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安全新技術發展分論壇在成都舉行

2018年09月19日15:3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安全新技術發展分論壇在成都舉行

圖為論壇現場。王波 攝

  圖為論壇現場。王波 攝

  人民網成都9月18日電(王波)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監管用戶隱私?公鏈中如何進行保密交易,保証隱私不被泄露?如果你是安卓用戶,你是否想了解安卓廠商定制系統的安全新隱患?9月18日,作為國家網絡安全周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創新安全 改變未來”為主題的“網絡安全新技術發展”分論壇在成都舉行。本次分論壇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電子科技大學和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網絡安全新技術,推動網絡安全行業的快速發展。

  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胡皓全、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副書記邱旭東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系統實驗室無線技術部主任秦岩、啟明星辰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海民、日本東北大學教授Nei Kato、復旦大學教授楊珉、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區文浩、亞信網絡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政平分別就網絡安全新技術的發展發表了主題演講。來自全國各知名高校、研究機構、產業企業的數十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國家的網絡安全發展獻計獻策。會議由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小鬆主持。

  胡皓全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准確把握時代潮流,立足我國互聯網發展與治理實踐,圍繞什麼是網絡強國、怎樣建設網絡強國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指導我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電子科技大學作為國內第一批雙一流A類高校,依托“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等重點學科,已形成網絡與數據安全、通信安全、電磁空間安全、密碼理論與應用算法、雲計算與大數據安全等5個穩定的、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以及系統化的網絡空間安全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體系,能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發展需求。電子科技大學願與所有網絡安全戰線的同仁一起,攜手共筑網絡安全屏障,關注網絡安全發展,營造網絡安全環境,讓網絡世界更加清朗健康,讓網絡屏障更加安全可靠,讓互聯網更好地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服務國家、推動發展,以良好的網絡安全工作成效為國家的建設與發展保駕護航!

  邱旭東表示,天府新區高度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新區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一環,不斷完善信息安全產業發展頂層設計,積極推動信息安全技術產業與大數據、智能硬件、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發展。

  目前,天府新區已引進航天科工工業大數據國家級工程實驗室、中科曙光先進微處理器技術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基礎科研平台﹔引進了啟明星辰西部研發中心、亞信網絡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海康威視成都科技園等重大產業﹔引進了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分院、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電子科大天府數智谷基地等校地合作項目,實現了高校院所、企業和人才資源的加快聚合,為新區加快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天府新區著力打造清朗網絡空間,突出主流輿論強勢,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網信工作,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主動把握互聯網傳播規律,加強重大主題策劃,做好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工作部署網絡宣傳報道,唱響網絡正能量,提升網絡宣傳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法律、技術、經濟等多手段結合的網絡綜合治理格局,筑牢風清氣朗網絡空間。

  在演講環節中,沈昌祥結合自身幾十年在網絡安全領域的科研成果,重點介紹了可信計算在國內的發展,以及可信計算3.0時代所進行的技術創新。秦岩在演講中重點解釋了AI系統中用戶隱私數據流向監管中面臨的新挑戰及應對策略,以便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用戶隱私監管保駕護航。吳海民以物聯網在醫療、制造、水電體系、安防、軍事、家居業的應用為例,提出萬物互聯時代已經到來,並結合物聯網時代的安全新思維就AI技術的應用進行了詳細闡述。Nei Kato 詳細闡述了在物聯網時代智能質量服務和安全智能優化面臨的機遇和發展的方向。楊珉介紹了安卓廠商定制系統的安全新隱患,指出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黑產江湖”的時代,從安卓系統的安全機制入手分析了在不同的情況下安全威脅的各種表現形式並由此引發的嚴重后果。區文浩從保密交易角度出發,詳細分析了公鏈中的隱私保護技術。劉政平則從精密編排角度出發,闡述了提升網絡空間恢復補救能力的新技術革新。

  分論壇最后來自研究院所的負責人,以及來自各高校、知名企業的技術專家、學者等七人進行了題為“網絡安全新技術的應用以及網絡安全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的圓桌論壇。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