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2018“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上,人工智能和智慧媒體備受關注

人工智能來了,媒體人會被搶飯碗嗎?

王玉潔 周曉夢
2018年10月31日07:41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人工智能來了,媒體人會被搶飯碗嗎?

  2018“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分論壇——人工智能與智慧媒體分論壇上,嘉賓發表主旨演講。 本報記者 袁琛 攝

  人工智能給媒體帶來了全方位的變革,媒體從業者也不免擔憂,高度智能的算法真的比人類更了解自己嗎?智能和意識究竟哪個更有價值?媒體人真的會被搶飯碗嗎?

  10月30日下午,百余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主流媒體代表、專家學者、人工智能企業代表相聚瓊海博鰲,參與2018“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有關“人工智能與智慧媒體”的對話會。

  智慧媒體時代正在到來

  “智能媒體時代,再多人力也很難處理海量信息,通過人工智能進行信息的有效鑒別,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論壇上,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率先拋出觀點。

  她的話不免讓大家思考,高科技手段能給媒體行業帶來什麼?京東雲副總裁劉辰認為,對媒體專業從業者而言,技術能支撐智慧媒體生產的管理﹔對媒體生態體系的建設者來說,科技能融合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業務和不同的工具﹔對終端用戶來說,技術能提升用戶體驗。

  未來媒體不再單純是新聞內容平台,而是多元跨界各類內容的內核和紐帶。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副總編輯娜塔莉亞·羅謝娃認為,現代的高科技手段在新聞業的應用已經開始,“如何使用高科技手段傳播信息,特別是吸引相應的媒體用戶是大家必須面對的挑戰和變革,我們必須跟上。”她說。

  “智慧媒體必然以用戶的感知為核心,移動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創造出許多新的信息交互場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用戶就能置身其中,參與內容生產和傳播。”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主任丁偉說。

  論壇上,不少會嘉賓認為,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推動下,以萬物皆媒、用戶感知、人機共生、數據驅動為主要特點的智能互聯網時代初現端倪,人們有必要做好准備。

  媒體人會失業嗎?答案是不會

  “智能運用於新聞業,新型的生產場景將以人機高度協同的方式展開,機器將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記者,媒體人會失業嗎?”“未來的媒體工作將以何種形式進行?”這是不少媒體人心底的疑問。

  “我不會那麼悲觀,因為新聞涉及到社會認知和人生感悟。”盧新寧語氣堅定,她認為新一代媒體人不僅要傳遞價值,還要學會使用機器,這將是未來媒體人必須擁有的能力。

  丁偉坦言,機器的確會取代很多工作崗位,但是人會從事更有創意的工作。

  “智能媒體時代下,我們需要的記者和編輯比過去還要多。但需要的是有知識、懂新技能的專業記者。”美國彭博新聞社大中華區執行總編輯劉悅以實際新聞經驗告訴大家。他解釋稱,雖然計算機比人類的反應快,但它沒有辦法決定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沒有辦法識別和處理意外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的記者,幫助讀者篩選信息、解剖重點。

  “人工智能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思考的方式,媒體從業人員需要不斷提升對數據的敏感度,具備更高的互聯網素養,了解機器的思維和運轉方式,才能更好地面對問題、迎接挑戰。”對於智慧媒體時代,眾多媒體人選擇擁抱它。(本報博鰲10月30日電)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