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8期

從枯燥的話題中找到“熱新聞”

——以《河南日報》醫療衛生新聞報道為例

王平
2018年09月27日09:32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醫療衛生行業是涉及醫院、醫護人員、患者、健康保障等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行業,因此,醫療衛生新聞也是最“接地氣”、信息量較大、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民生新聞。本文以《河南日報》近兩年的醫療衛生新聞報道為例,以筆者採訪期間真實的感悟與體驗為主,闡述黨報記者應該如何透過枯燥深奧的行業話題找到社會關注的“熱新聞”。

一、從節日新聞中尋找報道“亮點”

報道節日新聞是新聞採寫中最為常見的題材,在醫療衛生行業裡更是不言而喻。翻看一年的台歷,愛眼日、高血壓日、糖尿病日、護士節、中國醫師節等大大小小涉及醫療衛生行業的節日眾多,可以說,以節日類新聞為主題的報道佔據著醫療衛生線口記者工作內容的半壁江山。對於節日類新聞稿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遵循著一些固定的寫作套路。例如,針對以疾病名稱命名的節日類新聞報道,稿件多以“患者”的視角看問題,成稿以“生活關懷”類的普通消息居多。內容上常常是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介紹某一種疾病的基本概念、發病原因、症狀表現以及如何預防與治療等,在此期間,內容裡還會穿插該類疾病在全國及全省的發病現狀等背景信息﹔而對於以某個群體名稱命名的節日類新聞報道,稿件體裁往往以“人物通訊”的形式,通過記者對該行業群體的深入採訪、近距離接觸,真實向外界反映採訪對象的工作環境和現狀,突出行業特點。

作為黨報醫療衛生線口的記者,面對行業內年年都有的節日,要學會尋找報道“亮點”。這個“亮點”就是記者要有與時俱進的思維,結合當前醫改政策,多向專業人士請教、多花心思思考,敢於從“老話題”中尋找報道“新題眼”,敢於讓新聞報道突破常規,讓年年都有的“老曲目”經久不衰、常唱常新。下面以《河南日報》2017年的護士節報道為例。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足以証明護理工作在醫療衛生行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年的5月12日是“護士節”,這不僅是歷年醫療衛生行業內的大事,也是近年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以往,《河南日報》對於護士節的報道,一般是消息和人物通訊的成稿形式,內容上主要以每年全省評出的“最美護士”典型人物為參照,以人物通訊的體裁形式反映出每個學科護士承擔的臨床護理任務,宣傳典型人物,弘揚正能量,並配發當前全省護理注冊人數的消息,這樣的固定報道模式往往會使讀者感到護士工作除“臟、亂、勞累”之外,似乎沒有什麼新內容。其實,隨著醫改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護理工作也同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黨報記者,借助節日新聞的契機,從典型人物的工作內容裡找到新變化,反映身后的“大背景”,這樣的新聞報道才更具權威性、更有深度。為了讓“護士節”這個年年都有的節日類“老話題”寫出新意、寫出亮點,在2017年護士節到來前夕,筆者通過搜集近年來參加過的護理工作學術會議資料了解到《國家“十三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不斷拓展護理服務領域”“鼓勵醫療機構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樣的延續性護理服務”。“拓展服務領域”“延續性護理服務”這些關鍵詞語,讓筆者對當前護理工作倡導的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在心裡初步設定了幾個採訪對象。為了更進一步詳細了解當前護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及倡導的中心思想,為順利採訪寫作打下基礎,記者採訪了河南省醫學會護理管理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河南省人民醫院首席護理專家宋葆雲。

通過宋主任的詳細介紹,筆者了解到,當前護士從事的工作早已不單單是外界想象中的“打針、送藥、量血壓”等簡單、邊緣化的工作。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和醫學分科的不斷細化,以及人們對健康需求的與日俱增,很多疾病的后期護理及健康管理都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與宋主任的詳細交談與溝通,記者分別以《順應院后康復與醫養結合需求——為老年患者送去家一樣的溫暖》《順應病人心理需求與照護——做癌症患者的傾聽者與陪伴者》《順應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需求——當好居民的“健康管理師”》三篇系列報道,對當年“5•12護士節”主題進行了充分採訪報道。筆者分別走進河南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中心延伸病房、河南省腫瘤醫院婦瘤科病房、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助產士門診,通過傾聽和描述患者的切實就醫感受,以小見大,反映出在當前步入老齡化社會、癌症患者增多、“預防為主”、“大衛生、大健康”的健康理念等影響下,護士正在由病房走向門診前台,護理工作也在由傳統的臨床醫療服務向家庭病床、居家養老、臨終關懷、疾病預防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領域延伸和拓展,順應醫改政策的調整,順應百姓健康需求變化。這組報道借助節日類的“老話題”,結合行業新政策和社會大背景,抓住了行業新變化、新特點,從人物故事入手,折射出行業發展前景和趨勢,突破固有的報道模式,從而讓節日類新聞報道增加了不少亮點和看點。

