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劇精品化,不能沒有這幾個“Xin”!

今年暑期的一部仙俠劇《香蜜沉沉燼如霜》,讓電視從業者再一次看到了IP劇的希望。
這部劇不僅對原著劇情、台詞、人設的還原度高,演員的選擇也相當符合原著粉對筆下人物的期待,再加上演員演技在線、特效到位、服化道不遜色,使得該劇播出時始終保持高收視率、高話題度和良好的口碑。
如果話題能夠用親切值來衡量的話,那麼從《香蜜沉沉燼如霜》引發的話題就能看出網友對這部劇的鐘愛——網友們在追逐劇情的過程中,不僅為男女主角的戀情進展操碎了心,還十分體諒地勸男二號早日黑化,甚至與劇中一干正反派人物的演員微博開展互動,充滿了友愛。
其實,近些年,每年都會有兩三部IP劇贏得大家的關注,劇中的演員也會因為在劇中的成功塑造獲得大眾的認可和專業評獎的榮譽。比如被大家熟知的《微微一笑很傾城》、《歡樂頌》、《琅琊榜》、《甄嬛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等。而IP資源因其坐擁足夠多忠實的原著粉絲,獲得電視劇投資者的青睞,使IP劇在電視劇制作中的比例越來越大,特別是近兩年網絡播出平台的興起,IP劇的題材范圍與視頻網站的播出政策、收視對象相對契合,IP劇日益呈現出一統網劇江山之勢。
隨便在百度上搜索一下近期視頻網站已經播出或即將播出的電視劇消息,就能發現IP劇始終是宣傳熱點,如搜狐的《我在大理寺當寵物》、騰訊的《萌妻食神》、《如懿傳》、《雙世寵妃2》、優酷的《天坑鷹獵》、《武動乾坤》、《許你浮生若夢》、愛奇藝的《等到煙暖雨收》等。但在眾多播出的IP劇中,確實隻有很小一部分名聲大噪,而其余部分有些是播前宣傳轟轟烈烈、播出時吐槽聲勢浩大,如去年的《孤芳不自賞》被觀眾批評演員沒演技且大量使用摳像替身,今年的《斗破蒼穹》被原著粉批評改編太多已不知未來劇情走向﹔有些是播出口碑不錯,播后麻煩不斷,如《錦繡未央》、《楚喬傳》將原著影視化后,擴大了原著的影響力,觸發了眾多網絡作家對上述作品及作者的討伐,原著作者的涉嫌抄襲也影響了原著改編后的影視作品的版權,進而影響到影視作品的后期評獎和出口交易﹔還有更多的一些則是反響平平甚至粗制濫造,最后無聲無息了。
IP劇能否精品化、如何精品化,一直是業界熱議的話題,特別是視頻網站對人氣IP的迫切需求為IP劇的精品化提供了可實現的資金和渠道后,IP劇的精品化已是大勢所趨,但,畢竟任重道遠。一部電視劇的火爆,與天時、地利、人和息息相關,這其中包括諸多因素,如:
天時:播出時間的安排。是日播還是周播?是暑期檔還是平日檔?是8點檔還是10點檔?是殺青半年后幸運定檔播出還是擱置兩三年后才上檔?是否會與相同題材的電視劇、標新題材的電視劇、政策性題材的電視劇撞檔?
地利:播出平台的選擇。是在央視播還是衛視播?是在一線衛視播還是在二線衛視播?是衛視獨播還是視頻網站獨播?是衛視獨播還是與視頻網站聯播?
人和:演員的選擇。一線大明星能否人盡其才拉動收視率?人氣小鮮花小鮮肉能否得到觀眾的認可?演技在線的新人、熟臉能否貼近劇中人設?反派人物能否調動觀眾情緒又不至於給全劇招黑?
