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之聲特別報道《見証》:40人動情講述40年改革故事

李淼
2018年11月21日13:1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之聲特別報道《見証》: 40人動情講述40年改革故事

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推出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報道《見証》由中國方正出版社正式出版。而從10月1日起,這組廣受好評的報道迎來了第二輪播出,反響依舊強烈。

“節目剛剛推出8集時,出版社就主動‘找上門來’,這樣的情況對一檔電台節目來說並不常見,也充分說明了《見証》的內容過硬。”《見証》總策劃、中國之聲新聞節目中心副主任高岩不無驕傲地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

歷經半年多時間策劃,參與創作人員達40多人,視角之獨特引起業界關注,故事之耐聽廣受受眾好評,微信、短視頻在新媒體平台上屢屢刷屏——可以說,《見証》是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報道一次很成功的示范。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報道以“40年40人”為題的媒體並不少見,《見証》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選合適的人,

用親歷還原歷史重大轉折

2018年5月11日,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發表40周年紀念日,《見証》開篇即推出了對該文主要作者胡福明的專訪,第一期節目《胡福明:最好的文章是能在歷史上留下印記的文章》也是在這一天播出的。

《實踐》一文拉開了中國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序幕,是改革開放歷史上濃重的一筆。採訪中,胡福明的深情回憶既飽含對解放思想的認識,又融入了他對改革開放的思考,體現了一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時代情懷,一經播出就引發了聽眾、網友熱議。

高岩告訴記者,《見証》以此為開篇是經過精心策劃的,並且選擇對的人始終是《見証》的重中之重。 “《見証》跟一般意義上的‘40年40人’不一樣,就在於選題角度不同——我們不是要做人物報道,而是要展示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的進程,因此,重點是找到那個時間節點上合適的人,再通過人的視角還原改革開放歷史的重大轉折和突破。”

回望40年改革開放大潮,《見証》系列裡有思想解放的先聲,有農村改革的探索者,有特區建設的領路人,有教育、醫療進步的推動者……《見証》沒有忘記胡福明、嚴金昌、郭鳳蓮等率先“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先鋒,對《火車上的中國人》拍攝者王福春、大亞灣核電站首任中方廠長濮繼龍這樣的“非新聞人物”也格外偏愛。

《見証》系列的旁白解說郭靜,對王福春的攝影就有強烈的共鳴。“那個時代的綠皮車,那些火車上的中國人,那些旅途中生動的場景,很多我也是親歷者。”在郭靜看來,王福春用鏡頭記錄下了40年間列車上的人生百態,“這樣的‘普通人’在改革開放40年這樣的宏大主題中,是不可或缺的。”

同樣是《見証》挖掘出來的人物,濮繼龍也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採訪。“濮繼龍是我們挖掘出來的人物,解密式地還原了一些歷史細節,採訪相當精彩。”高岩坦言盡管找人的過程很漫長、篩選很痛苦,甚至“名單不停在變”,但也不斷有驚喜。

“《見証》就是希望通過這些真正的見証者、親歷者的視角,去還原改革開放歷史的本來面貌。回過頭來看,這40個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代表性,對他們的採訪形成了一部全面、真實反映改革開放40年的有價值的口述史。”高岩說。

講好故事,

為好聽耐聽反復打磨

作為一個主題式報道,《見証》難就難在,怎麼在理解歷史的基礎上把故事講得好聽、耐聽。這對於《見証》創作團隊來說是巨大挑戰,特別是主創中除了幾位策劃人、審稿人年紀稍長,一線記者通常隻有三十幾歲甚至更小,對於改革開放的歷史缺乏深刻認知。

為此,《見証》在策劃之初就找來了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等專家給記者們講課,為報道定“調子”——做好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宣傳報道,既要回顧40年來的改革實踐,抓住40年來中國巨大變化的主線,更要挖掘改革開放40年形成的偉大的時代精神﹔在選題操作過程中也不斷給記者提要求,達不到水准就打回去修改,反復打磨。

