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雅馬哈魚檔》:一部影片和它開啟的南粵電影新篇章

何晶
2018年09月19日14:15 | 來源:羊城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南粵電影新篇章

《雅馬哈魚檔》展現了一幅幅廣州市井風情畫

影片通過年輕人體現出時代風貌(圖為珠珠、阿龍和海仔)

開機儀式

雅馬哈摩托車是當年時尚的標志

“音樂茶座”是許多老廣州的回憶

1984年第一部以“個體戶”為主角,呈現新廣州市井風情的電影《雅馬哈魚檔》風靡全國。它被譽為“廣東改革開放第一張亮麗的名片”“當代廣州的清明上河圖”。在那個人們對商品經濟仍然抱有疑惑的時代,《雅馬哈魚檔》破天荒地撕開了計劃經濟的一角,拍出了廣州立於改革開放前沿的繽紛與鮮活,書寫了中國電影史上“嶺南都市電影”的新篇章。

1

時代背景

從“吃魚難”到全國 首個自由貿易河鮮貨棧

叉燒、白切雞、燒鵝、乳豬……電影《雅馬哈魚檔》一開場,就展現了一幅幅市井風情畫,短短幾十秒,“食在廣州”的韻味扑面而來。今天的年輕人或許很難想象,地處“魚米之鄉”的廣州人,竟有多年面臨“吃魚難”的艱難生活。

根據廣州市國家檔案館資料,在計劃經濟的年代,廣州人買魚需要魚票,每人每月限發兩角,市面上每斤魚的價格為四五角左右。也就是說,每人每月隻有半斤魚的指標。想吃活魚幾乎是不可能的,主婦們天不亮就去市場排隊,能拎上半條死魚回家,已算運氣好。運氣差點的,魚票還花不出去。當時珠江電影制片廠的張良導演就有過這類遭遇,《雅馬哈魚檔》的編劇章以武也回憶道:“當時我要想給孩子買魚吃,得騎自行車到佛山一個鎮裡,來回一趟三個多小時,還不一定能買上。好不容易排到我,一看,魚沒了。”

1978年年底,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全國第一個可以自由貿易的國營河鮮貨棧在廣州芳村開業。1979年3月,廣州開放塘魚和冰鮮魚市場,一尾活魚撬動了計劃經濟的堅冰,也吹動了章以武的心。“心情舒暢啊,可以用幸福花開來形容,再也不用為買魚而煩心了。”章以武是浙江人,在廣州某高校任教,家住越秀區百靈路。市場開放后,整條小街成了熱鬧的市集。“魚檔、燒鵝檔、水果檔、粉面店、發型屋,牛仔褲、T恤、絲襪、遮陽傘……應有盡有,大有春風扑面之感。有一次,我去買魚,魚檔的小青年口吐煙霧,笑瞇瞇地對我說,別小看我這濕淋淋的小木箱,裡面全是賣魚得來的錢,誰搶劫它就好比打劫銀行。”小青年驕傲自豪的口氣給章以武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想把正在變化的時代記錄下來。

2

創作靈感

“我的月薪隻有68.5元,學生賣魚每月能賺300元”

有一天,章以武以前在中學任教時的一位學生邀請他去東方賓館喝茶。作為當時接待外賓的場所,能出入此地者非富即貴。章以武搖頭拒絕:“去不得。”但學生執意邀請。“這位學生開了魚檔,賣魚賣得風生水起,說起每月能賺的錢,他伸出3個指頭——300多塊。我聽了心裡很不平衡,1983年我在大學教書的月薪隻有68.5元。”章以武說。這位學生的故事,讓他有了創作《雅馬哈魚檔》的念頭。

最初完成的短篇小說名為《魚啊魚》,章以武的老朋友——當時珠影廠的制片主任徐康,建議他把名字改成《雅馬哈魚檔》:“《魚啊魚》這題目不生動。現在開放了,雅馬哈摩托車滿街飛,干脆叫《雅馬哈魚檔》吧。用摩托車載魚,新潮熱辣,讀者看到這題目也好奇。”章以武當即叫好,改名后將小說寄給了《羊城晚報》“花地”副刊部。《羊城晚報》的“花地”在全國赫赫有名,刊登的多是秦牧、歐陽山等文學名家的作品。花地的編輯肖荻給章以武回信,先是建議他將文章刪減一半,方便刊登,而考慮到刪減的內容太可惜,又建議他將其擴充為中篇小說,還具體給了五點意見。之后,章以武找到自己的學生——廣州小伙黃錦鴻,邀請他一起擴寫小說。

