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廣州日報記者節日感言:記錄偉大時代我們從未停步

2018年11月08日07:28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記錄偉大時代 我們從未停步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申卉

  廣州日報夜編中心編輯 湯新穎

  廣州日報·廣州參考編輯 徐梅花

  廣州日報珠三角全媒體記者 黃文生

  廣州日報珠三角全媒體記者 陳治家

  信息時報記者 張玉琴

  南風窗記者 鄭嘉璐

  廣州日報大洋網 黃瑩

  鐵肩道義,妙筆文章!他們緊跟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的步伐,力求原汁原味呈現總書記重要講話在南粵大地的熱烈反響﹔他們聚焦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力爭大氣磅礡展現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他們迎面直擊台風“山竹”來襲,力圖及時准確還原災害無情人有情的暖人瞬間。他們有的已工作十多年,仍不忘新聞初心﹔他們有的剛入行兩年,卻勇擔責任使命。今天是第十九個中國記者節,他們通過分享自己的故事,向媒體人致敬,向堅守致敬——情深且長,無愧榮光!

  書寫千年商都新活力

  連日來,我們在回訪中感受到,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在廣州引起了強烈回響,激勵著這座城市砥礪奮進,也激勵著每一個人奮斗追夢。總書記始終關注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與創新,也鼓舞著作為記者的我們不斷探究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如何能夠持續釋放新的活力。

  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州,先后考察了有著百年歷史的恩寧路永慶坊、“中國第一僑校”暨南大學和智能制造企業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連日來,我們在回訪中感受到,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在廣州引起了強烈回響,激勵著這座城市砥礪奮進,也激勵著每一個人奮斗追夢。

  在永慶坊,我們記錄下歷史文化遺存與創意空間共存共生的“老城新生”樣本是如何實現華麗轉身,也探究了堅守傳統手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從四面八方涌向廣州創業的年輕人選擇這座城市的理由。我們還將向總書記匯報科研成果的企業家姚維兵邀請到廣州之夜·創新英雄會的舞台上,傾聽他分享自己是如何帶領著明珞汽車在廣州破土而生、茁壯成長,從一家初創企業成長為世界領先的智能裝備企業。

  總書記始終關注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與創新,也鼓舞著作為記者的我們不斷探究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如何能夠持續釋放新的活力。我們探訪過始建於南宋的番禺沙灣古鎮,在這裡,不僅有眾多與廣東音樂相關的歷史文化遺跡,而且這裡的音樂更是鮮活的,上千個私伙局讓傳統廣東音樂始終流轉在人們的生活中。而在廣州大劇院的舞台上,我們不僅記錄著世界級名家名團紛至沓來,而且為本土原創力量鼓與呼:舞劇《醒·獅》一招一式之間都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折射出南粵兒女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 85后廣州導演以年輕人視角拍攝的記錄電影《粵韻芬芳》,講述了以歐凱明為代表的一代粵劇人的執著和堅守。作為一名記者,我們的力量來源於手中的筆。我們也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繼續書寫這座城市的傳承與創新。

  披星戴月的價值

  永遠在追逐,永遠不止步,永遠想做得比好更好一點。這種停不下來的追逐,就是黨報夜班編輯披星戴月的價值。

  讀書時,老師經常援引教育家徐寶璜的話教育我們:“新聞記者,對於社會,負有重大之責任。”工作后,親歷一次次新聞大戰,越發明白,選擇了這一行,就承擔起了歷史觀察者、記錄者的責任。這種責任,須臾不敢忘。

  10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10月23日,總書記在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橋開通。盡管前一天我可愛的小伙伴們凌晨才下班,但10月23日一大早,大家便起床看直播,摩拳擦掌等任務。剛到中午,工作群信息響個不停,領導第一時間布局,拿出18個版報道這一盛事。當天14時許,新華社發布通稿后,編輯部敏銳地抓住總書記講話中提到的“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重新統籌版面。作為時政編輯,我的任務是做好封面和封底跨版。當晚,我和小伙伴尋遍權威平台,預下載、試上版不下二十張圖片,卻總不能讓人滿意。直到凌晨時分,終於找到一張大氣磅礡的靚圖,勾勒設計后放到版上,眼前仿佛出現了一條靈動逶迤的海上長龍,那一刻,如獲至寶!經過精雕細琢,次日,《廣州日報》的版面得到“大橋禮贊”的高度評價。凌晨3時下班的“熊貓眼”換來精工細作的出品,我們深深感到,值!