二、從義診活動現場全面了解各專業

每逢醫療衛生行業的節日來臨,各大醫院裡關於節日性的義診活動不計其數。活動當天,相關學科帶頭人以及科室業務骨干、知名專家在院內齊聚一堂,為患者及公眾提供義診和健康咨詢服務。在外界看來,義診活動就是專家免費為患者看病的機會,表面看起來似乎沒什麼新聞價值﹔對於黨報而言,由於媒體性質和版面篇幅所限的客觀現狀,類似於這種醫院義診活動為主題的新聞稿件多數會因“消息碎片化”“新聞事件不具備全局意義”等報紙選稿因素而延遲發稿或不予刊發。面對這一現狀,一些記者便開始打“退堂鼓”,認為不能及時刊發的活動消息就不予理睬、不再參加,這樣的做法十分不可取。

黨報記者要樹立大局意識、權威意識,還要學做“會講故事的人”。特別是對於醫療衛生行業存在的大量枯燥深奧的專業術語,記者有責任做好“翻譯家”和“把關人”,不但要為讀者提供通俗易懂的專業知識,增強報道的可讀性,更要幫助受眾透過單調的數字、冰冷的醫療器械、高超復雜的醫學技術背后了解到醫學科技的含金量及一群不分晝夜、無私奉獻的專家團隊。如何去更好地了解醫學專業術語,如何了解到真實臨床一線的工作,義診活動就是個契機。這是黨報記者與名醫專家零距離“面對面”、全面了解一個行業相關背景知識的最佳時機,更是記者平日積累新聞素材的寶貴時機。

以《河南日報》2017年7月5日15版稿件《麻醉醫生,不只是打一針》的採訪報道為例。2017年3月30日,筆者接到了河南省人民醫院發來的“中國麻醉周”現場義診活動的採訪通知,這次活動由該院麻醉科主辦,平時很少在外“露臉”的麻醉醫生紛紛到現場為公眾普及麻醉知識。在義診活動現場,筆者有幸結識了該院麻醉科主任張加強、護士長支慧,通過他們在現場詳細的講解,同時又憑著對新聞的敏感,筆者感覺到“麻醉醫生”這個職業真的很不簡單。面對一台手術,很多人往往把目光聚焦在了主刀醫生的身上,其實,手術安全平穩運行的背后,少不了麻醉醫生的“保駕護航”。他們的工作貫穿術前評估、術中維持、術后恢復的全過程,遠遠不像外界想象的“工作就是打一針”,為患者“保駕護航”的背后還需要麻醉醫生做很多的工作。通過義診活動現場的採訪和接觸,筆者認為,黨報記者有必要將這群“幕后英雄”真實的工作現狀展示給公眾,讓大家了解到在這項“睡著”的技術背后凝聚著麻醉醫生太多的艱辛和醫學科技的含金量,從而打消一些人對麻醉工作以及麻醉醫生職業的片面認識,更深層次地全面詳細了解這個專業以及這個曾經不被外界關注的群體。

2017年6月底,筆者再次聯系河南省人民醫院麻醉科相關負責人展開義診活動過后的后續跟蹤採訪。其間,筆者進出醫院手術室七八次,“零距離”對麻醉醫生的工作有了現場直觀的感悟,並進一步與專家面對面交談。最終,在與科室主任的建議下,筆者根據麻醉工作貫穿術前評估、術中維持、術后恢復的全過程,分別跟蹤採訪了麻醉科主任張加強、心外科手術間麻醉醫生趙亮以及麻醉恢復室的醫護人員等,通過體驗式的報道,真實記錄了麻醉醫生護士們一天的工作生活,將所見所聞用3天時間寫出了5000字的長篇通訊。稿件分設“外科手術中的內科醫生”“從早到晚‘一站到底’”“兒童患者的‘臨時媽媽’”等三個小標題,全面真實地向外界展示出了麻醉醫生工作的主要內容,稿件刊發后,在醫療衛生界引起很大的反響。其實收獲的不僅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義診活動不但“催生”了一篇重磅新聞報道,還讓筆者對曾經的醫學專業詞匯有了正確科學的認識。比如,對麻醉醫務人員的正確稱呼是“麻醉醫生”而不是“麻醉師”﹔麻醉不僅為手術患者提供服務,還帶動了無痛胃腸鏡、無痛分娩的推廣和疼痛科室的開設,因此它又是推廣舒適化醫療的“踐行者”……這些義診活動及后續跟蹤採訪得到的信息,都成為醫療衛生線口記者今后報道需要注意的地方和積累的寶貴新聞素材。此外,通過到義診活動現場採訪引發的報道設想,筆者還切身感受到了“腳板底下出新聞”這句老話的深刻含義。如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但記者仍需要走出辦公室、放下電腦、拋開文件,親臨新聞事實第一現場,用心傾聽、用心觀察、用心感悟,隻有這樣才能寫出優秀的新聞作品。