這部中篇小說寄到《花城》文學雜志發表后,獲得了1984年“花城首屆文學獎”。珠江電影制片廠文學部主任王進讀到了這部小說,認為可以改編成電影。時任珠影廠廠長助理兼藝術中心主任的張良也連夜捧讀,立即愛上了小說中的那群“個體戶”。他於是邀請章以武和黃錦鴻來改編電影劇本,希望用影像創作出“廣州當代的市井風情畫”。

3

風格定調

不是正氣歌也不是小夜曲,而是“廣州市井風情畫”

1984年,在廣州工作生活了12年的東北人張良已經51歲,但他的觀念不僅不陳舊,反而率先走在時代的前沿。從執導《雅馬哈魚檔》開始,他成功開創了新時期的“南國都市電影”。很多人問他,你一個北方大漢,怎麼就能把握住廣東的脈搏?張良隻回了一句話:“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電影《雅馬哈魚檔》中充滿廣州濃郁的生活氣息,有著南國的獨特芳香。隨著奔騰向前的時代脈搏,1980年代的幾位待業青年,靠著自謀職業實現了自我價值,也創造了更美好的生活。一度失足從拘留所出來的待業青年阿龍,邀請好友海仔和女友珠珠,在龍珠街合伙開了一家“雅馬哈魚檔”。開張時生意興隆,但由於海仔喜歡缺斤短兩,魚檔的生意一落千丈,三人分道揚鑣。流落街頭的海仔開始騙人錢財,而深愛阿龍的珠珠則被母親逼著和一個澳門男人相親。這時,原本被他們視為競爭對手的葵妹,邀請阿龍加入自己的魚檔。阿龍發揮一技之長,專門負責運送,開著雅馬哈摩托車干得很出色,並重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他找到潦倒的海仔,又與珠珠重歸於好。在葵妹的建議下,兩家魚檔合並聯營組成了規模更大的“雅馬哈魚檔”。

當時,在廣州從事各類小吃店、修理店、服裝店的個體戶有60多萬人。導演張良給影片定下風格基調:“《雅馬哈魚檔》不是《正氣歌》,也不是《小夜曲》,而是一幅猶如《清明上河圖》的廣州市井風情畫。”人流如潮的龍珠街市場,鮮活的芳村水上魚欄,琳琅滿目的西濠夜市,人聲鼎沸的成珠茶樓,還有西關大屋、石板街、八爪魚人行天橋……影片帶領今天的觀眾穿越到40年前的廣州,依然可以體會到改革春風下羊城的活力和溫度。

4

影響全國

因觀看《雅馬哈魚檔》,對廣東產生強烈的向往

《雅馬哈魚檔》拍攝完成后,先去了北京試映。編劇章以武回憶說,電影剛落幕,觀眾起立,掌聲四起。第二天的座談會上,發言者爭先恐后。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張瑞芳說:“好電影,太有生活氣息了,我都聞到魚腥味了。”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丁嶠說:“作者很大膽,思想解放,很不簡單!”在北京大學的放映從晚上七點一直放映到天明,北京學子觀后高呼:“廣州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片中的迪斯科舞廳、音樂茶座、摩托車在今天看來已經是“老古董”,但在當時卻代表著最新潮前衛的生活。不少內地的年輕人,正是在觀看了《雅馬哈魚檔》后,對廣東產生了強烈的向往。