  接下來的幾天,跟隨總書記在廣東考察調研的步伐,牢記講政治是對黨報編輯的首要要求,我們又干勁十足地投入到學習貫徹落實報道中。僅10月26日至31日,《廣州日報》就推出了17個版的回訪反響報道。這一篇篇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報道,無不凝結著廣州日報人記錄偉大時代的使命和初心。

  上周,有幸在珠江之畔參加了“廣州之夜·創新英雄會”的盛典。在嘉賓互動環節,向總書記匯報的民企領軍人姚維兵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們有個理念,就是比最好的好一點。”是啊,做新聞何嘗不是如此?永遠在追逐,永遠不止步,永遠想做得比好更好一點。這種停不下來的追逐,就是我們披星戴月的價值。

  我與女兒的一次談話

  作為一名全媒體編輯,對於這份工作的堅持和初心早已化在日常稿件中,波瀾不驚,但在記者節這樣的日子裡能在女兒心中種下新聞職業這顆種子,甚是安慰!

  這是我第16個記者節,昨晚我第一次正式地跟女兒聊起編輯記者這個職業。她一臉欽佩地看著我,老母親心中一陣狂喜,然而她話鋒一轉,說:“媽媽,編輯不就是把文字放上去,貼上照片,印一下就可以了(她印象中的報紙)?這麼簡單!”她的話頓時讓我啞然。也讓我覺得,是時候讓她了解這份職業的特別了!

  我們從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這個新聞事件說起。作為一名新媒體編輯,在信息多元化時代,第一職責就是甄別信息的真假,在該事件中,最初網上的信息是一輛紅色小車逆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一片指責小車司機的聲音,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紅色小車也是受害者。編輯就要分辨這些信息,把最接近真相的內容推送給讀者。在重慶公交車墜江這起悲劇中,記者還採寫了遇難者背后的點滴,有80多歲趕著去參加兒媳生日的長者,有和媽媽一起去玩的一歲孩子,還有一位救援者父親也在事故中喪生……多少個家庭瞬間破碎,讓人讀來垂淚。這些有溫度的故事也讓人們更加懂得在生活中要遵守規則。所以,我跟女兒說,記者,這是一份能夠最接近真相的職業﹔有了記者,人們才能看到千姿百態的人生。記者的職業體驗,是其他行業所不能擁有的。而且記者編輯都是面對各種各樣的領域,如果要想做好新聞、講好故事,就必須先去學習、思考,弄通弄懂要採訪和編輯的領域,這樣的歷練也是其他行業所沒有的。所以,我告訴女兒,編輯可不是“放、貼、印”三個字那麼簡單。我不確定,作為一名隻有7歲的二年級小學生,她是否明白了這些。

  談話快結束時,我跟她描述了我們即將搬遷的新大樓,小妞又恢復了一臉欽佩的表情,說:“媽媽,我也要去廣州日報上班!”“廣州日報可不是隨便就能去的,好好學習,以后才會有機會哦!”我在心裡默默地說:加油,少年!以后面對選擇,記者絕對是個非常值得你去嘗試的職業!

  奔走在山竹搶險救災一線

  狂風暴雨,樹木房屋倒塌……但記者所看到是一場溫暖動人畫面,老人、小孩在危難中被救助脫險,救助隊員奮戰“山竹”保護家園。我被深深感動著……

  狂風暴雨,百年騎樓下,一個個招牌被狂風掀翻……

  9月16日下午5時,台風“山竹”在台山市廣海鎮登陸。“山竹”登陸前后兩天,我與同事們緊密合作,在廣州日報、廣州參考等平台發稿26篇。這些報道,通過一個個真實的畫面,講述當地干部群眾現場抗擊台風、救助老人小孩的動人故事……

  這次採訪,我感受到各方對前線記者關懷備至。台風登陸當天凌晨1時35分,報社領導通知我,台風“山竹”將引發風暴潮,前線記者一定要保証生命財產安全!

  風雨無情,但我卻看到了一幅幅充滿愛心、救死扶傷的畫面!在台山海宴鎮,台風來臨前,該鎮10多名救助隊員在沿海村庄巡查時,把沿海低窪地區鳳陽村的50多名老人小孩轉移到海宴中學。在海宴中學,該校師生參與救援行動,當老婆婆體力不支時,校長冒著狂風驟雨,把她送到當地醫院進行搶救﹔台風登陸前掠過上川島,處於該島一偏僻鄉村有一名2歲小孩,高燒達40℃,由於台風引起大片樹木倒塌,醫院車輛已經進不了村庄,正在危急關頭,川島20多名消防官兵清理出一條“生命通道”,把小孩送到醫院。

  “山竹”登陸后,潭江沿岸大片城市及鄉村受到水浸。居住在岡寧影視城的90歲老婆婆張逢被困在二樓。危急關頭,救助隊員沖入了屋內,背起了張婆婆……開平有1600多座碉樓,台風后一批批群眾自發排洪,清理道路,守護碉樓!

