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APP"藏污納垢" 你家的孩子在用嗎?
“一起小學學生”APP的“成長世界”板塊現在已無法點開。
互聯網時代,讓孩子們完全“斷網”,未必是明智的選擇,應運而生的作業APP,你會讓孩子用嗎?
近日,一款叫“一起小學學生”的APP被家長舉報暗藏游戲,引起了不少重慶家長的共鳴——作業APP作為孩子完成作業的輔導手段無可厚非,但如果裡面有游戲、暴力、黃色等不良內容,家長絕對“零容忍”,“一旦發現,一刻不留馬上刪除。”
“成長世界”暗藏游戲
這學期,為了配合老師布置的作業,上海的張先生在手機上下了一款名叫“一起小學學生”的APP。近日,他無意中發現,這款軟件裡的“成長世界”板塊,其實是一個游戲社區,類似於曾經風靡一時的“開心農場”。游戲以城鎮的模擬經營和寵物養成為主,要完成部分項目,需要開通指定產品,如語文、數學、配音、單詞等,開通基礎語文365天需300元,價格最高的恐龍時代開通365天需400元。
張先生感到很意外,也讓他覺得有些氣憤,“這是一款給孩子做作業的APP,竟然內置了一個類似游戲的功能。”
張先生說,下載這款學習APP,一是老師要求做上面的作業,二是自己也覺得在互聯網時代,網上作業是大勢所趨。但如果孩子偷偷拿來玩游戲,這不是害人嗎?
林女士的兒子今年上二年級,她說,孩子在用“一起小學學生”做完作業后,她發現手機有些發燙,仔細檢查發現“成長世界”板塊內有很多小游戲,其中,自己賬戶下的城市等級已達6級。點開“地心大冒險”,發現兒子和另外4名同學正組成小隊參與其中,兒子更是以329行動值排名“貢獻”第一,在全校競速賽中排第17,“顯然孩子們在完成作業之時,也在過游戲癮。”
有家長說,“成長世界”板塊不但包含多款游戲,而且有大量購買道具、升級的誘導,且軟件可開通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等功能,“這樣的作業APP真的對學習有幫助嗎?真讓人懷疑。”
“作業小互”藏污納垢
近日,一款名為“互動作業”App和旗下微信公眾號“作業小互”也在網上引起了家長的集體聲討。
有網友爆料,“作業小互”公眾號,存在大量不雅的帶有色情、性暗示的內容,比如以《你和異性在教室做過最刺激的事是什麼?》《教室女生走光圖,冒死也要發出來》《課堂上老師撩衣秀腹肌,女生們都不淡定了》等為題的文章。
根據網友晒出的部分“互動作業”App 及其微信公眾號截圖,有些內容庸俗不堪,其中有“學校停電了,在教室裡,同桌往我衣服上亂摸”這種低俗的話語。南京家長肖女士表示,有些內容推送含有“網戀”、“早戀”、“開房”等標題,評論區一些不堪入目的言論竟然還被選用甚至放到精選。“這類App我一般不會給孩子自己用,看到幾次這類文章后,我就取關了。如果讓孩子看見,后果不堪設想!”
