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9期

淺談共情在新聞採訪中的應用

王紅
2018年09月28日10:31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共情在新聞採訪中有助於消除記者與採訪對象的疏離感﹔有利於採訪對象敞開心扉說真話,糾正採訪偏差,促進採訪深入、引起共鳴,彰顯人文情懷。記者在採訪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與採訪對象產生共情,如選擇採訪對象熟悉的環境﹔做好採訪前的准備﹔尊重採訪對象,換位思考﹔尋找記者與採訪對象的共同點等。

【關鍵詞】共情﹔思維定勢﹔換位思考

新聞報道離不開前期採訪。採訪中,記者免不了要與陌生人打交道。那麼,記者怎樣才能與採訪對象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系?實際工作中,筆者發現,在新聞採訪中運用心理學的某些知識和技巧,可能會事半功倍。在此,筆者就心理學上的“共情”在新聞採訪中的應用談談個人淺見。

一、共情的含義

共情(empathy),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是人本主義創始人羅杰斯提出的概念。採訪中的共情,意味著記者要借助心理學知識,在前期進行周詳的調查與准備,通過自己的語言、態度、表情、行為等使採訪對象感到被尊重、理解、接納,從而激發採訪對象的自我表達,使雙方能夠深入溝通。

二、共情的作用

(一)能夠消除記者與採訪對象的疏離感

羅杰斯認為,共情能夠消除疏離感。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共情是人類互動的前提,它有助於讓因種種原因排斥採訪的人消除不安和抗拒心理,拉近與採訪對象的心理距離,使話題由封閉走向開放。例如,筆者曾採訪一位病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教師家人。面對剛剛失去親人的教師妻子,筆者到地方后並未提採訪一事,而是來到這位教師的遺像前默哀,又仔細觀看了擺在遺像旁的諸多証書和獎狀。20多分鐘的時間裡,筆者沒有提一個問題,可卻通過認真觀察了解了逝者生前的敬業和優秀,同時又用無聲的語言“傾訴”了對一位優秀教師英年早逝的深切惋惜。筆者雖然沒有說話,但誠摯的態度、充滿真情的表現都是無聲的“語言”。這樣的“語言”表明了對採訪對象的尊重和理解,與採訪對象形成了共情,縮短了彼此間的距離,使隨后的採訪順利融洽。

(二)有利於採訪對象敞開心扉說真話,糾正採訪偏差

2017年十大假新聞中,一則“12歲留守女童被兩名老師強奸十幾次,警方卻不予立案”的微博爆料引發網友關注。但經過周密調查,公安機關后來公布調查結果,原來是一場誣告鬧劇。[1]事實真相是:女童因父母常年在外務工,隨叔叔生活。叔叔懷疑女童被其老師強奸,並在女童一再否認的情況下,多次毆打侄女。女童因害怕被叔叔暴打而選擇了說謊。很多時候,人們的思維總是擺脫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縛,表現出消極的思維定勢。思維定勢使人們習慣於從固定角度來觀察和思考,以固定的行為方式來處理和接受日常事物。女童叔叔的多疑偏執成了他的思維定勢,而女童不會拿清白來撒謊則是一部分人的思維定勢。如果最開始報道的記者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了解到女童叔叔的偏執型人格,在採訪中多方查証,善用共情法,讓其敞開心扉說真話,那麼就有可能避免報道偏差。新聞採訪中的“共情”法,有助於記者沖破思維定勢,和採訪對象彼此接納,營造信任、和諧的氛圍,不單單是聽,更要從語言、態度、表情、動作等中間收集信息,不讓思維定勢之外的信息遺漏,及時補充和修正有關信息,從而更好地發掘事實真相,保証採訪的全面性與真實性。

(三)更易引起共鳴,彰顯人文情懷

美國記者約翰·赫爾頓曾經說過:“新聞工具不應該把新聞人物當作‘材料’看待,而應該把他們當作‘人’看待。”[2]具體到新聞採訪來說,就是以人為本,以平等的視角將採訪對象還原為真實的人,從普遍的人性出發看問題、想事情,通過恰當的共情將採訪引向深入。發現並報道2016“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救火英雄王鋒的《南陽晚報》記者於曉霞就是如此。作為王鋒事跡的第一報道人,於曉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幾乎每天都守在醫院,隨時關注王鋒的病情,陪伴著王鋒的妻子潘品,牽著她的手一起守候,幫他們籌錢、照顧孩子、分憂解難。長時間的陪伴使於曉霞和王鋒及其家人情感互通、感情深厚,她寫出來的報道自然充滿真情。9個月的時間裡,她發了50篇文字,30幅照片,連她自己也融進了報道裡,從而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共鳴,使作品充滿了感染力,彰顯了人文情懷。[3]

