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8年1月上

尹中:用奔跑落筆青春

湯集安
2018年10月17日14:42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8年1月上

“當聽到十九大報告中那一項項了不起的成就,一句句讓人心潮澎湃的承諾,我像是在聽語音醇厚、大氣磅礡的大片解說詞一般,眼前閃現的是五年來中國改革發展所記錄下來的一幕幕波瀾壯闊的視頻畫面,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變成現實的溫暖圖譜。”

2017年12月8日,黨的十九大代表、湖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記者尹中受邀在湖南省黨史陳列館宣講十九大精神。兩個多小時的分享中,他暢談參會心得和學習體會,與十多位現場觀眾問答互動。這已是他從北京參會回來后,開展的第16場宣講。

“不管參加多少場分享會,都必須提前做足功課。每一場分享面對的對象不同,隻有把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和一件件具體的工作、一個個具體的崗位聯系起來,把自己擺進去學,才能不折不扣地把大會精神傳遞給每一名交流對象。”

吃“電視飯”的孩子

1984年1月,尹中出生於湖南沅陵縣。生長在基層廣電家庭的他,從小就接受著廣播電視事業的耳濡目染。

1991年夏天,尹中聽大人說“要吃電視飯”,於是跑到爸媽的單位——一家縣級電視台的演播廳,讓電視台的叔叔阿姨給他拍下了一張照片。照片裡,捧著飯碗的小孩並不明白“吃電視飯”是什麼意思,隻想著要把這碗飯吃完。或許真是命運的安排,長大后他真吃上了“電視飯”。2004年,尹中從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后,來到湖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湖南新聞聯播》欄目,成為一名記者。

尹中不是記者科班出身,剛入職時,憑著一腔熱血和信念,他發瘋似的學習。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脫了一層皮”,在大家眼中卻是“換了一身骨”。他把前輩們的佳作一篇篇收集起來,做成一個叫《聯播寶典》的學習文件夾。從角度的選取到字句的提煉,從稿件的布局到敘事的方式,尹中一宿一宿地對照著學習,后來這部《聯播寶典》也成為《湖南新聞聯播》欄目很多新入職記者學習的資料。幾年后,在大大小小的策劃、專題片、宣傳片,甚至政論片的磨練中,尹中逐漸成長為節目的主力——一名採、編、制、播俱佳的“多面手”。

一次採訪的經歷,讓尹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媒體從業人員的責任,也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有一年春節,一個12歲的廣西女孩為了替家裡分憂,瞞著父母坐火車外出打工。結果在火車上睡著了,迷路流落到長沙。面對陌生的城市,面對冰冷的空氣,她在最無助的時候,想起了自己最愛看的湖南衛視,於是她來到電視台求助。得知這件事后,尹中和當時正在播出的特別節目《快樂回家》節目組的同事陪伴了她好幾天,帶她去看她最喜歡的節目和主持人,然后驅車十多個小時,連夜進入廣西險山送她回家。父母在山腳下抱著女兒大哭。一家人對著攝像機深深地鞠了一躬,說:“希望所有正看著湖南衛視的家庭都團團圓圓。”

節目播出時,有同事發短信給尹中,說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覺得很自豪。媒體在觀眾中贏得了最寶貴的東西——信任。因為信任,一次原本不幸的旅程變成了一次團圓之旅。那一刻,尹中意識到,這份由無數前輩和同事接力奮斗積累起來的信任,分量有多重。

風雪中,他們光榮出征

十三年的工作經歷,從湖南抗洪、抗冰的災情一線,到新春走基層的農家院落﹔從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到地下幾百米的礦井裡﹔從經濟建設項目現場,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尹中一次次主動請纓,奔赴一線。

2008年,湖南發生嚴重的雨雪冰凍災害。尹中當時採寫了一條新聞:一位高速公路交警在女兒出生三天后就奔赴救災一線,還沒來得及給女兒起名字。冰災發生半個月后,這位父親給女兒寫去了一封充滿歉意的家書,妻子把信念給女兒聽,雖然明知道女兒聽不懂。“孩子,父親對你的虧欠,隻能以后再補了,但你的父親是頭頂警徽的人民警察,你會為有這樣的父親而自豪的。”妻子念到這裡的時候淚流滿面。那段時間,這位母親隻能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摩挲著丈夫的照片,對比女兒和爸爸哪裡長得最像。她委托尹中和同事們把家人的祝福帶給正在一線抗冰的丈夫。

就在這篇報道播發的第二天,尹中開始了他最光榮的一次出征。為了讓觀眾直觀地看到全景災難現場和緊急的救援場面,湖南衛視緊急組建直升機航拍報道組,他和其他6位同事接到通知后立刻起航。連續3天,在風雪中航拍3次,飛行時間將近4小時,飛行距離500多公裡。500公裡的京珠高速,就是一幅驚天動地的救援長卷:疏導交通、補給物品、鏟冰除雪的警車和救援車隨處可見……很多交警看到巡航的飛機后,向飛機揮手致意。尹中說,他在空中無法分清哪一位交警才是那個小寶寶的父親、那名妻子的愛人,但他相信所有看到飛機盤旋而過的交警,都能感受到那份來自家的牽挂和祝福。“顛簸的直升機,攝像老師為了拍攝卸下了艙門,戴著安全帽的電力工人在破冰搶修……”時隔多年,尹中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解說詞中的每一個字。走下飛機,他的面部肌肉已經凍僵,用力拍了幾下臉后,他第一時間就給母親打電話報平安。