生於1960年代的“老廣”梁先生,至今還記得當年觀看《雅馬哈魚檔》時的電影院——位於中山五路的新華電影院。那曾是廣州第一家、全國第二家寬銀幕立體聲電影院,后來在1995年元旦停業拆除,現址變成了五月花廣場。“影片在廣州取景,講的是當時廣州市民的生活狀況,人物刻畫也很到位,讓人很有親切感。阿龍開著摩托車進出當時高消費的‘音樂茶座’,女主角差點嫁去了澳門,就是當時廣州的眾生相。”梁先生說,當時處在改革開放初期,而《雅馬哈魚檔》卻拍得如此大膽,因此在全國引起轟動。

珠影廠文學部編輯祁海根據資料回憶稱,《雅馬哈魚檔》在廣州首輪放映就放了20天,共900場65萬人次觀看了影片,如果按今天35元一張電影票來算,單廣州首輪放映的票房就有2275萬元。考慮到不同地域的觀眾,影片還專門制作了普通話版和粵語版,這在當時也是相當新潮的做法。中國電影發行公司負責影片在全國的發行,先預付了70萬元周轉金給珠影廠訂拷貝,再將拷貝發向各個省,最后根據拷貝發行數量和珠影廠結算。最終,中影賺了8000多萬元,珠影賺了400多萬元,而影片的成本隻有42萬元。

1985年年初,《雅馬哈魚檔》走出國門,參加了第35屆柏林電影節展映。同年,影片還被文化部授予優秀影片二等獎,獲得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和最佳攝影提名、最佳剪輯提名。在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文藝家劉斯奮看來,《雅馬哈魚檔》引領了廣東的文藝創作,也讓上世紀90年代的廣東陸續出現一大批反映現實生活的優秀影視作品。

拍攝故事

偷拍跟拍,選用非職業演員

“當時的電影界已經出現了分野,有戲劇美學派、影像美學派、紀實美學派,而且互相排斥。但張良導演兼容並蓄,把三方之長都融合在《雅馬哈魚檔》裡。他是演員出身,精通戲劇性手法,同時又吸收了紀實電影的優點,運用了大量的偷拍、跟拍和實景拍攝,當時隻有極少導演會用這樣的鏡頭。這麼拍下來,整部影片呈現出很強的生活流動感。”珠影廠文學部編輯祁海說。

“海仔”演員是個體戶

“有人說,張藝謀用非職業演員是創舉,其實我早就嘗試過了。”張良導演回憶道。在《雅馬哈魚檔》中飾演阿龍的張天喜,是在廣州定居的哈爾濱人。葵妹的扮演者是汕頭演員許瑞萍。由於當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廣東籍演員,張良大膽選用了非職業演員來出演海仔和珠珠。海仔的演員是在高第街開皮鞋檔的個體戶黎志強,珠珠的飾演者楊麗儀則是從佛山興華商場找到的售貨員。四位操著不同方言的主演放在一起排戲,廣州街邊仔、街邊女的形象就出來了。黎志強和楊麗儀的成功,讓張良更大膽地選用了大批非職業群眾演員,比如曾在東方賓館唱歌的歌手“廣州羅文”李華勇,就在片中客串了一把。

“假冒魚販”混入交易

在拍攝中,《雅馬哈魚檔》還採用了偷拍的手法。每天清晨拂曉,白鵝潭的江面上聚集著上百條漁船在交易,廣州魚檔購魚者全部到此採購活魚。張良決定對他們進行偷拍。經過多次實地演練后,他讓演員混入漁船隨機應變,將攝影機全部隱蔽起來跟蹤拍攝。蒙蒙晨色,百條漁船,漁民的粗獷豪放,艙內的鮮活大魚,一沓沓人民幣,一筐筐魚過秤……即使是廣州本地人,每天吃著活魚,也不知道活魚是這麼販來的。

“龍珠街”能以假亂真

在距離白鵝潭不遠的東南邊,如今海珠區太古倉附近的洪德五巷,則是當年拍攝《雅馬哈魚檔》的實景地。這條小巷裡有一個相對寬敞的十字路口,張良讓美工師在實景的基礎上布置出雅馬哈魚檔、葵妹魚檔、燒臘檔、發型屋、魚腩粉檔、服裝檔等等,造出了一條以假亂真的“龍珠街”。當時幾乎每天都有老太太到“雅馬哈魚檔”來買活魚,買不到還很生氣,最后制片主任不得不幾番上前解釋。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