三、透過同類事件引發深入思考

將報道同類新聞事件的稿件歸納整合,產生“集合效應”,對一個大的主題進行宣傳報道,這是報紙新聞最常見的稿件組合方式,此類稿件大多是以“專欄”的形式見報。例如每年農業新聞的“三夏三秋”、教育新聞的“高考季”和“金秋助學”,當然也包括醫療衛生新聞裡很多節日性的新聞集納整合。對於以上這些針對某個話題而選取同類新聞稿件進行編輯組合,是一種“看得見”的稿件整合。實際上,對同類新聞事件的稿件整合還有另一種“看不見”的“隱性整合”,這種整合需要記者透過新聞事件表面深入思考,揣摩同類新聞事實背后隱藏的更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從而找到新的報道“題眼”,以深度採訪報道去揭示某一個行業某一個公眾探討的熱點話題,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與推動。

下面以《河南日報》2016年10月18日社會新聞版見報的一篇眼角膜捐獻的稿件為例。2016年9月1日凌晨,河南省安陽市救助管理站站長、全國孺子牛獎獲得者許帥不幸離世。生前他就許下諾言,去世之后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獻出去。如今,他的眼角膜已使一名17歲男孩重見光明。當時,許帥的光榮事跡被省內多家媒體宣傳報道,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為這位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80后”年輕人因癌病逝感到痛心與惋惜,但同時又為他去世后無償捐獻眼角膜為他人帶來光明表達出深深的敬意。時隔一個月之后,同樣的愛心善舉又發生在了一位“白衣使者”的身上。2016年10月2日,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王曉陽,因患惡性腫瘤不幸去世。作為在臨床一線工作的她,去世前就囑托同事幫助聯系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達出要在死后捐獻眼角膜的意願。現在,她的眼角膜已成功移植給兩名角膜病患者。王曉陽的光榮事跡在醫療圈裡引發共鳴,談起她的愛心善舉,很多人這樣說道:“作為救死扶傷的醫生,他們比普通人更能感到生命的可貴,因此也更加珍惜能夠挽救的生命。”

像這樣的感人事跡在醫療衛生行業裡數不勝數。每當接到新聞線索的時候,記者們都是在第一時間趕去新聞現場,挖掘出採訪對象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細節,力爭向公眾呈現一個真實“完美”的人物通訊報道。而在這兩個新聞線索裡,筆者不僅對人物故事做了詳細充分的報道,也對兩個新聞事件的共同點“眼角膜捐獻”這一話題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器官捐獻是醫療衛生行業的“老話題”,而眼角膜捐獻在筆者接跑線口之后的採訪報道裡卻很少碰見。“為什麼要捐獻眼角膜”“什麼樣的病人需要接受角膜移植”“如果沒有合適的眼角膜供體,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病情又會怎樣”……一時間,這一連串的話題引發筆者的思考和琢磨。帶著腦子裡的一個個“問號”,筆者走進河南省唯一一家經省衛計委授權接受眼角膜捐獻的機構——設立在河南省立眼科醫院的“河南省眼庫”,並聯系到了該機構主管技師杜曉峰。

經過採訪和介紹,筆者不但了解到我國目前大約有400萬名的角膜盲患者需要通過角膜移植手術重見光明,也了解到了在這個“高需求”的背后是角膜資源的嚴重稀缺。從這兩條對比鮮明的事實背后,筆者又獲取到了我國器官捐獻的政策、眼角膜稀缺的原因,以及業內人士常年奔走在為患者盡早復明之路上的感人故事等諸多有新聞價值的信息。隨后,筆者以一篇題為《角膜捐獻“供少需多” “重見光明”之路還有多長》的新聞稿件,通過兩位愛心人士去世后無償捐獻眼角膜的感人事跡為由頭,對全國及全省眼角膜捐獻現狀、角膜病患者的漫長等待、人們的認識誤區致捐獻受阻、專家為更多患者重見光明提出的建議等進行了全方位的充分報道,引發醫療朋友圈的熱議,也對眼角膜捐獻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稿子見報后,據杜曉峰介紹,河南省眼庫接到了大量讀者以及愛心人士的咨詢電話,很多人還主動要求加入眼角膜捐獻志願者隊伍。

綜上所述,醫療衛生行業事關千家萬戶的健康,新聞線索多、專業術語多、內容深奧、話題枯燥,但新聞報道是連接醫生與患者、公眾與行業之間的“紐帶”。因此,黨報記者要時刻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僅僅滿足於一種疾病的健康知識普及、一場義診活動的告知與宣傳、一條醫療政策體例式的新聞發布、一個行業人物事跡的謳歌弘揚、一項高精尖技術的復雜呈現,而要站在“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結合新時代的醫改方針,抓住社會關注度較高的話題,從復雜繁多的新聞線索中找出最有價值的信息,從枯燥乏味的話題中找到“熱新聞”,深入思考、深度挖掘,讓平淡的文字變得靈動起來,讓原本生硬的新聞報道更出彩。

(作者單位:河南日報社)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