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劉三姐》跨文化傳播的文化意象分析
摘要:空間轉化和時間流轉,為電影《劉三姐》的跨文化傳播延伸出了無窮潛力。劉三姐文化中有大篇幅的傳唱歌謠,表達的感情被物化,也就是說,利用具體可感的物象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象征某種情感。文化按照某種方式運動,並且創造某種方式進行運動。本文以電影《劉三姐》為研究對象,探討壯族歌圩文化的抒懷意象、生態審美的自然意象和愛戀繁衍的愛情意象。
關鍵詞:《劉三姐》﹔跨文化傳播﹔文化意象
劉三姐的故事是流傳在廣西壯族地區的一個古老而優美的民間傳說。以此創作的影片《劉三姐》是新中國第一部音樂風光故事片,該片在東南亞放映時,引起巨大轟動,成為東盟國家家喻戶曉的經典,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記憶。片中悅耳動聽的歌聲與美麗的桂林山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為影片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生態審美的自然意象
生態美學,是生態學和美學交叉形成的新型學科,不同於傳統自然詩歌的審美,生態美學的關注點首先體現在審美的主體間性上。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是傳統的人與物的關系,而是“主體—主體”的平等關系,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將其表述為“詩意的棲居”。在這個含義下,個體生命與自然生態是相互依存的平等關系,人類不是世界的主宰者,人類與生態共存亡,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劉三姐文化中傳唱的大量篇幅屬於生態詩歌的范疇,通過語言的“復魅”觸及人對自然的審美感覺,喚起人對自然整體美好的想象力,營造出整體關聯的境界。劉三姐文化的藝術魅力在於人的價值和生態審美的和諧統一。歌謠傳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地理空間的解釋說明,我們依靠生活的自然空間找尋自身的解放。隻有充分了解以劉三姐為代表的勞動人民的具體生活狀態,才能了解劉三姐文化風靡東南亞的原因。
首先,嶺南地區和東南亞地區有特殊的歷史淵源。壯侗語民族來源於古越人,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以及越南、老撾、泰國、緬甸等國境內﹔同時,東南亞地區也是海外華人及其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民族的同源性意味著這些地區的語言和文化有著諸多密切聯系與共同特征,而民族的同源基因和文化的長期滲透則是民族文化跨境傳播的重要因素。①
其次,稻作文化的桂林山水沖擊了受眾的視覺。“拿起鐮刀會割禾,拿起竹簽會織籮,如今遇上漁家妹,手攀漁網學穿梭”“鴨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樓。荷葉水面撐陽傘,鴛鴦水面共白頭”等山歌中,竹簽、漁網、鴨子、荷葉等符合東盟國家的生活習俗,描繪了靠水吃水的生活場景,也為華夏族群和東盟受眾提供了人文素養意義的情感寄托。
再次,劉三姐與眾姐妹在採茶林的生活場景動人心扉。 “春天採茶抽茶芽,快趁時光掐細茶。風吹茶樹香千裡,蓋過園中茉莉花”,描寫的是嶺南人辛苦勞作的場景,歌中所唱也是東盟國家共有的生活認知。畫面所指的意義與生活經驗結合,生於斯長於斯的劉三姐及眾鄉親的勞動和山水相融,為腳下大地的豐收,更為活著的族人用歌聲訴說這一切,產生了和諧自然的美好景觀,無意識達到了人的價值和生態審美相統一的和諧畫面。
劉三姐文化中傳唱的歌謠中是具有生態意識的,“小小鯉魚不吞鉤,搖頭擺尾江中游”,無意識地從生命共同體的視角體驗自然,由此可見,他們的生活與自然融合為一體,嶺南人民熱愛自然的態度是與生俱來的。以劉三姐為代表的勞動人民離不開這片山水大地,八桂之地也因為勞動者的創造力增添了魅力。