有家長反映,在“互動作業”APP中,首頁底部的“課間”欄目,包含五子棋、斗獸棋、打磚塊、六角拼拼四款游戲。另外,“課間”欄目也含有多個對戰游戲。
目前,“互動作業”App已經將“愛微游”游戲端口下架,“作業小互”微信號已無法使用,首頁寫著“由於用戶投訴並經平台審核,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已被停止使用。”
數據:9000萬人
記者在蘋果手機App Store搜“作業”,立刻會跳出“作業幫——中小學搜題答疑輔導利器”、“小猿搜題-拍一下就學會”、“快對作業”、“互動作業”、“愛作業”、“作業盒子小學學生”、“作業精靈”等多款作業APP。
有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在線教育用戶的規模超過了9000萬人,未來幾年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19年預計將會達到1.6億人。其中,中小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
17日,重慶晨報記者對重慶小學生使用作業APP的情況作了一番調查。
渝中區一位三年級小學家長手機裡就下載了6款教育APP,“一起小學學生”、“家長通”、“家長幫”、“學而思網校”、“學而思雲學習”、“BOXFiSH”,她表示,英語老師會在“一起小學學生”上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了作業后,家長端口會有提示。
“一起小學學生”首頁上的“成長世界”板塊這幾天不能正常點入。這位家長說,之前孩子使用過上面的作業,除了學校老師布置的免費作業外,語、數、外、科學等多種學科還有付費作業。“我們買過語文、數學的作業,一科一個季度90元左右,大約一天單科作業費用9角。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用得多,一般每天用半個小時、五十分鐘不等。”
南坪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手機上也下載了不少作業APP,她說,孩子從一年級開始每天都要完成一部分在線作業,主要是英語的單詞拼讀,數學計算題和選擇題,“一般每天用15分鐘左右,提交作業后,家長立即就看得到正確率,還可以看到分享報告,比如誰當選了專注之星、積極之星、作業獲得90分以上的同學有哪些……”
記者調查發現,主城區近9成的小學生都在做網上作業,有的是學校老師要求,有的是家長自願下載,還有的是上了課外輔導班需要線上線下配合學習。
接受調查的家長均表示,如果發現其中暗藏游戲、暴力、黃色等有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內容,他們將“零容忍”,隻要發現,一刻不留馬山刪除。
專家 作業APP“色誘”突破教育底線
一位分管教學的小學副校長表示,在線作業以“作業”為切入點,通過收集學生學習數據,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智能化教學,成為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具有兩面性,伴隨著作業APP的順應而生,也出現了一些陽光照不進的“死角”。當務之急需要互聯網市場加強監管,教育主管部門盡快出台更有效的規范措施,家長跟學校更好地配合來推進。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作業APP“色誘”學生的行為突破了教育的底線。作業類APP流行背后,多款學習類APP存在亂象。作業類APP被曝光存在色情、低俗等與育人目標完全背離的內容,已經不止一次了,但作業APP的運營商,非但不整改,反而變本加厲,這和監管不力,以及同質化背景下,不擇手段以低俗內容迎合未成年學生拉客戶有關。針對這一亂象,有關部門必須加強監管的力度,與此同時,家長要加強對學生使用作業APP的監護和引導。
不可否認,有的作業APP中的游戲是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業的間隙適當放鬆,而且游戲內容也比較健康,但是,也有的作業APP的游戲打擦邊球,充斥著色情、暴力的內容,而且給人的感覺是,學習、作業並非其主營業務,游戲才是其“醉翁之意”。然而,對於這類作業APP,監管部門的監管並不嚴格。對於作業APP運營商,從其屬性看,應該嚴格按教育培訓機構進行監管,必須具有合法的資質,且依法依規經營。
打著為未成年學生成長服務的作業類APP,卻干著傷害未成年學生身心健康的事,這也表明,有的作業APP運營方,並非“愛教育”、“愛學生”,而是把學生作為牟利的對象。近年來包括作業APP在內的教育培訓機構競爭很激烈,並由於整體教育評價體系的問題,教育培訓機構很難做出與他人不一樣的教育培訓內容來,因此,有的教育培訓機構就把工夫花在營銷上。但這種經營選擇,隻會敗壞行業的形象,把方興未艾的作業APP引上歧途。
前不久,我國教育部等八部門出台了防治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綜合治理方案,其中提到,學校教學要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布置作業原則上要用紙質作業。執行這一規定,作業APP的發展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但並不是說,學生和家長在完成學校作業之外,就不選擇作業APP,那些品質高的能提供個性化作業服務的APP,還是會有市場發展空間,而這要求作業APP經營方專注於提高作業質量,而不是搞歪門邪道。用色情、低俗內容來吸引學生用戶,這突破教育的底線,不但要受到監管部門的嚴查,更會被家長拋棄。
這也對家長提出要求,目前,有的家長抱著寧濫勿缺的心態,給孩子下載作業APP,希望孩子多做題,但卻不具體了解APP的內容,而孩子也“迷上做作業”令家長頗為滿意,但當家長發現孩子喜歡上作業APP並不是做作業,而是在作業APP上打游戲時,有的家長就拒絕作業APP。這都是不理性的態度。作為監護人,家長在選擇作業APP時,應該詳細了解APP的內容,同時,應培養孩子正確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習慣。一方面,要控制孩子使用智能手機做作業的時間﹔另一方面,要告訴孩子使用智能手機時,要識別垃圾信息,不要瀏覽非法的帶有色情和暴力的內容,一旦發現這些內容,應該告訴家長。通過這樣的引導,培養孩子養成健康的使用智能手機的習慣。(記者 黃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