  採訪台風“山竹”,我為當地搶險救災情景感動,融進搶險救災大家庭裡,本著一名新聞記者真實記錄現場的責任,履行了記者職責,發表不少正能量稿件。

  做新聞要有“釘子”精神

  大橋建設者身上都有股“釘子精神”,執著地愛上港珠澳大橋,義無反顧,永不言敗,永不放棄。而作為一名記者,做新聞,何嘗不是?

  碰上港珠澳大橋,是任何一個參與建橋者的幸事﹔見証這樣的一個世紀工程,也是一名記者幸事。我進入報社的第二年被派往珠海駐站,剛好趕上港珠澳大橋前期工可研究剛剛啟動,從此我便與大橋結緣。

  而大橋正式建設后,現場幾乎都在海上,外海作業建設者們相當辛苦,跑大橋的記者也同樣很辛苦,但怕苦怕累的記者肯定跟不好。記得第一次沉管浮運安裝,前后經歷了96個小時。記者跟隨施工船舶出海,我們也在現場跟了兩天兩夜,在荒島上看日落日出,在工地上吃盒飯,甚至在船上睡覺,在船艙裡寫稿,最終全面細致地報道了第一次“深海之吻”。

  “南粵楷模”張寶蘭,她是一線現場唯一教授級女工程師,她扎根荒島七年,挑戰世界級難題,打出了“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她也是我率先發掘的一位“巾幗英雄”,上島前80歲的老母親拉著她說:“你走了,我怎麼辦?”她向母親承諾,“等橋建好了,我一定開車帶著你上橋看一看。”結果母親沒有等到這一天。同為“南粵楷模”的林鳴評價張寶蘭說,“她就像一顆釘子一樣,在牛頭島上一釘就是七年,大橋建設者身上都有一股‘釘子精神’”。在我看來,跟蹤報道港珠澳大橋,和建設者們一樣,也要有股“釘子精神”。

  但作為一名記者,每逢重要節點,誰都爭先恐后搶著要出海。多年來,我在密切關注大橋建設的同時,也時刻留意這個超級工程中涌現的先進人物,力求做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大橋報道。作為記者,對於不斷涌現的先進人物,永遠不能有審美疲勞,時刻要有“永遠是第一次”的心理去採訪每個對象﹔確保自己常問常新,常寫常新!

  用心做好每一條新聞

  從業十幾年來,不管是做民生新聞還是時政新聞,我給自己的目標是用心做好每一條新聞。

  一轉眼,我做記者已經十幾年了,在記者節這個特殊的節日前夕,回顧過往的日日夜夜,雖然一路艱辛,充滿著挑戰,但我沒有后悔當初的選擇。從業十幾年來,不管是做民生新聞還是時政新聞,我給自己的目標是用心做好每一條新聞。

  如今,我們坐火車、高鐵都是實名制購票,在乘車時甚至不用取票,直接刷身份証就可以了,簡單、方便、快捷。可在2010年之前,每次春節回家都是一票難求,要去火車票代售點通宵排隊才能買到一張火車票。當年的春運前夕,我在關注春運時偶然獲悉鐵道部計劃在廣鐵集團和成都鐵路局試行火車票實名制。於是,我和同事周秋敏連夜行動,多方証實,最終推出報道。報道出街當天,這個消息得到全國廣泛關注,鐵道部也正式宣布了這個利國利民的好消息。從此,火車票實名制時代正式來臨。

  這幾年,媒體處於轉型期。2012年,信息時報開始調整布局,開始辦起信息時報社區報﹔2015年,信息時報又開啟了微社區e家通。相比國家大事,社區裡關注的是一些小事情。有些人就跟我說,社區裡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有啥好關注的。可是漸漸我發現,社區無小事,事事關民生。比如給舊樓加裝電梯是不少人的心願,但如何克服種種困難成功加裝也是不少人遇到的難題。今年,我們就有通過微社區e家通以及信息時報主報多次關注舊樓加裝電梯成功的個案,其中就介紹了梅花路69號之一是如何克服種種困難用了18個月就成功加裝了電梯的個案。前幾天,我在梅花村街的社區裡走訪時,梅花路69號之一的樓長蔣阿姨看到我之后一把拉住我,一直樂於助人的她告訴我說:“謝謝你的報道,看了你的報道,很多人都來我們這裡取經。”聽到這樣的話,心裡總是暖暖的。我想這就是用心做好新聞的動力源泉。

