聚民心、集中民智的效果。例如,2017年7月制作的“治理擁堵,如何綱舉目張?”節目,針對近兩年來揚州道路交通擁堵日甚一日、市民怨聲載道的現狀,節目組邀請兼任市公安局長的分管副市長,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規劃局、城建局、城管局、文明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與司機、騎車人、行人等交通主體,民間意見領袖、交通專家、新聞評論員,一起擺事實、找原因、尋求解決辦法。通過討論大家認識到,各類交通主體的不規范交通行為是造成擁堵的重要原因,而通過增加道路硬隔離來加以規范,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節目播出后不久,交管部門就在一些重要擁堵路段增加了隔離設施,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

  媒體融合,提升傳播力

  無論何種媒體,要想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都必須借助傳播力來實現。互聯網背景下,信息傳播早已形成多媒體平台的格局,而融合傳播並不是簡單的多媒體互動,而是以新技術、新傳播、新社會、新關系為基礎,針對新的社會形態中群體多元、利益多元、表達多元的態勢,將不同緯度上的媒介重新整合為一體,融合各種資源關系,搭建社會各群體之間互動交流、平等協商的公共領域。

  基於此,欄目組在選題確立、前期調研、前期宣傳、現場錄制、節目播出中及播出后的各個環節,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微博、微信、手機APP等各種不同平台,隨時進行互動傳播,形成了廣泛而立體的傳播效果。在融合傳播的過程中,也需要把握時度效的技巧。如前期採訪中,每開一個座談會我們都會建立一個微信群,隨時與參與者圍繞話題展開交流互動,同時我們還把採訪中發現的熱點、趣味點、知識點寫成圖文並茂的文章在“揚帆”手機客戶端“市民論談”專區向用戶推送並吸引網友轉發朋友圈,隨著採訪的不斷深入,各群以及朋友圈討論的熱度和深度也不斷上升。節目錄制時,再為現場所有嘉賓組建一個專題群,等到節目播出時,各群的互動預熱達到高潮。撇開在電視機前收看節目的觀眾不談,僅僅是通過“揚帆”手機客戶端觀看直播的用戶就常常過萬,對於一個長達一小時的地方性政論節目而言,這個數字是非常可觀的。

  8年來,《市民論談》收視率一直與日播的電視新聞節目比肩,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不僅多次獲得江蘇省電視新聞節目獎項,還在第二屆“全國優秀電視文化欄目暨大型特別節目”評選中,獲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優秀欄目獎”。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實踐中發出了權威聲音,實現了主流輿論引導。

  (作者系揚州廣播電視總台紀實節目中心副主任、《市民論談》欄目制片人兼主持人)

  參考文獻:

  ①秦鑫華:《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如何提高輿論引導力》,《新聞傳播》2014年第7期。

  ②萬玲:《公民有序參與政府決策的理論與實踐》,《行政與法》2017年第6期。

  ③《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 創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人民日報2016年2月20日。

  ④陳寅:《時度效的內涵、應用及著力點》,《新聞戰線》2014年第7期。

  ⑤李青青:《新聞談話節目對中國公共領域建構的積極意義——以鳳凰衛視節目〈一虎一席談〉為例》,《新聞界》2010年第4期。

  ⑥張志軍、賈永、楊力科:《融合傳播是提升媒體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年第8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