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熱門IP,大膽改編 平民英雄的“橙紅年代”

楊雯 王鑫杰
2018年10月10日13:4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平民英雄的“橙紅年代”

  在近期的電視劇市場,古裝玄幻、清宮戲風頭一時無兩,《延禧攻略》《如懿傳》《香蜜沉沉燼如霜》等劇集甚至塑造出了眾多網絡熱詞,而備受業界和觀眾期待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卻久不見爆款。

  目前,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都市英雄傳奇電視劇《橙紅年代》在東方衛視播出近尾聲,可以說成為當下黯淡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市場的一抹亮色。“這部劇我沒有遺憾,每一個鏡頭、每一處置景、每一場表演,我都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最好,我甚至可以背出這部劇的每一個鏡頭。”導演劉新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表示,盡管播出后的反饋有時難以客觀全面,但是自己能做的,就是在創作環節把好關。

  熱門IP,大膽改編

  改編自驍騎校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橙紅年代》,講述了在一座江北城市,以充滿正氣與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劉子光(陳偉霆飾)、青年女刑警胡蓉(馬思純飾)為代表的人民警察,共同查獲案情,最終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傳遞了公安英雄和新時代百姓群像交相輝映的正能量。

  熟悉小說原著的觀眾不難發現,劇版《橙紅年代》較原著做了不小的改動。對此,劉新解釋道:“這其實包括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原著中有的內容並不適合影視化,二是我們希望通過這部戲向觀眾傳遞一些理念。不管是類型還是內容,都必須要經過改編。”

  既然要經歷大的改動才能呈上熒屏,那麼原著中吸引團隊的是什麼呢?劉新表示,之所以選擇《橙紅年代》進行改編,除了看中其大的故事框架與主線外,更因為作品中描寫了一個特別好的男主角。“驍騎校創作了一個非常好的人物——劉子光,他是一個平民英雄,向社會傳遞了對真善美的呼喚與追求。當今社會需要劉子光這樣的平民英雄的出現,讓更多的人知道劉子光,甚至成為劉子光,讓劉子光精神可以傳遞出去是我們此次創作的目的。”

  確實,平民英雄是對男主角劉子光最准確的形容,面對惡徒他不畏懼逃避、面對社會不公平現象他不裝聾作啞、面對需要幫助之人他不視而不見﹔不管是命懸一線的較量,還是平凡的生活瑣事,他都秉持著正義的原則。像是男女主人公相遇之時,劉子光便“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毫不猶豫地從暴徒手中救下被綁架的孩童。

  “情感”+“緝毒”,雙線交織

  劉新在業內一直有“金牌家庭戲導演”之稱,拍攝情感戲是他的專長,除了家庭劇之外,他還創作過多部“情感+”系列電視劇,像是融合戰爭與愛情的《怒放》、描繪3個男人兄弟之情的《鐵在燒》等都贏得了較好的收視與口碑。劉新認為,除了強情節的類型劇,大部分電視劇如果情感方面有所缺失,無論情節把控多麼嚴密,觀眾也無法感同身受,與劇集產生共鳴。

  這次的《橙紅年代》也是一樣,雖然公安緝毒是它的主線,但是,“我們在緝毒這條情節線的基礎上加入了愛情這條支線,二者擰在一起,這是最體現電視劇特色、最能吸引觀眾甚至感染觀眾的點”。

  從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來看,男女主人公兩極對立的人設為二者的相遇相知提供了必然性。女警胡蓉自警校畢業便進入警局工作,她性格莽撞卻疾惡如仇,雖經常慌忙出錯,但對待警察事業飽含理想,不放過任何一個嫌犯。而劉子光身份成謎且喪失記憶,有槍傷刀疤、身負格斗技巧、意外卷入多起案件,種種疑點自然引起了胡蓉的注意。隨著劉子光記憶的找回以及人物身份的不斷改變,二者在辦案過程中一路相伴、共同渡過諸多難關,感情也不斷加深。

  “情感、情節在影視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美劇也好、英劇也好,我們都能發現這一點。”劉新表示,“實際上,這部戲我們從始至終沒有離開劇情線、案件線,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更有意思的是男女主人公感情的反轉與變化。”

  除了愛情線之外,《橙紅年代》還在親情、兄弟情等方面大做文章。例如劉子光和“高土坡三劍客”一幫兄弟,從小就立志懲惡揚善﹔劉子光和義兄,也是本劇的大反派聶萬峰“正邪難兩立”﹔劉子光和養父郭大爺之間的親情等,這些都起到了豐富故事情節、完善人物個性的作用。

  深耕現實,對接生活

  劉新介紹,制作團隊從電視劇立項開始對故事大綱進行了9次修改,以期使故事更能夠貼近日常生活,更好地表現劇中人物性格。從最終的呈現效果來看,《橙紅年代》的劇情節奏明快,不拖沓,沒有注水情節,更沒有無腦狗血的噱頭。例如對劉子光“消失”8年的解釋、身負眾多格斗技巧甚至有許多常人沒有的本領的原因、劉子光與胡蓉有何淵源等等,在《橙紅年代》的影視化加工中都進行了合理的交代,為情節的轉換提供了切實的落腳點與依據。

  而在人物塑造方面,除了男女主角,該劇還立體展現了一批警察形象,以胡蓉、韓進為代表的新一代年輕警察個性鮮明、熱血滿腔同時堅守信仰、不忘責任與擔當﹔與之對應的便是以胡躍進為代表的上一輩老警察,他們沉穩低調、廉潔清正、克己奉公。雖然偶有思想觀念、為人處世的差異與“交鋒”,但這兩代人對待警察事業的熱愛是相同的。兩代警察的“碰撞”既是傳承也是變遷。

  對於當下古裝、玄幻霸屏,現實題材劇難以突圍的現狀,劉新表示:“創作現實題材劇實際上非常難,能讓觀眾在觀看劇集的過程中找到代入感,甚至在產生共鳴的基礎上引發聯想、爭議,這是此類題材創作的最高境界。”用他的話說,現實題材一定是從生活當中來,但是如何在新視角下挖掘新內容,是考驗相關從業者與創作者觀察力、思考力以及提煉力的關鍵。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