這些年,尹中採訪接觸到無數奮戰在基層一線的共產黨員,他們為了人民付出汗水、熱血,甚至是生命。尹中深切體會到,共產黨員是國家建設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英雄,正是一代代共產黨員的奮斗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這更堅定了尹中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信念。2008年,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我的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在基層電視台工作了一輩子。我看著他如何從無到有地把當地縣電視辦得紅紅火火。有時為了一場直播,他連續通宵加班,多年來攝制出很多優秀的作品。這種啟蒙使我意識到,黨員面對任何工作都必須認真負責、全力以赴,要時刻牢記一切為了人民,嚴格地要求自己。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時,要沖鋒在前,起到帶頭作用。這是鋼鐵一般的要求和責任。”

他們的正能量豐滿我們的世界觀

近幾年,湖南廣電堅持新聞立台,推出了《縣委大院》《絕對忠誠》《湖南好人》《初心璀璨》《為了人民》等現象級的新聞大片,作為主力記者,尹中常常參與其中。《絕對忠誠》講述了28位人民科學家常年駐守在祖國最極限、最艱苦的地區,肩負著國家工程的感人故事,播出后被200余家網站相繼轉載,網絡互動社區閱讀量超過3億人次。《人民日報》於當年9月9日至11日連續三天刊發長篇評論文章,為作品點贊。

尹中還記得,採訪《絕對忠誠》其中一個故事時,在海拔4000米的祁連山腰,路面結冰,採訪車突然打滑,旁邊就是陡峭的深坑。他和同事們趕緊跳下車,在路人的幫助下才一步步把車推到安全地帶。

在那個空氣稀薄、普通人走幾步就要喘幾口大氣的地方,《絕對忠誠》的報道對象——一對冰川科學家夫婦卻一待就是15年。尹中說:“科學家的家,每一個人都是舍小家、為大家。那些寂寞的堅守,那些對家人、對事業、對國家的責任,能讓每一個平凡的人,都發散出強大的人性光輝。一次次採訪,就是一堂堂生動的黨性教育課。我們在記錄時代精華的同時,也在和一位位採訪對象的交流中,感知著他們靈魂裡的正能量,豐滿著我們的世界觀。”

在湖南台系列新聞大片的創作過程中,記者們一次次深入極限地區艱難拍攝,一夜夜在辦公室裡寫稿編輯,一輪輪推倒重來、精心制作,才拿出了這些精彩節目﹔最近幾年的兩個春節,尹中和很多同事都沒有在家過,而是隨新聞中心節目組前往宜章縣的湯湖裡溫泉村和龍山縣的惹巴拉土家村寨等地做直播節目,和老鄉們同吃同住、一起過年。

尹中說,記者常年奔波在外,節假日常不能和家人團聚,家庭對他們的支持是巨大的。每一次有重要作品,尹中的父母、妻子都會在電視機前守候。在湖南廣播電視台黨委對新聞中心《絕對忠誠》的嘉獎禮上,尹中作為記者代表說:“我們在感謝廣電人、新聞人的同時,還要感謝‘最厲害的媽媽們’,感謝背后默默支持的家人。當我們的青年記者們在冰原、沙漠的極限環境中做採訪,哪一個媽媽不是牽腸挂肚﹔當他們加班熬夜編片子,哪一個媽媽不是燉好一鍋湯,再晚也等孩子回家﹔在節目播出時,又有哪一個媽媽不是盯著屏幕一集不落地全部看完。”尹中說,休息的時候,他也常給家人做做飯,做按摩,按爸媽的話講:“手藝不專業,但態度還是可以的。”

努力適應多種電視形態

談到在湖南廣電的成長,除了自身的努力,尹中特別感謝台、中心領導的信任,他們一次次大膽讓年輕人挑大梁、擔重任。一次次的實戰,讓湖南廣電的一線青年記者、編導們得到磨煉、快速成長。

多年來,湖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推出了多個重大戰役型報道,採編了大量優質節目,把主流聲音傳播到千家萬戶。尹中參加過黨的十七大、十八大特別報道,湖南省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黨代會報道以及歷年全國兩會報道,多次牽頭、策劃《湖南新聞聯播》大型報道。每一次重要任務,他都以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態度,生動全面地記錄下新聞現場的細節和精彩瞬間,圓滿地完成任務。

日常報道之余,尹中還常常在單位挑燈夜戰,撰稿、編輯制作了《中國湖南》《芙蓉國裡盡朝暉》《文化的力量》等幾十部省級大型宣傳片、專題片,為湖南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晚會、湖南省慶祝建黨95周年晚會、2016湖南衛視春晚、湖南創新獎勵主題晚會、2017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等大型晚會撰稿晚會台本、制作主打VCR,不斷提高自己適應多種電視形態的能力。

