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做好關鍵報道
來源:《青年記者》2017年11月下
10月16日至25日,作為山東新聞宣傳戰線唯一的一名代表,我出席了黨的十九大,這是一份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不打無准備之仗,從理論學習和採訪實踐方面為開好大會做好准備
為了開好這次大會,我從2017年6月當選十九大代表后,就開始了一系列認真准備工作,首先是比較系統地學習了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大眾報業集團黨委也高度重視對我的指導和培養,提供了各種學習材料,同時集團黨委、齊魯晚報報系黨總支各級領導也諄諄教誨,既讓我減輕壓力,又叮囑我要牢記責任,既輕鬆上陣,又認真履職。
同時,我盡一切可能,向其他前輩學習。山東省新聞戰線的黨代表,十七大、十八大是山東衛視的知名主播、金話筒獎獲得者劉文蓉,我專門向她認真請教,同時也向十八大代表中國青年報的劉萬永、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的俞佳友等認真請教。就如何寫好十九大新聞稿件,我還認真研究了新華社的有關稿件。
大眾報業集團高瞻遠矚,確定了融合報道的思路,為我設計了一個融媒欄目《剛歌十九大》。為做好這個融媒欄目,在開會前夕,我重訪了習總書記視察山東之路,在菏澤採訪了精准扶貧﹔在濟寧曲阜,重溫2013年習總書記對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囑托,既探訪了孔子研究院,還到社區進行了調研﹔在臨沂臨沭,採訪了習總書記接見過的支前模范王克昌老人,全面了解新時期沂蒙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在濟南探訪了浪潮集團的智慧城市建設、科技創新等項目。這一路重訪,再一次從思想上、行動上充分認識到此次大會的重要性,把十九大和山東的發展結合起來,和習總書記對山東走在前列的囑托結合起來,為我開好大會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大會期間和會后,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決策部署,統一調動了大眾日報、“新銳大眾”客戶端、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大眾網等集團媒體,甚至社會上一切可調動的資源,為大會的報道做了堅實的保障。
抓住兩個關鍵:關鍵時刻、關鍵報道
1.關鍵時刻的發言
在參會過程中,我注意觀察與會議有關的一切工作,其中就可能蘊含著出彩的機會。
大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討論習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如何在討論上發好言?發言談什麼?我從會前就在思索,聽了報告后感受更加強烈,那就是圍繞本職工作,把講好山東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與山東的發展實際結合起來,與習總書記對山東走在前列的要求結合起來,充分展現山東在精准扶貧方面的努力,在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充分展現文化自信,抓住這個重點,一定能引起共鳴。
因為准備充分,在10月19日下午媒體開放日時,我抓住了最后的發言機會,在45家中外記者面前講了“三個故事”,報道出去后獲得了好評。
2.關鍵期間的報道
我作為新聞戰線上的一名代表,在開好大會的同時,要把本職工作和開會相結合。在十九大召開期間,齊魯晚報推出了兩個欄目,即報紙欄目《張代表手記》和融媒欄目《剛歌十九大》。在報紙上推出《張代表手記》的同時,創新報道形式,以視頻歌唱為載體,綜合運用沙畫、動漫等形式,以小切口尋求高立意,推出《剛歌十九大》,以扶貧、環保、住房、教育等為主題,唱響十九大,是線上線下新聞報道影響力相互融合轉化的一次探索。
這兩個欄目,是在大眾報業集團黨委的靠前指揮下,一個英雄團隊在努力、奮斗。稿件的寫作,是以齊魯晚報記者陳瑋、高擴和齊魯晚報副總編輯李艷、我等幾個人共同努力完成的。大家一起碰選題、挑角度,最后稿件越來越出彩、越來越鮮活,最終受到了中宣部、山東省委宣傳部的表揚。
應該說,在大事件上不缺位、向前沖、不服輸,是大眾報業集團文化的精髓,這組報道再次充分証明了這一點,這是大眾報業集團全體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關鍵時期,更顯示出了大眾報人是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新聞戰斗隊伍。
克服本領恐慌,提升業務素質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在今年第十八個中國記者節當天,人民日報的評論這樣說:“記者的初心,意味著對職責使命的堅守,也意味著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自覺。”
我既是黨代表,同時也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是什麼。首先,就是要發揮好新聞工作者的職能,提高政治站位,以黨代表的身份,在本職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集團領導給我發來的短信指引我從解讀報告入手寫稿:“有沒有可能跟社區黨員群眾互動一下,談報告感想,切入今天的現場?”“民生方面也有不少提法,如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等,注意解讀。”“好不容易參會,又有這麼多東西可寫,盡量多寫,人生和職業生涯的輝煌與光榮不要錯過。”……
如果不在大會會場,恐怕很難有人能理解到這些短信對一名黨代表的鼓勵和期待。這種期待,真的是終生難忘。
開黨代會,在現場和不在現場是不一樣的。我作為記者,有黨代表這個身份,要善於從每個人的發言中找到一兩句閃光點,再放大成為稿子。其實會場上可寫的東西非常多,隻要打開思路,放遠眼光,有許多稿件可以寫,但深感遺憾的是,我寫這種稿子的經驗少,會上更多的閃光點被錯過了。
在小組討論時,海爾集團CEO張瑞敏就坐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他的發言十分精彩,我只是認真記錄,卻沒有敏銳地認識到他當時發言的新聞價值,雖然會后和他也有交流,但是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差距,要和他深入對話有難度。果然,在10月20日晚,我讀到了海爾集團自己的新媒體發表的標題為《黨代表張瑞敏的三份手稿》的文章,通過三份手寫稿,寫出了海爾集團在科技創新、智慧家電、物聯網等方面的創新和努力,並配發了三份手寫稿的照片,反響非常好。當時我作為記者是離他最近的一個,這樣鮮活的新聞就在眼前,可惜沒有抓住,十分遺憾。
我們常說“大國工匠”,曾幾何時,我們記者的工匠精神不那麼凸顯了,拼勁兒鬆了,所以,克服本領恐慌,提升業務素質,迫在眉睫。
當下的學習體會和今后的發展機遇
我一直想,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這個新征程上,作為一名記者,能做什麼?怎樣奉獻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報告指出,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記者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樹立四個意識,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同時,報告也指出:“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
創新是記者進步的動力和源泉,中國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主要矛盾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別的不說,我們報道的領域也將隨之發生巨大變革,時代在呼喚新的傳媒變革,群眾在呼喚新的文化精神產品,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更是機遇。我們必須不停地超越自己。
同時,作為一名長年致力於社區報道和研究的記者,我在嘗試做社區治理方面的創新,做智慧社區方面的突破。齊魯晚報在濟南市的魯能領秀城、陽光100等大型社區做試點,同時也在名士豪庭、美裡湖做孵化社會組織的試驗,以記者之力,廣泛參與社會管理與創新,期望通過這些努力,創全國風氣之先,在社區治理體系中為媒體爭得一席之地。
在傳媒新時代,要迅速掌握新的傳媒特點,要緊緊跟上新時代的步伐。眼下新媒體技術一日千裡,對我們新聞工作者、對我們的社會治理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我也一直在思考,通過貫徹十九大的精神,把齊魯晚報的“齊魯壹點”客戶端智慧社區項目再推進一步,做成大眾報業集團的優良項目,既是為媒體轉型做努力,也是為自己的轉型做努力。
(作者為齊魯晚報濟南事業部副主編、黨的十九大代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