二、歌謠文化的抒懷意象
圩,南方語系中意為集市。《壯學叢書·總序》將“歌圩”定義為歡樂的圩場,“因其群集歡會酬唱,情如歡樂的集市而得名”。②壯族有自由戀愛的傳統,歌圩就是當時男女青年擇配的自然場域,男女老少盛裝出席,舉行拋繡球、放花炮等文娛活動,青年男女對唱山歌結下百年之好。壯族人民認為他們唱的歌都是“三妹親口教”,嶺南地區的各族人民也都把自創或傳唱的山歌獻給劉三姐。劉三姐歌謠實質上是嶺南各地歷朝歷代歌手即興創作、口頭傳唱的各類山歌精華部分的結晶,也是表現壯族人詩性和思辨能力的社會場域。③
在電影《劉三姐》中,傳唱的大量歌謠中蘊含著“自由、平等”的核心價值觀,大致有以下兩種集中體現:一種是抨擊黑暗,一種是歌頌美好。
歌謠作為寄托體現勞動人民舍我其誰的生活態度。當時的勞動人民生產生活空間是很狹小的,佔用的社會資源並不多,耕田、採茶、織布的勞動成果能自己享用的很少,大多數被搜刮得所剩無幾,“十擔香茶九抵稅,十籮稻米九當捐”,歌謠成為一種武器體現勞動人民的自主性。
電影中的主角是以劉三姐為代表的底層勞動人民,歌謠成為他們反抗強權的武器。敢愛敢恨的劉三姐“唱起山歌壯起膽”,唱出了廣大窮苦勞動人民的心聲,飽含對財主的痛恨,“財主心腸比蛇毒”,體現了對自由民主的向往。
劉三姐與莫懷仁請來的秀才對歌時,一個有意思的細節從側面說明山歌作為武器是勞動人民獨有的,“世上千般咱無份,隻有山歌屬窮人”,而且具有絕對優勢。李老漢對劉二哥說:“他這麼大年紀,沒見過會唱歌的財主。”阿牛在與秀才對唱時,唱到“什麼生來頭戴冠”“什麼生來肚皮大”,李秀才答曰“中了狀元頭戴冠”“莫公享福肚皮大”,對完此歌引來哄堂大笑,莫懷仁也不知為何,頭戴冠是大公雞,肚皮大是老母豬。這個細節強有力地諷刺了五谷不分的書呆子和不知人間疾苦的財主。
歌謠除了抒發心中不忿,還在悠閑的時刻,利用歌圩的形式來一場娛樂狂歡。勞動者在勞動現場哼唱歌謠,以歌謠的形式講述故事。歌謠作為一種精神寄托,將身外之景、眼中所見和心中之情自由歌唱,“山歌好, 好似熱茶暖透心”,贊揚家鄉好風光,贊揚艱辛勞動的甜蜜收獲。音樂,是上帝給人類的禮物,不管是孤立在太平洋的復活節島,還是熙熙攘攘的繁華文明,音樂的作用都是一樣的。歌謠,音樂的一種,利用音樂這種語言向東盟傳播,極具藝術感染力。
三、相戀繁衍的愛情意象
“維納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美和性愛之神的化身,司管人間一切情誼以及一切動物的生長繁衍,被認為擁有最完美的女性體格,又被稱為“阿芙洛狄忒”。劉三姐是集美和智慧於一體的完美女性,在劉三姐文化的傳承發展中,被公認為是壯族的“維納斯”。
壯族創世史《麼經布洛陀》中有“嘹三妹造友”的記載,“嘹”,口字部偏旁,意為用嘴挑逗妹仔﹔造友,意為戀愛,也就是說,用口唱山歌的形式與妹仔戀愛。在很多民族志和關於劉三姐的傳說記載以及劉三姐的山歌中,劉三姐是具有真善美形象的人格化身,她機智過人,舌戰群儒,面容姣好,電影中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成為一代又一代人難以忘記的完美“初戀”。因此,電影中劉三姐和阿牛的結合,不僅象征著對純潔高貴的愛情的認可,而且刻畫了人們對美與性愛的原始崇拜。從這個意義上說,劉三姐代表了人類薪火相傳的基本功能。
歌謠作為信物體現對平等愛情的追求。阿牛和劉三姐是江邊偶遇,經過一系列情節,兩人結成至死不渝的百年之好,“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李秀才勸劉三姐嫁入莫家為妾,金銀細軟不愁,這代表了現實社會的阻撓,代表了金錢的誘惑,劉三姐選擇了愛情,劉三姐和阿牛奔走天涯,代表了一種勝利。電影文本中歌唱純美的愛情和婚戀,就是對勞動者未來幸福的肯定。壯族有自由戀愛的傳統,與當時按照傳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來說,是一場反封建的思想沖擊。當時漢族青年男女羞於公開談情說愛,但是對浪漫愛情的向往是一致的。在東盟國家中,宗教因素使然存在等級制度,劉三姐和阿牛純真的愛情也成為他們寄托感情的方式。