高岩坦言,《見証》絕大部分稿件都有返工。很多稿子停留在典型人物報道的層面,但《見証》的要求是既要還原歷史又不能限於個人觀察,要把其人其事放在改革開放的歷史篇章中去評價。既要講好人物故事,更要注重稿件的思想性。

記者們也著實下了一番苦功夫——

採訪胡福明,記者丁飛感到最大的挑戰在於,胡老的文章和故事已為人所熟悉。“在故事之余,我希望從個人與時代、一群知識分子和時代的角度去解讀他。也就是說,如何從今天回頭去看這篇文章的時代意義。”前前后后,定稿歷時8個月﹔文章的背后不僅僅是胡老一個人,而是《光明日報》總編輯楊西光、理論部主任馬沛文、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孫長江等一群人的選擇……這些是丁飛很想在稿件中加以呈現的,為此,她看了所有胡福明接受採訪的文章和超過100頁的背景資料,並和胡老反復確認了稿件中的事實和細節。

從初中開始就喜歡科幻小說的記者徐菁,是劉慈欣的忠實讀者,對於這個跟同事“交換”來的採訪機會,他格外珍惜並進行了充分准備,原本約好的個把小時的電話採訪被他“磨”成了3個多小時的面對面專訪。

《鄉戀》、《難忘今宵》、選秀評委、耿直……這些都是曾經出現在李谷一報道中的關鍵詞。然而,記者沈靜文到李谷一家中採訪卻發現她“很不一樣”,“穿著格子襯衫,家裡冷清,熟練地照顧著臥床的丈夫,聲音響亮,會哽咽會笑罵……我希望把這種真實印象傳遞給聽眾。”

讓沈靜文最受觸動的一刻,就是李谷一說:“我長了一個很抒情的樣子,但是我性格很剛強,寧可死我也不認輸。”這句話后來也被沈靜文用在了標題裡。

“李谷一在1979年年底錄制的歌曲《鄉戀》被稱為‘新時期中國大陸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她在時代轉折前對自己文藝理念的堅持,堪為文藝改革的標杆。”作為採訪者,沈靜文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展現她做決定的邏輯,從“改革者”而不僅僅是“藝術家”的角度重新認識她。

用高岩的話說,不是簡單地給見証者們貼上時代的標簽,靠“新時代的……”“新時期的……”之類的評價和沒有依據的溢美之詞去展現人物。“他們身上最可貴的是改革創新精神,要把人物的先進性、時代性通過他們的思想和實踐反映出來。”

集團隊之力創新,

為主題報道增值

調查記者出身,作為一名主持人,郭靜坦言,“播”並非她的強項,但她的旁白卻成為這個系列的一大亮點,很多同行聽了覺得很新奇,紛紛打來電話跟她“切磋”《見証》在播音上的創新。

“前十期一直在不斷找感覺,第一期節目至少拿出了4個版本。”郭靜告訴記者,在播音過程中,她不斷感受到當年的見証者很多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在尋求突破和進步”,自己有了一種強烈的表達欲,想讓觀眾從“風輕雲淡”的講述中聽懂這些故事的“內在語”“言外之意”——就是改革開放的不容易,也因此形成了與以往主題報道所不同的突破。用郭靜的話說,就是每期節目,不論是對歷史的追憶,還是立足當下的評點,始終保持站在今天、回望昨天的情緒中。“既有基於個人理解賦予追憶歷史事實時的代入感,又有相隔時空立足當下的思考,形成了一種若即若離,沉浸歷史又能跳脫到現實的新的觀察視角和語態。”

而這樣的“增值”效果正是策劃人高岩所期待的。在高岩看來,調查記者出身的郭靜在業務上很執著,對於選題也有自己的思考,符合《見証》對作品思想性的要求。“郭靜通過深刻理解選題背后的思想性,在播音環節對稿件提出了很多中肯建議,實現了對作品的再創作。”