顯然,一部劇在規劃和宣發上不可能精確地選出或遇上符合自己的“天時地利人和”,然而,卻有些人為因素是可操控的,這就是幾個“Xīn”。
心
在上述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中,最可控也最重要的就是編劇的用心。既然IP劇要享受原著粉帶來的收視率,那麼對IP的改編就要對得起廣大原著粉的期待。編劇因此要在充分理解原著的基礎上梳理原著主要的人物關系和情節脈絡,將之鑲嵌到電視劇的結構框架和影像模式之中,做到形似神也似。這對編劇的要求相當高。這也是許多網絡作家親自操刀或參與改編自己作品的原因。
例如2016年在安徽衛視播出的電視劇《遇見王瀝川》,由原著《瀝川往事》作者施定柔親自擔當編劇,將原著中哲理性的對話、對愛情的細膩詮釋、無奈又精彩的人生經歷以及堅韌的人物品格都很合理地保留在熒屏上,盡管有觀眾吐槽劇中人物的服裝土得掉渣,但也絲毫不能撼動它作為一部治愈系言情劇在觀眾心中的位置,在豆瓣裡以8.5的分數高居榜端。對比近日來被頻繁吐槽的《斗破蒼穹》,如果撇開原著,該劇的故事情節和演員演技還是可圈可點的,並非如網友評價的一無是處。但就是因為它的原著是天蠶土豆在玄幻小說界的巔峰之作,擁躉甚眾,因而它的改編才會引起特別關注。《斗破蒼穹》遭遇最大的槽點就是不尊重原著,將人設和人物關系改得面目全非,從而使它的收視率受到極大的影響,那麼原著粉絲在此種情緒下添油加醋,再攻擊電視劇的特效和演員演技也就可以理解了。
新
大膽啟用新人、新面孔。IP粉絲及IP劇的受眾相對比較年輕,因此他們接受由新人、新面孔演繹他們腦海中的形象也相對容易,隻要氣質符合書中人物形象,再加上一定的顏值和演技,就能夠形成代入感。如扮演《香蜜沉沉燼如霜》男二號潤玉的羅雲熙,雖然他曾經扮演過大熱劇《何以笙簫默》中大學時代的何以琛,也在其他電視劇中擔任過重要角色,但都沒能被觀眾記住。這次扮演潤玉卻讓他大放異彩,無論是黑化前的溫潤如玉,還是黑化后的隱忍陰郁,還是讓人忍俊不禁的蛇仙版天帝,都讓觀眾帶著欣賞、帶著理解、帶著同情接受了他。他所獲得的好感與支持度甚至超過了扮演男女一號的當紅明星鄧倫和楊紫,從而由新人躍升為一顆新星。可以說《香蜜沉沉燼如霜》的潤玉角色與羅雲熙相互成就了對方,使劇和演員取得了雙贏。
新的另一層面還在於新的制作方式和新的宣傳方式。愛奇藝新推出的電視劇《等到煙暖雨收》採用付費分賬網劇的播出形式,成功將IP劇改編質量的優化、導演對IP作品的再創作、愛奇藝付費會員看劇的優先權、IP劇的收視率和平台的收益聯系起來。劇好則人氣足,人氣足則會員開通的數量大,會員多則平台收益高。《等到煙暖雨收》以其夾雜著師徒、權謀、復仇等因素的愛情故事和清新雅致的古裝劇風格贏得了年輕網友的追捧,再加上導演微博在電視劇播出期間與粉絲的互動,制片方兔子洞文化基於用戶市場和數據分析下的宣發策略,使該劇與年輕付費用戶的喜好精准吻合,第一、二季播出后的愛奇藝平台熱度突破了5000點,在第三季上線當日又登上平台熱度榜首。
薪
演員的薪酬佔電視劇制作成本的比例足以影響一部劇的風格和質量。許多失敗的電視劇皆証明,制作費用的大部分用於支付大牌明星、流量明星的片酬,從而降低劇本、場景、特效、服裝的投入,會大大影響電視劇的播出效果,也無法逃過觀眾雪亮的眼睛和挑剔的遙控器。在廣電總局三令五申限制演員片酬、解決明星薪酬過高問題的政策下,再提高演員薪酬比例,無異於自毀長城。
今年夏天最火爆的兩部劇《延禧攻略》和《香蜜沉沉燼如霜》都沒有請人氣高的流量明星,演員片酬佔比下降了,而精致的服飾、道具、特效的作用自然就凸顯出來。如《延禧攻略》總投資近3個億,演員片酬隻花了2400萬,而在后宮佳麗的中國色服飾,發飾採用的絨花、點翠工藝、傳承“打樹花”非遺文化等方面體現出的不遣余力的制作成本,可謂“把錢用在了刀刃上”,使《延禧攻略》獲得了綿長厚重的影響力。
再如《香蜜沉沉燼如霜》,包括群演在內的演員酬勞隻佔該劇投資的三成左右,更多資金花在了后期特效和場景制作上,花界、天宮、忘川河、男女主角的靈修等等,每個場景都美輪美奐,讓那些對仙俠劇、玄幻劇的特效最為挑剔的觀眾也無話可說,好評遠遠超過了同類型題材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花千骨》。
在大力提高廣播電視宣傳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國家政策下,IP劇作為影視創作的一股新生力量,應避免走傳統電視劇制作中出現過的門檻過低、粗制濫造、費錢耗材的老路,合理利用新生代的創作力量、新時代的傳播方式、跨時代的大數據、大視野,將IP劇的精品化之路夯實走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