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外紀錄片制作人和媒體代表探訪河北雄安新區

2018年09月23日06:19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中外紀錄片制作人和媒體代表探訪河北雄安新區

  新華社石家庄9月22日電(記者曹國廠、李繼偉)“青青的蘆葦、綠綠的荷塘、波光粼粼的水面……白洋澱的自然風光純粹、安靜。”來自日本北海道的巃川可奈子說,“我的家鄉有一片濕地,和白洋澱裡的燒車澱很像,到了這裡有回家的感覺。”

  9月的白洋澱,秋風裡滿是荷葉和蘆葦的清香。21日至22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搜索承辦的“記錄美好時代”融媒體傳播活動第一站來到河北雄安新區。來自中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內外二十多位專家、紀錄片制作人和媒體代表,實地探訪雄安新區,暢游白洋澱和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感受這座“未來之城”的魅力。

  巃川可奈子說,中國政府去年4月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她看到了媒體的權威解讀,這裡要打造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激發了她的好奇心。“來到這裡看到眼前的自然美景,名不虛傳。”

  乘船進入白洋澱之后,來自俄羅斯的麗達說:“現在我最想做的就是拍攝更多的照片,讓讀者透過我的照片也能夠欣賞到白洋澱的自然美景。”

  生態資源是雄安新區最寶貴的財富。雄安新區開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礎是保護白洋澱生態功能和強化環境治理。一年多來,新區持續推進白洋澱流域綜合治理,全面實施了散煤替代工程和造林綠化,累計種植各類樹木超過850萬株。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感覺越來越濃。

  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來訪者對這裡的智能建筑和生態綠化贊嘆不已,紛紛合影留念。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是雄安新區內第一個建設項目,由多位院士及建筑設計大師聯合設計。項目整體布局有對稱、庭院式特點。市民服務中心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以人為本,開放共享”的城市基因,既按照通用、共享、適老、融合的原則擴展無障礙內涵,全面服務來訪人群,又配備了鼓勵綠色出行的充電樁和智慧騎行系統,倡導綠色健康、智慧共享的生活模式。

  探訪雄安新區的中外紀錄片制作人、媒體記者和國內專家還進行了研討交流。中國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協同發展智庫研究員周民良介紹說:“這裡將是一座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嶄新城市,處處彰顯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雄安新區的未來必將充滿希望,一片光明。”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