  為寫出好的報道“痛並快樂”

  記者是一份挫敗感與成就感並存的職業。它需要你付出極大的努力,還要你隨時准備好承受挫折﹔然而,做新聞帶給你的快樂也最純粹、最深刻。

  還在讀大學時,我就想要成為一名記者。如今夢想成真,我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記者節。

  過去兩年裡,我的足跡遍布中國幾十個城市,奔波成了生活的常態。有時候,我乘坐深夜的航班回到廣州,到家時已經是凌晨一二時﹔很多次,早上4時就要起床趕飛機,路上還要准備採訪提綱、協調採訪。在陌生的城市裡,一個人採訪、寫稿,孤獨感每每涌上心頭。

  採訪中,最困難的還是聯系採訪對象和說服對方接受採訪。常見的情況是,記者打了幾十個電話,發了上百條微信,依然沒有拿到最關鍵的採訪。怎麼辦?隻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再試一次。對記者來說,被拒絕是家常便飯。另一個挑戰是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知識積累。要寫出專業而深度的稿件,就必須充分理解相關知識。年輕記者剛進入新聞行業不久,還沒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所以每次採訪前都得大量閱讀資料,彌補知識欠缺。在北京專訪閻學通老師之前,我一整個晚上都在閱讀他的論文,學習國際關系方面的理論﹔在安徽太湖採訪“精准扶貧”政策時,我連夜把當地扶貧辦網站上的所有資料都讀了一遍,既熟悉了政策,又從中找出了第二天採訪的重點問題。

  突破採訪有多艱難,完成報道就有多喜悅。當凝結了汗水與辛勞的文章印刷出版,當從採訪中了解到不同個體的人生故事,當遠隔千裡的讀者發來郵件表達敬意,所有的付出便都得到了回報。其實,我的經歷並不獨特。我身邊的記者同行與我一樣,默默承受著做一名記者的奔波與艱辛。記者職業路途艱辛,但我並不孤單。在南風窗,我身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們一起奔波磨練,一起為能寫出一篇好的報道“痛並快樂”著。

  做好廣州舞台的“燈光師”

  作為一名網絡編輯,我覺得自己像一名舞台幕后的燈光師。雖然從未站在幕前,但每當掌聲響起的時候,我便覺得這也是對一名網絡編輯在職業生涯中所付出的努力的獎賞。

  路上奔波採訪,車上忙碌寫稿是記者的日常,而網絡編輯的日常,雖不像記者那樣身處第一現場,卻同樣是處於“沒有硝煙的戰場”。可以想象這樣的畫面:雙眼緊盯著電腦屏幕,顫抖的手指猛地操縱鼠標點擊“發布”按鈕,屏幕上顯示“稿件發布成功”。此時看看別的媒體,心想:很好,比他們快了30秒。摸摸全是汗水的手心,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入職兩年多來,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名還在學習中的舞台燈光師,不斷摸索著聚光燈應該在什麼時候打在哪些位置。雖然從未站在幕前,但每當掌聲響起的時候,我便覺得這也是對我的一種肯定,對我在職業生涯中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種獎賞。而廣州日報大洋網就是那個讓我一直發光發熱的舞台。

  2018年大年初一,堅守在編輯崗位上與前方記者聯動完成跨年直播,記錄辭舊迎新的精彩瞬間﹔全國兩會期間,近乎大半個月的連續運轉,策劃政府工作報告動畫視頻、“兩會·漫新聞”、H5等新穎獨特的新媒體產品﹔超強台風“山竹”來襲之時,滾動發布台風實時動態、交通動態,與讀者一同面對這場“台風大考”……

  在這些重要的時刻,我不願缺席。爭分奪秒、搶佔第一時間發布,絞盡腦汁策劃“流量爆品”……從編輯文字到綜合運用音頻、圖片、視頻等元素,我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下不斷求“變”:呈現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傳播手段變得更加靈活,但不變的是保持著那份對所生產的內容負責的使命感。

  我常對自己說,“堅持自己熱愛的事情,我們才能更慢地老去”。回望初心,我一直用自己手中的聚光燈聚焦時代正能量,傳播好廣州故事。一步一腳印,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必將繼續做好廣州舞台的“燈光師”,助力廣州故事越唱越響!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