事實上,這樣大膽的探索和創新在《見証》中還有很多,比如明確細化的專業化分工。高岩介紹,40余人的創作團隊中包括主策劃、審稿人、記者、視頻拍攝、新媒體編輯、主持人,甚至是音響師、錄音師,以保証節目制作在各個環節上盡可能達到最高水准。

“正因為團隊作戰、專業化分工,《見証》系列不會停留在個人視角,而是成為一個團隊作品,可以避免主題報道因個人的業務、年齡、視野不同而造成的局限性。”這也是高岩通過此次報道所總結出的經驗。

此外,《見証》十分注重新媒體傳播。在高岩看來,主題報道做得好不好,傳播力和影響力是關鍵,因此,《見証》在策劃階段就考慮到了針對不同渠道進行不同形態產品的傳播——除了傳統的廣播節目,還在微信上發布圖、文、視頻綜合的專題報道,在微博上主打短視頻。

高岩特別強調,短視頻不是人物專題片,也不是廣播作品的視頻版,“短視頻最多3—5分鐘,要剪出報道中最有新聞性、最具沖擊力的片段進行傳播”。

事實証明,這樣具有新媒體思維的產品也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見証》系列平均每期的視頻點擊量都在1萬+,最高的一條達到了60萬。

《見証》系列報道

1.胡福明:最好的文章是能在歷史上留下印記的文章

2.嚴金昌:小崗村為何進行了“二次土改”?

3.郭鳳蓮:從“農業學大寨”到“大寨學全國人民”

4.溫元凱:我的建議,鄧小平隻拿掉了四個字

5.章華妹:第一張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的誕生

6.年廣九:因為賣瓜子被鄧小平提到三次

7.龍永圖:中國開放,美國一點都沒吃虧

8.梁廣大:鄧小平用七個字回應了社會對特區的非議

9.趙啟正:擦亮一顆東方明珠

10.劉向東:外國游客來曾在走廊搭床,賺外匯從建合資飯店開始

11.濮繼龍:一分錢沒有,大亞灣核電站是怎麼建成的?

12.柳傳志:挺過了很多不安全的時刻

13.丁磊:馬化騰、雷軍曾經都是我“網友”,那時每天隻能上網3分鐘

14.吳協恩:“天下第一村”要夸不倒、嚇不倒、難不倒

15.華生:雙軌制是中國人的一個偉大創造

16.李谷一:我長了個很抒情的樣子,但是我很剛強

17.蘇明娟:我個人的一小步是中國教育事業的一大步

18.俞敏洪: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奮斗過

19.王利明:中國民事立法40年走過了西方國家數百年的道路

20.王燦發:中國的環境法還要保護全球的環境

21.趙季平:《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是叛逆式的橫空出世

22.馮侖:大時代裡的“風馬牛”

23曾光:抗擊非典,上這麼一堂公共衛生課就能畢業嗎?

24.劉向陽:不希望災難來臨,但它真來了,我的職責就是救人

25.胡楚生:有胸懷有擔當才是貿易大國

26.郎朗:那張專輯在德國竟然非常神奇地賣了15萬張

27.胡小燕:作為首批農民工人大代表,曾一天收到2000多封郵件

28.王江雲:中消協曾經很支持王海

29.劉慈欣:沒有一個科幻作家預言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30.朱清時:南科大的進與退

31.楊利偉:我那時是開著“拖拉機”上天,現在都是“小轎車”了

32.程不時:大飛機,造與買的邏輯

33.蘇權科:港珠澳大橋背后的40年中國橋梁史

34.張青鬆: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

35.王福春:“火車上的中國人”給鐵路留下一部歷史

36.劉永好:民營企業有希望

37.樊建川:特別特別熱愛改革開放,給了民間博物館更多可能

38.賈樟柯:它是我的時代,一直在吸引我

39.楊揚:競技體育不再是衡量國家體育發展的唯一標准

40.劉麗英:辦案就是要辦成“板上釘釘帶拐彎”的鐵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