“這些年,作為媒體湘軍、湖南廣電的一分子,我親身體驗到湖南廣電如何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提高輿論引導水平,怎麼樣讓主旋律更加響亮,讓正能量更加強勁。”尹中介紹,從一系列新聞大片、精品力作的推出,到加強芒果TV、芒果雲等融媒體傳播平台建設﹔從把主流價值理念和傳統文化精華融入《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知名綜藝節目裡,到大體量、成系列推出的品質精良的公益廣告﹔從《四海同春華人春晚》《歌手》等欄目形成國際影響力,到全台18個頻道、頻率共同筑起主流價值傳播矩陣等,這些年湖南廣電堅持“講導向,有文化”,種種創新之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事實証明,講好故事,事半功倍。我們媒體一線的從業人員,要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要思考如何通過更巧妙的形式和手段,把宏大的題材,注入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一幅幅畫面、一句句話語,讓它真正貼近百姓、深入人心。”

在偉大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

十九大召開前夕,尹中參與了湖南衛視喜迎十九大《我們看見的變化》報道,前往岳陽、常德、益陽、婁底、長沙5個市州採訪。報道中,同事們記錄的郴州宜章縣湯湖裡溫泉村的變化讓尹中眼前一亮:“2013年新春走基層,我們在湯湖裡做直播節目,那時當地旅游才剛剛起步,有好的資源,但是開發得不夠。幾年之后,在《我們看見的變化》的鏡頭裡再出現湯湖裡村,基礎設施更完善了,旅游服務也越來越好。”

尹中說,五年來,身邊變化發生得如此之大、如此之快,老百姓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臉上笑容更多了,這是他參與這次報道最明顯的感受。他說,處在這個民族復興的偉大新時代,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是幸福的,有更豐富的素材讓我們去挖掘和提煉,有更多的角度讓我們去觀察和捕捉,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出優秀的新聞作品,為青春留下存証,為時代寫下注腳。

2017年,尹中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十九大召開期間,他在參加湖南代表團討論時發言說:“當前,移動互聯網技術狂飆飛進,新媒體快速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信息傳播格局、社會輿論生態、公眾參與方式。為主流媒體帶來了新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會上,尹中就加強媒體融合平台建設、優化主流媒體管理機制,加快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帶去了基層的聲音,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參會期間,尹中在認真履職之余,每天回到房間后,都會用幾本書壘起一個架子,拿手機自拍一段幾十秒的小視頻,談所見所感,從一個媒體人的角度報道大會盛況和火熱氛圍,也展示了湖南代表們的風採。“王岐山同志的幽默”“聽報告全程振奮”“興奮地去參觀成就展”等十幾篇會場內外的有趣內容在湖南廣電“芒果雲”新聞客戶端上組合成《尹中在場》專欄播發,成為湖南台十九大報道的一個特色。尹中說,這是他們努力創新傳播手段的一點嘗試。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回到崗位后,尹中主要負責湖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新媒體部的工作,他和同事們運用新媒體直播技術,將鏡頭聚焦環衛工人,在“芒果雲”新聞客戶端推出“環衛工人的一天”系列直播,觀看人數已經超過400萬人次。

“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報告中這句話對我們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對新聞視角的選取提出了指引,對新聞作品水准也提出了非常明確的指標。”

尹中說,被選為十九大代表,是屬於媒體湘軍、湖南廣電這個優秀集體的榮譽。在台裡這些年,他與很多老師有過合作,向大家學習的過程中,親身感受到大家對業務的追求和態度。今后,他將認真、深入、持續地學習好十九大精神,逐字逐句地體會報告的思想內涵和深遠意義,帶回到基層一線的記者工作中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新聞志向和工作取向,和廣電所有奮斗在新聞一線的記者一起努力,力爭做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好作品,無愧於人民,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新時代。

“我理解新時代的‘新’字,是時代的嶄新起點,是國家的歷史方位,是發展的迫切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更是我們每一位黨員應當呈現的新狀態、實現的新作為、開創的新業績。我們媒體工作者,要讓這種‘新’的力量體現在我們的每件作品中。”

又到年終歲尾,尹中說,瀏覽全年精華視頻,每位記者都會感動。打開每一個視頻,都能感到身處其中、歷歷在目,我們與祖國正在發生的歷史性偉大變革同在。一年奔忙的軌跡,一幀幀定格在屏幕上,聚合成往前走的力量。新聞,因這種力量而生生不息。

“我想,記者們奔跑在路上,以特有的方式堅守,就是踐諾對新聞事業忠誠的最好方式。”

(作者為湖南衛視推廣部主任)

尹中:男,苗族,1984年1月生,湖南沅陵人。2004年7月參加工作,200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4年浙江傳媒學院畢業,2012年湘潭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現為湖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記者、新媒體事業部負責人。多次牽頭、策劃、統籌《湖南新聞聯播》大型報道,負責省委、省政府重大時政新聞採編。參與《縣委大院》《絕對忠誠》等現象級報道創作。曾獲得過中國新聞獎、湖南新聞獎、湖南廣播電視獎等多個獎項,曾被評為全省山洪和地質災害防御先進個人,記湖南省政府一等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