三、共情的運用方法

(一)選擇採訪對象熟悉的環境

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在熟悉的環境裡,人們更放鬆,能夠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容易敞開心扉。在這樣的情形下,記者與採訪對象也更容易產生共情。鄭州市鄭東新區剛剛開建時,筆者去建筑工地採訪。半個多月的時間裡,筆者天天泡在一群建筑女工中,和她們一起爬高上低。時間久了,大家成了朋友,這使我對她們的酸甜苦辣、所思所想都了解得很清楚,所以,獲得了大量鮮活的音像資料、人物故事。后來的報道《尋找幸福之旅》,內容豐富、立意高遠,反映了時代變遷和人生意義,榮獲了當年的河南省新聞一等獎。和採訪對象的共情,其實就是一個貼心、交心的過程。當我們深入基層,腳下和農民一樣沾著泥土,和工人一樣頂著烈日流著汗,在他們熟悉放鬆的環境進行採訪,這樣貼心的舉動才能打動採訪對象,使他們打消顧慮,想說話、說真話。

(二)採訪前做好充分的准備

一次成功的共情離不開前期充分的准備,這是採訪技巧,也是爭取採訪對象信任和尊重、促進話題深入發展的一個契機。認真地准備、收集資料,有助於我們全面地了解採訪對象的工作環境、做事風格及性格愛好,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行之有效的溝通方法,從心理層面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產生默契和共情,通過情感共振把話題引向深入。著名記者法拉奇在重要採訪前都要花上幾個星期的時間,大量收集資料,耐心琢磨採訪對象,精心准備採訪提綱和問題。由於充分的訪前准備,她每次採訪都能打開採訪對象的心扉,獲得想要的內容。採訪鄧小平之前,她已了解了鄧小平的年齡、喜好甚至生日。採訪開始后,她首先真摯地祝鄧小平生日快樂。從一句“生日快樂”到告訴鄧小平自己的父親也是76歲,如同父親和女兒之間的談話,這場採訪變得融洽親切,在情感共振中話題自然走向深入。[4]

(三)尊重採訪對象,換位思考

採訪中,有的採訪對象積極配合、極善言談,也有的不善言談,甚至防范抵觸。記者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採訪對象的角度,體會其情緒和想法、理解其立場和感受。隻有情感和採訪對象融在一起,才能使採訪對象真情流露。筆者曾做過一篇報道《我省有了首家留守兒童暑期班》。剛開始採訪時,孩子們很拘謹,說出的話都是大人話,怎麼聽怎麼不自然。怎樣調整採訪策略才能讓孩子們真情流露?后來,我想到了歌曲。我說:小朋友,會唱《世上隻有媽媽好》嗎?唱支歌在廣播上一播,說不定你媽媽就聽到了。孩子們欣然同意,可唱著唱著,就開始想媽媽,從小聲抽泣到大聲哭泣,歌曲唱得斷斷續續。可就這斷斷續續的歌聲觸動了大家的心,節目播出以后,贏得不少好評。

(四)尋找雙方的共同點

因為面對的採訪對象有學者、教授,也有農民、兒童,生活環境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這更要求我們清楚認知自己所處的情境,因人而異,主動調整自己的話語體系,在對方的認知范圍內說對方聽得懂的話,先從他們熟悉的話題開始,通過尋找共同點來拉近彼此的距離,打破僵局。2011年,筆者隨團採訪幾個幫助劉鄧大軍渡黃河的老船工。老船工年邁耳聾、文化水平不高,方言重,幾個同去的記者怎麼也無法和老船工順暢溝通。“當時是個什麼情景?”“你當時有什麼感受?”因為提問太寬泛,老船工不知如何作答。記者在旁邊設身處地思考老船工當年的渡船情境,最后試著用剛學的方言大聲問:“過河時風大不大?”“浪大不大?”船行水上,風和浪是船工最關心的事情,老人一下子就想起了往事,採訪才得以順暢進行。

可以說,共情是與人溝通中必備的能力,也是記者採訪生涯的必修課。我們隻有真正走入採訪對象的工作和生活,善用同理心、學會與採訪對象換位思考﹔同時貼心、知心通過共同話題以情動人,這樣的採訪才能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也隻有這樣的報道,才會讓人感動並產生共情,彰顯人文情懷,為媒體營建影響力和公信力。

參考文獻:

[1]“女童遭教師性侵”誣告鬧劇 網絡推手炒作假新聞[EB/OL].人民網,http://bbs1.people.com.cn/post/129/1/2/163793974.html.

[2]夏麗霞.淺談如何規避突發新聞中的“二次傷害”[J].新聞世界,2012(8).

[3]於曉霞.每一次採訪,都是不一樣的感動:《南陽晚報》《火海救人 感動中國》系列報道的新聞幕后[J].新聞愛好者,2017(4).

[4]施燕華.翻譯回憶法拉奇採訪鄧小平[J].領導文萃,2013(8).

(作者為河南廣播電視台信息廣播主任編輯)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