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三代廣播人見証團泊窪"變美"

韓萌萌
2018年11月07日13:22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三代廣播人見証團泊窪“變美”

全國多家農廣記者在團泊湖聯合採訪。資料圖片

“秋風像一把柔韌的梳子,梳理著靜靜的團泊窪﹔秋光如同發亮的汗珠,飄飄揚揚地在平灘上揮洒……”40多年前,詩人郭小川創作了影響了幾代人的詩作《團泊窪的秋天》,天津市靜海區的這一片窪地也隨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成為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向往的地方。

“郭小川是詩人,他用浪漫的筆觸把這裡描繪得燦爛多彩,但實際上那時候這裡是一片鹽鹼地,收成也少得可憐,農民生活很困難。”今年64歲的前靜海區新聞中心總編室主任閆居中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語氣依舊悵然感慨。

還是秋天。2018年10月16日到18日,這一片昔日的鹽鹼地迎來了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24家媒體,共同參與“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活動,對當地過去40年間的發展變化進行深入採訪,眾多記者實地感受到天津市靜海區改革開放40年來的飛速發展與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借此機會採訪了3位不同年齡段的廣播記者,他們中有人曾經在靜海採訪報道30余年,有人至今仍扎根當地基層一線,有人已經開始將新媒體的傳播手段融合進廣播報道,讓靜海的變化更全面、快速地傳遞給全國各地的聽眾。

80年代:荒蕪偏僻鹽鹼地

說起採訪,一定要說說採訪工具。閆居中跟記者比劃起他們那會兒使用的採訪機,比上世紀80年代家庭中流行的雙卡錄音機還要大、還要沉。“那可是我們全台的寶貝,每次下鄉採訪都要仔細地保護好,不敢有一點閃失。”如今,他已經記不清自己用這台採訪機記錄了多少條採訪信息,可他相信每一條中都飽含著鄉親們對脫貧致富的期盼。

“上世紀80年代初,從靜海鎮到團泊窪的路還很不好走,不寬不說,路面隻鋪了一層薄薄的瀝青。”在閆居中的記憶裡,那時整個靜海除了鎮中心一帶是柏油馬路,周圍十裡八鄉基本都是土路,更不要說離著最遠的團泊窪了。“每次要去那邊採訪,台裡唯一的一輛‘幸福牌’摩托車都給我用,還得配一個人給我當司機。”說起這份“殊榮”,閆居中頗感無奈,那時的團泊窪即使對於靜海電台來說,採訪一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大早就要出門,路上顛簸兩三個小時,有時候到了團泊窪那兒沒了路,我們就背上機器,推著摩托車接著往村裡走。”

直到今天,閆居中依然清楚地記得當年在團泊窪採訪一位鄉村教師的情景。“一個50多歲的老師守著幾間土房,教著10來個學生,很難有機會回一趟鎮上的家。採訪結束的時候,天都黑了,我們回到大路上再回頭望過去,那幾間土房就孤零零地立在月光下,坡上的燈光點點,還不如天上的星星亮。”那個晚上深深印在了閆居中的腦海裡。

在閆居中的回憶裡,很難找到郭小川筆下團泊窪的美,更多的是這一片偏僻鹽鹼地的荒蕪和當地居民生活的艱辛,同時也有著老廣播人的熱忱和對鄉土的感情,不管條件如何艱苦,總有一種力量在促使他們前行,這份力量叫做希望。

90年代:改變慢慢發生

提起閆居中,靜海區新聞中心電台新聞部主任劉秀娟打心眼裡敬佩。在她看來,正是這些老廣播人的付出和指導為他們鋪平了道路,“是他們的言傳身教,讓我們這一批記者明白了基層採訪的意義,也讓我們在那個時代選擇了堅持下去。”劉秀娟說。

1996年,她在靜海開始正式從事一線採訪工作。2008年以來,編輯主持過《綠色田野》《政風行風直通車》等多個重要的廣播節目。24年的工作歷程中,大約有22年都行走在採訪一線的她,說起團泊窪的發展變化深有感觸。“我從小生長在農村,入職之后接觸的第一項一線工作也是做農業節目,注定了我對‘三農’工作情有獨鐘。”

“上世紀90年代,有關團泊窪的報道大多都與每年的春季植樹有關。但這裡地勢低窪,不僅農作物產量低,就連樹木也不易成活,所以就是‘年年植樹不見樹’,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可想而知。”回憶起當年的團泊窪,劉秀娟的印象裡是一片光禿禿的、遍布雜草的水域,人們隨意撒網打魚,甚至還有汽艇來回飛駛,湖上很少能看見飛鳥,周邊都是荒地。

2006年以后,隨著靜海區團泊新城的開發建設,這裡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尤其是對團泊地區生態環境的開發和保護。“慢慢地我發現,湖邊的柏油路修好了,很多樹成活了,湖水清澈了,湖中棲息的鳥兒多了,來觀景、騎行的游人也多了。”劉秀娟說,每次到團泊地區採訪都有新變化。

今天:一顆“綠寶石”

“秋日中午,明媚的陽光把團泊湖面照的波光粼粼,岸邊,茂密的蘆葦蕩在風中靜靜搖擺,形成一幅安靜和諧的畫面。”10月21日,作為此次“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活動的參與者,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鄉村之聲記者韓曉在“三農中國”微信公眾號上這樣描繪著她眼中的團泊窪秋景,讓人再次想到了郭小川的那首詩。

在郭小川筆下,靜海的美是荒涼的美,在年輕廣播記者筆下,這裡的美已是生態宜居之美。如今的團泊湖兩側進駐了一批企業、院校、養老綜合體等,都為團泊湖這顆“綠寶石”所吸引。

韓曉採訪了團泊湖水管理處主任韓濱,這位在這片水域已經工作30多年的老團泊人告訴她,從曾經的鹽鹼地到如今的濕地保護區,團泊濕地湖區的生態修復工程一直在推進當中。目前湖區面積相當於11個西湖大小,有白鸛、天鵝、白鷺等164種珍稀鳥類棲息繁衍。

綠色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底色。抓環保就是抓發展,參加此次採訪活動的各地記者深切地感受到,天津市靜海區已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穿於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他們用自己手中的採訪機、照相機甚至手機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帶給聽眾,一起分享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顯著成果。

回想這些年來廣播領域發生的變化,劉秀娟說:“從錄音帶、硬盤採訪機,到現在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一次直播的連線報道,我們的採訪設備越來越先進﹔從線性手動編輯發展到更加精准、便捷的多媒體制作,我們的制作平台越來越多元﹔從傳統的電波傳遞,到為廣播插上新翅膀的媒體融合,我們的傳播途徑越來越多樣化。”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