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9期

智媒視覺化轉向 媒體人依舊守望麥田

楊越
2018年11月20日13:5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一、引言

1818年1月,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出版了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小說主人公弗蘭肯斯坦是熱衷探求生命起源的生物學家,試圖征服死亡,創造了一個“科學怪人”,怪物本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最后卻發展為一個社會秩序的破壞者。如今,我們的生活中涌現出了大量如書中的維克托·弗蘭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那樣年輕有為的科學家,更涌現出了許多由人類所創造的“科學怪物”,也就是當前備受追捧的人工智能、新聞機器人和大數據。智媒時代,新媒介技術如機器人寫作提高了新聞生產效率,節省成本﹔可視化的新聞呈現方式賦予內容視覺美感、用戶體驗度的提升,但媒介技術運作涉及內嵌偏好和社會屬性,對個體和社會帶來的碎片記憶、物化、泛娛樂化的影響。

二、文獻綜述

新聞生產環節,傳感器技術應用到數據新聞採集環節,同時賦予用戶“參與,互動”的新聞生產理念﹝1﹞。機器人寫作輔助新聞報道提升效率﹝2﹞。 國內新聞機器人有騰訊的Dream writer, 新華社的快筆小新,第一財經的DT稿王,今日頭條的Xiaomingbot,國外美聯社的Word Smith, 紐約時報的的Bloosmbot,華盛頓郵報的Heliograf。機器人寫作不僅提升的寫作效率,而且可連通多平台,實現資源整合與媒介融合。常江教授從新聞敘事邏輯的可視化角度出發出發,通過話語分析總結出新聞呈現出蒙太奇、可視化和虛擬現實的演進過程,並將這三種方式歸結為“技術、觀念與話語”﹝3﹞。智能化媒體的應用體現在大數據資源、算法技術、個人應用場景成為媒體內容生產、內容分發、用戶體驗的驅動力﹝4﹞。新的媒介技術打破傳媒業固有邊界, 並重塑傳媒業的生態﹝5﹞。

三、數據驅動: 新聞產品可視化呈現與精准化推送

比特是信息的最小單位,以0和1的形式存在,一串的比特代表數字信息﹝6﹞。數字化技術使得海量信息的存儲成為可能,新聞生產者利用大數據,基於用戶的視覺偏好, 呈現可視化的內容生產方式, 目前應用的領域有數據新聞,未來將與VR,AR,可穿戴設備的技術結合。虛擬現實背后的構想是通過眼睛接收到真實情境中才能接受到的信息,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新聞產品需要引發流量,描繪用戶畫像、定位受眾可極大提升效率, 個性化推送分析用戶行為特征和關系,挖掘用戶潛在需求,通過算法聚合信息,生成符合其需求的潛在內容,實現產品內容的精准分發和個性化分發,數據貫穿了新聞產品的採集、生產、分發和反饋/衍生的環節。然而正如尼葛洛龐蒂擔心數字技術是否會像特洛伊木馬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許多學者質疑基於算法的推送所帶來的“信息繭房”“回聲室”“過濾機制”等負面效應,呼吁新聞報道的“人文關懷”。

四、隱憂:智能化媒體

1.線性記憶被碎片記憶取代

在工業時期,工人標准化工廠作業、商人商業交易嚴格遵循線性生物時間。而在網絡時期,時間不斷被壓縮,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順序被模糊、逆轉﹝7﹞。在海量的資源、信息面前,受眾的注意力式微。信息的更迭速度使得新聞報道支離破碎,真相如同黑澤明執導的電影《羅生門》,永遠扑朔迷離,彼此矛盾,進而銷聲匿跡。或許在數字媒體時代,歷史學家在“發生了什麼事”上無法達成共識。章瑩穎遇害案、紅黃藍幼兒園虐童案、尋找湯蘭蘭事件背后的事實真相是什麼? 隨著熱點的消退,或許大部分人早已不再關注,媒體自然也不再關注背后的真相。事實缺失、信息迭代、閱聽人對特定事實的偏好主導致媒體公信力下降, 形成割裂的輿論場。比如美國大選時期, 美國民眾不再相信政治正確,體現出對精英群體的反叛,情感蒙蔽對事實的判斷。現在的媒介產品Snapchat,承載著24小時的記憶與內容, 閱后便會自動消失,再無法找到,事件背景的短暫與無序將人們的記憶不斷抽離。在新聞敘事上,時間和事件被海量的信息孤立、隔離開來, 媒體與群體注意力雙向失焦。媒介技術促進了知識分享與傳播,打破專家迷思﹔另一方面, 海量信息的更迭速度會導致歷史和身份認同的遺失, 碎片化記憶無法構成對真實的圖像。

2.媒介技術隱喻權力與話語,技術並不中立

亞裡士多德曾說過“人是政治的動物”, 因為他生活在社會之中,服從於一定的社會制度,媒介為人利用為政治服務。海德格爾提出工具性是技術的基本特征,技術不僅是實現目的的手段,是關於真實的揭示﹝8﹞。蘭登·溫納從技術自主性角度出發否認技術的中立性,當技術應用到生活中,為實現目的,技術會否定甚至摧毀阻礙目的實現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技術可以自我延續和自我生產﹝9﹞。Hjarvard 認為技術不足以描述媒介,媒介運作的方式還涉及審美習慣、嵌入的制度和法規﹝10﹞。媒介技術不僅是一種工具,新的媒介技術對社會有塑型作用,每種技術都服務於特定目的和群體,或者為某種權力服務。因此,人使用技術目的需要被納入考慮。扎克伯格在用戶信息泄露后接受媒體採訪稱Facebook只是互聯網技術公司,而非媒體公司﹔無獨有偶,張一鳴在媒體面前也反復重申今日頭條不是媒體公司,而是一家技術公司。兩者的出發點都是技術中立性,而技術負載了價值,不僅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屬性,是人價值觀的體現。科技公司依據算法聚合、分發內容背后也是人的邏輯、價值觀和目的體現。組織機構媒介化是未來智能化媒體發展帶來的趨勢,科技公司的媒體屬性凸顯, 其有正確引導公共輿論的社會責任。

