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院長范周接受專訪

2018年10月30日16:57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一帶一路”倡議從2013年提出至今,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范老師帶領的研究團隊也參與了《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您認為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五年來,我國對外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第一,文化交流機制開啟新篇章。2013年至今,我國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雙邊文化、旅游合作文件建立了中國—東盟、中國—中東歐、中俄蒙等一系列雙、多邊文化旅游合作機制,同時利用中意(大利)、中法(國)、中英(國)、中南(非)等人文交流機制為推動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和跨區域合作開辟了新渠道。2016年召開的絲綢之路文化部長圓桌會議通過《敦煌宣言》,2017年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標志著“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機制化建設開啟了新的歷史篇章。

第二,平台建設穩步推進。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一直在不遺余力以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敦煌)國家文化博覽會等這幾大平台,以及深圳文博會、上海國際藝術節等綜合平台上相關的文化專題板塊,大力宣介“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2016年12月,《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出台,提出加強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與合作機制化發展,推動成立五大專業聯盟。其中,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於2016年10月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發起成立,截至2018年5月,該聯盟涵蓋34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共有成員單位89家(含國外62家以及國內27家劇院、文化機構、知名演出團體),被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評價為“中外文化交流歷史進程中互惠共贏的鮮活范例”。此外,學術研究交流合作平台相繼建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成立的與“一帶一路”相關的研究平台已超過300家,中亞、東南亞和歐美國家的智庫也積極投入“一帶一路”研究工作。

第三,文化貿易邁上新台階。《關於加強“一帶一路”軟力量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動漫游戲產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行動計劃》《2018年“一帶一路”文化貿易重點項目名錄》等文件相繼印發,為文化企業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營造更寬鬆的政策環境和更有力的資金扶持。據統計,2017年,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總額1265.1億美元,同比增長11.1%。其中,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達176.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5%,佔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的18.1%,比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

第四,文化品牌日益成熟。五年來,我國積極策劃對外文化交流合作重點項目和品牌活動。感知中國、中國文化年(節)、歡樂春節、四海同春、青年漢學研修計劃、中華文化講堂、千年運河等對外文化交流品牌日益成熟,成為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手段。同時,一些彰顯時代創新、體現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文化作品也引來八方喝彩: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觀眾中引發共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征服大批海外“粉絲”,等等。此外,還通過舉辦絲綢之路文化之旅、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等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絲路品牌活動,著力擴大中華文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輻射與美譽度的提升。這些文化品牌充分展示中國影視文化的魅力,顯著提升了中國影視對外交流合作的水平和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您如何理解堅定文化自信對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強國的重要意義。

以文化自信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首先,堅定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縱觀古今,我國既有上下五千年凝聚的優秀傳統 文化作為底蘊,也有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過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珍貴的文化內核,根植於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改革開放近40年來,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獲得感,為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能量,為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激發增添了無窮動力,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文化基礎。

其次,堅定文化自信是深入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石。 文化自信彰顯和呈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具有獨創性又具有普適性的文化價值樣態,是我們對黨、國家和民族文化的歷史傳統、價值內涵和現實意義的認識、認同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信念。堅定文化自信,有利於從文化價值層面審視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方向、基本理念。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

再次,堅定文化自信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內在根基。央視在 2017 年推出的《將改革進行到底》《巡視利劍》等七部大型電視專題片收獲將近10億人次的觀眾,不僅以文化精品滿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要求,更向世界人民傳播文化自信,增強我國發展底氣。 隻有堅定文化自信,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大力提升發展效益和質量,才能用豐富的文化產品與服務切實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最后,堅定文化自信是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強大精神引擎。 如今,加速發展、加快改革成為世界性的永恆主題也是中國建設現代化強國發展必須牢牢抓住並有所作為的重要命題。從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來看,在國家改革發展、社會急速轉型的環境下,人民思想觀念最為薄弱,人們在變化的過程中急於尋求精神支撐,急需增強文化自信來強化精神支柱為全面深化改革明確方向、堅定信心、劃定底線、勘定標准、凝聚精神。隻有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更為清晰准確地找准改革定位、增強改革動力,隻有以文化自信構筑和提升改革自信,才能進一步拓展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度與廣度,從根本上解決文化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

因此,我們要以文化自信拓展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路徑,不斷開拓文化發展路徑,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促進文化發展提質增效,為打造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新模式,實現多元優勢資源的有效融合提供思想依據,讓中華文化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樹立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形成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力量。

自約瑟夫•奈提出“軟實力”之后,這一概念便成為衡量一國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您認為,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應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 文化建設,軟硬兼顧。推進“一帶一路”文化建設,既要有硬件設施、政策、體制、機制的支撐,也要有軟件內容、項目、活動、品牌的提升,要軟硬兼顧,內外兼修。在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服務“一帶一路”總體戰略

的前提下,依托重點區域文化發展帶,建設國際文化合作走廊,進一步健全與沿線國家政府、民間文化機構的人文交流合作機制,完善部際、部省、官民合作等工作機制,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中國文化中心設施網絡,努力提高我國文化領域開放合作水平。

第二, 內容為王,形式為道。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各種體系的文化交叉互滲、兼收並蓄,形成博大精深、取之不竭的文化寶庫。 在開展文化軟實力建設時,要進一步整理開發、繼承發展傳統文化思想和文化資源,使多元文化持久和諧共處、相得益彰﹔要重視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內容選擇,要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時尚文化相結合的中華文化作為我們的底線和核心﹔要重視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傳播形式和傳播藝術,積極構建以整合傳播為特征的立體化傳播體系,提升整體傳播效果 。

第三, 創新引領,科技驅動。在技術驅動、需求拉動、國家助推、資本助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未來數字內容產業將成為全球新的經濟增長點,數字文化產業也將佔到文化產業的絕對比重。創新是當前時代發展的第一動力。在雲計

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城市等變革性科技的推動和融合下,以創意性和新技術為特征的文化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傳統產業也將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因此,當前要開展文化軟實力建設,必須特別重視對新興技術的融合應用,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倒逼內容革新,為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提供具有時代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將中國從“文化資源大國”提升為“文化產業強國”。

第四, 雙向傳播,互惠互鑒。“一帶一路”建設強調文化交流、文明互鑒,這就要求一切往來與合作都應該是雙向互動的。在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也要歡迎外國企業和資本引進來開放國內市場﹔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同時,也要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先進的文明成果、先進的管理制度和先進的行業經驗。新時期下,“一帶一路”戰略重新規劃了中國未來的發展路線,使西部地區成為改革開放新前沿。中西部省市應該抓住這次寶貴的發展契機,積極發揮自身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與地理趨近、文化趨同的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更多互聯互通、互惠互鑒的合作,實現中西部地區的跨越式發展。

第五, 全球視野,包容和諧。“一帶一路”戰略涉及亞歐非65個國家、44億人口,是一項具有全球視野、蘊藏中國智慧、基於長遠考量的綜合性發展戰略。它是中國版的全球化戰略,致力於主導泛區域化合作和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改革,始終將開放包容、尊重多元、平等合作、和諧發展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基調。 因此,我們既要通過換位思考,積極採取各種方式消除

外界誤解,讓共建、共享、共贏的發展思路真正深入人心。同時也要立足全球視野,積極尋求各方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最大公約數”,承擔起維護和平的共同義務,實現互利共贏的共同目標,打造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責編:燕帥、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