四、當代嬗變:劉三姐文化的現代轉型
1961年電影《劉三姐》公映,1962年英譯本《劉三姐》流傳海外。“文化大革命”時期,電影《劉三姐》劃為“大毒草”被禁,其在國內逐漸淡出大眾視野,但是在海外不絕於耳,仍然風靡東南亞各國。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撥亂反正,“劉三姐”恢復正名,“劉三姐”文化又重新搬上大銀幕。1978年廣西電影制片廠出品了新版的《劉三姐》電影,由著名導演吳永剛執導,傅錦華主演。故事以1961年版本劇本為框架,又添加了新的情節,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莫懷仁起了色心勸誘劉三姐為妾,勾結官府欺壓百姓,鄉親們眾志成城傾力相助。但這個版本並未引起很大關注,現在流傳的版本仍是1961年版。
“劉三姐是歌圩風俗的女兒”,現代化社會的沖擊下,傳統習俗正經歷現代化轉型,壯族青年塑造了新的婚戀觀,田間傳情沒有了必要,歌圩文化中的“愛情”功能逐漸喪失,隻能在表演中形成一種藝術向往。於是劉三姐文化以一種新的面貌出現——彩調歌舞劇,成為現階段面向東盟傳播的主要形式。1999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首次舉辦,劉三姐從田間傳唱轉變為都市歌圩。2004年廣西戲劇藝術團在原版《劉三姐》舞台劇的基礎上革新,加入了現代舞的元素,在東盟各國進行巡演至今。目前的傳播主要是廣西戲劇院編排的新版大型歌舞彩調劇《劉三姐》。
20世紀80年代起,劉三姐旅游資源開始被開發,最著名的產品是張藝謀執導的,2004年推出的桂林大型山水實景劇《印象·劉三姐》。
2010年,廣西柳州市委牽頭拍攝了30集電視連續劇《劉三姐》,知名女演員舒暢擔任女主角。
網絡社會中,劉三姐文化的傳播土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劉三姐歌謠文化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環境,體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劉三姐歌謠以壯話、客家話等語言為主,現在已經普及為漢語普通話,向更加開放的語言體系發展,電影中的《藤纏樹》就是唱詞的語言載體變化的表現之一,知名歌手齊豫、羅大佑等人都演唱過這首歌,歌曲廣為人知。
劉三姐歌謠文化的傳播形成了兩條路徑:一種是平面的研究,以文字的形式記載,面向專家研究人員、研究機構和專題數據庫,成果主要有《劉三姐縱橫——探索歌仙千古之迷》、《廣西情詩》系列叢書和《劉三姐研究資料集》等﹔另一種是立體的存在方式,以通俗易懂的大眾文化方式展現,比如彩調歌舞劇、影視劇和山水實景演出。但不論是哪種傳播形式,都是對劉三姐熱愛生活、追求自由的人生本真的萃取。
當前,劉三姐已成為中國面向東盟傳播的文化名片。其當年的成功在於完美契合了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的各種訴求,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與東盟人民共同的文化記憶。網絡社會中,劉三姐文化的吸引力對於今天東盟國家的千禧一代已經減弱。“一帶一路”背景下,“劉三姐”文化需要重新包裝,重新回歸到每一代的年輕人之中,才能延續永久的生命力。
注釋:
①梁嘉.劉三姐歌謠文化的重構與發展[J].廣西民族研究,2015(05):106-113.
②張聲震.壯族歷史文化與《壯學叢書》——《壯學叢書》總序[J].廣西民族研究,2003(1):48-49.
③梁嘉.劉三姐歌謠文化的重構與發展[J].廣西民族研究,2015(05):106-113.
基金項目:本文為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開放基金項目“中國—東盟傳媒合作機制研究:現狀、保障與未來”(KF201000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