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講好一帶一路精彩故事
|
|
|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一帶一路”重大倡議。5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從方案轉化為成果。
2014年,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重大倡議,人民日報社首次舉辦“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面向“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搭建高端對話與深入交往的國際合作平台。論壇每年舉辦一屆,國際合作越來越深,全球影響越來越大。10月29日—30日,2018“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正在海南博鰲隆重舉行。4年多來,以論壇為窗口、橋梁、紐帶,各國媒體、企業、智庫等攜手合作,共聚發展智慧、共商發展方案、共解發展問題、共促發展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加油鼓勁、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規格高
習近平主席發來賀信
習近平主席給2016“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發來賀信,指出媒體在信息傳播、增進互信、凝聚共識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為各國媒體對話交流、務實合作提供了一個平台。希望各國媒體用好這個平台,為推動國家關系發展、溝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方面積極有為,為“一帶一路”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2014年、2015年、2016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連續3年會見來華參加“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的外方代表。2017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會見參加“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的外方代表。
規模大
最具代表性全球媒體盛會
2014年,11個國家、47家媒體機構參加論壇﹔2015年,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近140家主流媒體參加論壇﹔2016年,101個國家、212家外國媒體參加論壇﹔2017年,12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265家外國媒體參加論壇﹔2018年,來自9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205家媒體和機構的256位嘉賓匯聚海南博鰲參加論壇。目前,“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已成為由中國主流媒體主辦的,規模最大、參與國家和國際組織最多、參會外媒最多、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全球媒體盛會。
成果多
年年都有新看點
2014年,9個國家的21家媒體代表與國內9家中央媒體、12家省級黨報共同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媒體合作論壇聯合宣言》。2015年,人民日報社與世界33家主流媒體簽署《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2016年,上線多語種“一帶一路全球媒體協作網”,成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媒體聯盟”,設立“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秘書處”,負責落實雙邊及多邊媒體合作各項活動。2017年,發布“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藍皮書,成立人民日報社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區域合作聯盟、 “一帶一路”文化中心等。2018年,策劃組織“5年看絲路”跨境聯合採訪,商議設立國際傳播“絲路獎”,計劃開辦“一帶一路”媒體高管研修班,計劃設立“一帶一路”媒體留學基金,推出《絲路華章——“一帶一路”傳播及建設成就報告》(中英雙語版)等。
交往深
互訪交流密切頻繁
“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秘書處積極落實雙邊及多邊媒體合作各項活動,為各國媒體參與“一帶一路”主題採訪等交流合作提供便利。論壇增進了人民日報社和各國媒體的交往,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誼。5年間,200多家外國媒體和機構的代表團到訪人民日報社,交流經驗,觀摩研討﹔人民日報社派出全媒體交流團組和專題採訪小組等100多個批次、1000余人次,在世界各地舉辦研討會、對話會、簽約儀式近200場。
合作廣
中外媒體互學互助
借助“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這一平台,人民日報社與26個國家的36家媒體分別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推動媒體間信息和資源共享,建立新聞產品互換機制﹔緊跟新技術浪潮,與16家國外媒體簽署了新媒體新技術合作協議﹔建立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官網,推出“一帶一路新聞報道多語種服務雲平台”,實現全媒體傳播,提供交互化翻譯。從內容互換到技術協作,從傳統業態到新興介質,從文字作品到視頻產品,人民日報和各國媒體互學互鑒、互動互助,合作品位不斷提升,合作品種不斷豐富,合作品質不斷提高。
影響遠
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通過“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人民日報和各國媒體以平等互商達成共識,以建立機制促進交流,以責任共擔推進合作。2017年7月,俄羅斯莫斯科,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的見証下,人民日報社和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交換了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廣泛合作,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人民日報社與各國主流媒體加強跨境採訪協作,先后組織瀾湄區域、東盟與中日韓、中俄主流媒體等聯合採訪活動。通過中外媒體共同努力,“一帶一路”越來越為全球各國和世界人民所知曉、認同和贊許。
特刊攝影:陳 斌 趙樹宴 李國良 翁奇羽
視覺統籌:蔡華偉 沈亦伶 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30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