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文藝大步"走出去" 中國風美學風靡海內外

孫佳山
2018年10月22日07: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文藝,大步“走出去”

  國產武俠題材獨立游戲《太吾繪卷》獲得國外消費者普遍認可

  《延禧攻略》除了在中國大陸熱播之外,在香港、台灣地區也廣受歡迎,越南的視頻網站甚至還出現了盜播現象。《如懿傳》不僅在大陸視頻網站播出,香港TVB、東南亞的寰宇廣播電視網、美國福斯傳媒電視頻道也都在同步跟進。這在我國過往的廣播電視史上,都是為數不多的現象級表現

  近期,一款叫做《太吾繪卷》的國產武俠題材獨立游戲,在國外主流網游平台STEAM上線15天即銷售高達60萬份,奪得周銷量榜首,並長時間名列前茅,同時該游戲也獲得了國外消費者的普遍認可,甚至出現了敦促其盡快推出英文版的呼吁。同期,另一款來自我國的教育題材獨立游戲《中國式家長》上線僅一天便躋身為熱銷榜第二名。無獨有偶,在國內電視台和視頻網站同步播出的連續劇《天盛長歌》,在《白夜追凶》之后,再次在世界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網飛Netflix播出,並且是被最高級別預購,以十幾種語言面向全球190多個國家及地區播出。電視劇《延禧攻略》《如懿傳》則在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持續風靡港台地區和東南亞國家。

  上述來自網絡游戲、網絡劇等網絡文藝領域的鮮活事例,清晰地顯示著中國文化的“走出去”進程,正在步入新一輪發展周期。

  網絡文藝開始收獲改革紅利

  隨著新世紀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范圍的快速普及,特別是近五六年來移動互聯網所不斷釋放的媒介迭代效應,各國年輕人之間可共享的文化經驗越來越多。我國文化在海外的實際傳播和接受,也不再只是像過去以《媳婦的美好時代》《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為代表的“走出去”階段,單純地討論劇情沖突、人物關系等初步層次﹔在以《白夜追凶》《延禧攻略》《如懿傳》《天盛長歌》《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等為代表的新一輪“走出去”過程中,正發展為從上游的原著是否侵權、下游的道具周邊購買等非常具體的細分話題。

  不僅如此,在古裝、武俠題材之后,《白夜追凶》《中國式家長》等現實題材網絡文藝,也開始受到國外受眾的初步認可。而我國網絡游戲“走出去”的海外收入,也已經達到了國內電影票房的規模和體量。這在我國既往的文化“走出去”經驗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這背后則是我國以網絡文藝為代表的文化產業,經過世紀之交到今天這20年左右的市場化、產業化改革,開始收獲來自市場和產業的改革紅利的縮影。因為從全球范圍來看,除了好萊塢之外,也隻有“韓流”曾達到這樣的程度。

  在以網絡文藝為代表的諸多領域所迸發出的創造力,不隻體現為經濟價值,它們的成果和結晶也同樣影響著當今社會的主流文化格局。例如以網絡游戲為載體的電子競技就已經被納入亞運會等影響廣泛的主流體育賽事,並且還有極大可能在未來入選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網絡劇領域,近年來以其更為精細的受眾區分和定位,在類型上的更為大膽的嘗試和創新,生產出了《余罪》《法醫秦明》《河神》《白夜追凶》《無罪之証》《延禧攻略》這樣的拳頭產品,從整體上提升了網絡劇的質量,也事實上改寫著電視劇本身的定義。這在我國電視劇產量持續下滑、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語境下,不僅具有積極、正面的市場調節意義,也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老百姓多樣化、差異化的文化娛樂消費需求。

  中國風美學風靡台港澳

  隨著交流的深入,文化版圖正在重新調整,文化疆界也在重新標識。對於傳統文化,青年或青年亞文化不僅不再操持20世紀式的抵抗性姿態,反而呈現出了普遍性的正面歡迎、擁抱態度。這種新的文化現象和文化症候,並不局限在我國內地地區,台港澳乃至大中華文化區的很多青年,也不再像上一個文化周期那樣普遍性地全盤西化,對於以中國風美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的接受度和認同度,相較上一文化周期早已今非昔比。《延禧攻略》除了在中國大陸熱播之外,在香港、台灣地區也廣受歡迎,越南的視頻網站甚至還出現了盜播現象。《如懿傳》不僅在大陸視頻網站播出,香港TVB、東南亞的寰宇廣播電視網、美國福斯傳媒電視頻道也都在同步跟進。這在我國過往的廣播電視史上,都是為數不多的現象級表現。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穩步增長,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邏輯和訴求,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也正發生著無聲無息的歷史性嬗變。在國內講好中國故事,在國外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是增強我國國家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綜合國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迫切需要。當前以網絡游戲、網絡視頻、網絡動漫、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等諸多領域為代表的網絡文藝,正在成為當代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講好中國故事和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文化角色。

  激發網絡文藝的活力和創造力

  然而,目前我國文化出口水平與文化產業發展水平仍並不相符,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的大時代背景下,不斷“走出去”的中國文化,不可避免地會不斷涉及其他國家、地區的民族、宗教、主權等重大問題,我們還嚴重缺乏相關的應對技巧、經驗,注定還將有著漫長的摸索過程。

  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一輪周期及其所必須面對的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決定了我們必須充分調動和激發作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新媒體從業人員,在網絡文藝領域的活力和創造力,創新我國文化產業的內容、形式和體制、機制,拓展“走出去”的渠道、平台,真正做到根據不同國家、地區的民族、宗教、主權等的實際狀況,有針對性地提供差異性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我們還應堅定不移地堅持市場導向,尤其在國內應鼓勵充分的市場競爭,為以獨立游戲、功能游戲等為代表的中小成本網絡文藝內容,營造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盡快完成我國文化產業內部結構的轉型升級,文化產業的供給側提質增效,解決我國目前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速放緩、內在品質不高、文化創意不足、文化精品匱乏等突出問題,從而最終實現增強中華文化的吸引力、親和力、感染力,在新一輪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歷史進程中,有條不紊地向世界闡釋、推介、傳播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生動中國故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