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數字時代來了 盜版專輯為何還在

盧揚 鄭蕊 金延娣
2018年09月26日06:46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數字時代來了 盜版專輯為何還在

  9月25日一早,“包貝爾買成盜版張藝興專輯”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不僅引起粉絲關注,更暴露出國內音樂市場盜版專輯暗流涌動的現狀。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盜版音樂專輯的制作成本最低不到10元,背后存在不小的利潤空間。盜版專輯擾亂音樂市場的良性發展秩序,究竟該如何遏制盜版專輯的出現,也成為當下音樂市場不可回避的問題。

  活躍的盜版市場

  為了兌現曾在《奔跑吧》撕名牌環節的承諾,包貝爾於9月24日下單購買了300份張藝興專輯周邊並晒出截圖,欲贈送給粉絲。然而,隨著下單截圖的發布,不少粉絲發現,此次包貝爾買到的卻是盜版周邊,一時引起熱議。

  盜版專輯一直是國內音樂市場難以根除的問題之一。雖然目前人們聽歌習慣逐漸改變,但鑒於粉絲收藏、部分消費者使用需要填充實體專輯的音響設備聽音樂等原因,實體專輯盡管市場空間有所萎縮,但仍存在一定市場需求,也繼續為盜版專輯提供了存在的空間。

  與以往盜版專輯會出現在街邊的攤位或小巷內的店面不同,如今盜版專輯的銷售渠道更多是在線上平台。北京商報記者搜索相關論壇發現,在網絡平台買到盜版專輯的消費者並非少數,同時也有不少音樂人遭受到盜版專輯的侵害。據公開資料顯示,音樂人李志於2016年11月20日發行的新專輯《在每一條傷心的應天大街上》,剛一上線就被盜版,銷售渠道主要為淘寶、閑魚等網店,且售價遠低於正版專輯。但據網友反饋,買回的專輯實際上就是一張白色光面的普通CD碟片,用簡單的塑料封套包裝,盡管可以播放,但很多都是亂碼,無法顯示歌曲名稱。

  一米觀察創始人王毅表示,“隨著大眾消費習慣及聽歌方式的轉變,很多消費者長時間不購買實體專輯,難免會對購買正版專輯的渠道比較陌生。除此以外,與過去可通過音像店、書店等較多渠道購買正版音樂專輯不同,目前實體店數量越來越少,尤其是二三四線城市,音像店、書店的數量較少,消費者會選擇通過網絡平台購買實體專輯,但線上卻又魚龍混雜,盜版專輯也就趁此摻雜其中”。

  成本不足10元

  有利可圖是盜版專輯持續存在的原因之一,更為重要的是,盜版專輯背后的利潤空間也不可小覷。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按照正版專輯的制作流程,每張專輯的制作成本首先會包括支付給藝人、詞曲作者等方面的版稅,以及制作人等方面的勞務費用,以上費用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市場影響力以及與唱片公司的簽約方式而高低不一,大約佔毛利的三成左右。

  與此同時,錄音、混音、母帶后期處理等過程,攝影棚、燈光、攝像、剪輯等拍攝費用,藝人的造型設計、服裝同樣也會產生開銷。此外,正版專輯還需要封面設計、外部包裝美術設計,后期推向市場的廣告宣傳費等。

  而盜版專輯的制作成本,版稅、母帶制作、拍攝、宣傳等多項成本均不包含在內,大大減少了需要承擔的成本。據王毅透露,由於盜版專輯不需要版號,成本主要在光盤、包裝等物料方面,“比如市面上售價40-50元的正版專輯,制作相對粗糙的盜版專輯成本基本在10元以下,且制作數量越多,成本越低,而一些帶有偶像照片、T恤等周邊的盜版專輯,成本則相對較高”。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從業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階段光盤批發價格最低可在1元左右,因此在光盤方面並不需要太高的成本,關鍵在於包裝的制作。有些盜版商會為了迷惑消費者而選擇制作外觀與正版相似的盜版專輯,就像是“高仿”,成本也會相應高一些。但也有盜版商雖然展示的圖片與正版相似,但消費者收到的實際物品會與展示圖片有較大差別,極為簡陋,且這種盜版專輯的成本會更低,盜版商從中能獲得更高的利潤,也會對藝人及唱片公司的權益帶來更大的侵害。

  版權意識有待提高

  面對盜版專輯的問題,不少唱片公司也在嘗試用技術的手段進行遏制,比如制作正版專輯時會使用反盜版技術等,避免盜版商直接從正版專輯拷貝資源進行制作。與此同時,政府監管部門也對盜版專輯進行整治,收繳市場上的盜版音像制品,大力整治盜版音像制品的集散地和批發市場,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並通過“劍網行動”等方式,營造更好的正版音樂市場環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盜版專輯被認為會影響到音樂市場的良性發展,現階段行業內仍有部分小型唱片公司或音樂人對盜版專輯存在縱容的態度。據某唱片公司負責人透露,在一些音樂人或唱片公司看來,作品出現盜版專輯代表著自己的作品受到市場的歡迎,擁有受眾基礎及市場價值,盜版專輯的銷售也相當於是對自身進行了更大范圍的宣傳,提高了藝人的知名度。

  在王毅看來,正版環境的營造是推動音樂市場發展的關鍵,因此提高音樂市場各方的版權意識尤為重要,不僅消費者要提高購買正版音樂版權的意識,音樂人、唱片公司等相關權利人也需要具有維權意識。其中消費者的支持是維護音樂專輯的正版流通和銷售,音樂人、唱片公司則是通過提升維權意識淨化渠道環境、商業市場,創造正版化的音樂環境。

  除此以外,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現階段國內消費者的意識正在逐漸加強,盜版專輯的治理還需要政府監管部門的聯合行動,且解決音樂市場盜版專輯的問題並非只是停留在專輯這一種產品層面,其實更多的是在培養正版意識,尤其是現如今大眾消費習慣和聽歌方式的改變,隨著線上流媒體付費方式越來越普遍,大眾購買數字音樂專輯的行為在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的同時,也成為唱片公司、音樂平台的收入來源之一,此時培育正版付費意識是在幫助國內音樂市場能夠實現更長久的發展,開拓出更大的空間。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