3.泛娛樂環境下人的物化

法蘭克福學派對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進行總體的哲學批判和社會學批判,深刻揭示了現代人的異化和社會結構的物化,代表人物馬爾庫塞試圖建立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愛欲協一致的新的烏托邦。馬爾庫塞把人放置到社會環境中考察, 認為現代工業社會技術進步為人提供的自由條件越多,給人的種種強制也就越多,這種社會造就了隻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生活,沒有創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單面人。或許放到千人千面的互聯網時代單向度的人已不適用, 但馬爾庫塞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考角度﹔當下媒介技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技術的使用成為理所當然,人們過度依賴某種特定媒介而進入其設定的情景, 由媒介技術打造場景化生存未必不是對個體的壓抑和物化。麥克盧漢認為如果一個社會依賴於某種稀缺商品,這些商品就構成它的制約,如同大都市對新聞界的依賴一樣,對形成我們社會生活的每一種主要產品,我們都付出很大代價﹝11﹞。

從個人層面上看, Rainie 和 Wellman (2014) 認為數字媒介對社會運行系統和網絡個人主義提供了基礎。“去中心化”的網絡傳播結構打破傳統信息流動方式,集體狂歡、群體無意識行為、不確定性給互聯網環境監管造成困難。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將有劃分為“自在的有”和“自為的有”,自在的有就是混沌荒謬的無,自為的有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意識才是“自我”。世界則為“我的世界”﹝13﹞。泛娛樂化背后反映了個體內心的焦慮感, 這種焦慮感與媒介所呈現的社會圖景不無關系。不同媒介環境中個體扮演者不同的角色,知識類媒體平台渲染知識恐懼﹔即使知識迭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有許多新名詞、新趨勢或許只是舊瓶裝新酒,人們擔憂被未來世界所拋棄﹔社交媒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比較平台,好像全世界都在做有趣的事情,在濾鏡的微光中,朋友圈給我們存在主義的焦慮﹔新聞網站在一定程度上扮演恐懼渲染的角色,為了吸引受眾注意力,特定社會事件被放大,危機事件報道與標題成反比。娛樂內容產品是人們逃離現實的手段, 以人為中心,注重人的個性和自由似乎是合理化理由,媒介技術提供泛娛樂訊息成為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五、媒體人:麥田的守望者

未來的媒介形態在呈現形式上會層出不窮,而呈現內容的質量需要媒體人的把關。在進行算法新聞、可視化新聞的實踐中,媒體機構不局限於個性化、定制化推送,不被算法等媒介技術綁架。媒體人也應該判斷內容價值,規避假新聞、低俗信息內容分發,內容在多元化同時也應該提升質量。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困頓, 媒體人需要回歸守望,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接受的。借用唐·伊德的比喻,媒體人就像領航員一樣,當領航員置身大海中,船和大海都處於運動中,他必須測定方向,找到方向,確定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或許在智媒海洋中,媒體人如何在漂浮的大海中找到正確方向,是回歸守望最需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許向東,郭萌萌.智媒時代的新聞生產:自動化新聞的實踐與思考﹝J﹞.國際新聞界,2017,39(5):29-41.

﹝2﹞喻國明,蘭美娜,李瑋.智能化:未來傳播模式創新的核心邏輯——兼論“人工智能+媒體”的基本運作范式﹝J﹞.新聞與寫作,2017(3):41-45.

﹝3﹞常江.蒙太奇、可視化與虛擬現實:新聞生產的視覺邏輯變遷﹝J﹞.新聞大學,2017(1):55-61+148.

﹝4﹞宋建武,黃淼.媒體智能化應用:現狀、趨勢及路徑構建﹝J﹞.新聞與寫作,2018(4):5-10.

﹝5﹞彭蘭.未來傳媒生態:消失的邊界與重構的版圖﹝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39(1):8-14+29.

﹝6﹞(美)尼葛洛龐蒂.胡泳,范海燕譯.數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7﹞CASTELLS, MANUEL. (2004). Informationalism, Networks, and the Network Society: A Theoretical Blueprint. THE NETWORK SOCIETY. 10.4337/9781845421663.00010.

﹝8﹞MARTIN HEIDEGGER. (1977)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Garland Science (p.35). DOI: http://www.psyp.org/question_concerning_technology.pdf.

﹝9﹞Langdon Winner(1977) autonomous technology(p.56). ISBN 0-262-73049-9 (paperback).

﹝10﹞Hjarvard, S. (2016). 媒介邏輯和社會互動的媒介化. International Media Industry Review, 320.

﹝11﹞(加)麥克盧漢.理解媒介﹝M﹞.北京:譯林出版社,2011.

﹝12﹞READING Anne (2011), “Memory and Digital Media: Six Dynamics of the Globital Memory Field”, Motti Neiger, Oren Meyers, Eyal Zandberg (Ed.), On Media Memory: 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3﹞(法)讓-保爾·薩特(JeanPaul Sartre)著.存在與虛無﹝M﹞.北京:三聯書店,1987.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