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明星大偵探4》:再掀推理風

2018年12月05日15:5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明星大偵探4》:再掀推理風

  第三期《神秘來電》開啟跨時空探案。芒果TV 供圖

  縱觀近兩年的國內綜藝,“綜N代”仍舊佔據著半壁江山。從最初的“新穎獨特”到后來的“創新不再”,許多“綜N代”逃脫不了高開低走的“魔咒”。而在這其中,芒果TV推出的《明星大偵探》算是一個“異類”:從第一季到最近的第四季,其豆瓣評分穩穩保持在9分以上,交出的成績可謂十分亮眼。

  提到保持節目“長青”的秘訣,節目總導演何忱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十分謙虛:“其實說秘訣也算不上,可能與節目的性質有關。作為一檔劇情類綜藝,每一期聚焦的主題都不一樣,這可能也使觀眾保持了新鮮感。”

  打磨劇本,“分秒必爭”

  近兩年,隨著《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的熱映以及《心理罪》《法醫秦明》《白夜追凶》等一眾高口碑網劇的火爆,推理懸疑類作品逐漸突破了小眾圈層,開始生根發芽。而在綜藝領域,以劇情推理作為支撐的《明星大偵探》也引發了眾多關注。談及節目制作的初衷,出身警察世家的何忱首先提到了興趣二字,“市場空白是一方面原因,最重要的還是制作團隊對推理這個題材有興趣。”

  從字面意義上講,“推理”側重的是玩家參與的過程。落實到節目中,考驗的便是節目制作的功底,每一個環節是否環環相扣,証據鏈條是否完整,鋪墊是否得當,甚至人物設置是否合理,都要求節目組必須創造一個讓嘉賓和觀眾信服的劇本。從往期節目來看,《恐怖童謠》《酒店驚魂》《甄漂亮整形醫院》等篇章都讓觀眾大呼過癮。發展到第四季,《明星大偵探》的劇情再度升級。

  與上一季相似的是,《明星大偵探4》依然採用上集鋪墊劇情與小案件熱身,下集全線升級的模式。近期播出的第五期《天堂公寓》裡,5位各懷鬼胎的租客形成了作案閉環,作案手法設計者、實行者不一,劇情像復雜的數學公式,龐大甚至堪比電影的劇情架構,支撐起了觀眾對於探尋案件細節以及真相的興趣。

  當然,對於節目組來說,要保持每一期劇情高品質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從前期的選題確定到情節填充,再到后期的劇本生成,整個過程是辯論與推翻的過程,對導演組來講很痛苦。”何忱介紹道,與其他節目有所不同,《明星大偵探》的導演大多兼職節目編劇,分小組交叉進行選題創作,一個選題完全落實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為了保証劇本的完整,反復推演、修改是常態,節目組往往會在錄制前一天請部分高能玩家前來試玩,有時候出現問題可能要連夜修改,何忱戲稱導演組的工作日常是“分秒必爭”——每分每秒都在爭吵。

  場景走心,組合“新鮮”

  除了傳統的棚內搭景,《明星大偵探4》更是採用了要求更高的實景拍攝。在首期節目《逃出無名島》中,節目組在孤島這個情境中選取了一個“廢墟”,為觀眾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場景。何忱表示,從故事生成到場景的選取再到搭建,整個過程花費了3個月。

  除卻劇本、場景、道具等元素之外,人物的選取同樣至關重要。何忱坦言:“《明星大偵探》其實是一個對嘉賓要求非常高的綜藝,劇本給到你手上怎麼去玩,在現場導演是沒有辦法給你提示的。”而在嘉賓的選取上,節目組同樣力求帶給觀眾更多的新鮮感,“比起6個人不變的組合方式,新鮮血液的加入同樣會給節目帶來新亮點。”

  第四季節目在嘉賓的設置上,選擇加入素人助理的角色。用何忱的話說,加入素人助理其實就是加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增加觀眾的代入感,繼而降低一部分觀眾的收看門檻。同樣,為了更好地普及相關法律知識以及常識,節目組還在本季節目中加入了專家建議,這些專家來自各行各業,有推理小說家、律師、心理學家等,增加了節目的科學性。

  緊跟熱點,寓教於樂

  《明星大偵探》每一季都收獲好評,節目組承受的壓力反而越來越大。從第一季到第四季,何忱將這個過程比喻為做數學題,“第一季可能我們只是在做初中數學,發展到第四季,這個難度形同於大學數學。如何去平衡這個難度,可能是這個節目后續最大的挑戰。”

  第四季節目提出了一個口號:“偵心不改。”對於這個口號,何忱解釋說,“偵”代表著對萬事萬物的好奇,“我們希望來的玩家依然有好奇心,我們在做節目的過程中有好奇心,觀眾也跟我們一樣保持一顆對案件、對真相,包括對一些社會現象的好奇心。”

  與節目堅持高標准的制作相應的是,《明星大偵探》同樣延續了前幾季中對現實社會問題的關注以及正向價值觀的傳遞。例如第一季《請回答1998》中關注的家庭暴力,第三季《酒店驚魂》中聚焦的校園暴力、《無憂客棧》中提到的微笑抑郁症,以及第四季開篇《逃出無名島》中對網絡暴力與“鍵盤俠”的批判、《NZND回到未紅時》中對偶像應該如何引導粉絲的反思,都是基於社會熱點引導觀眾進行反思。

  同時,為了更好地寓教於樂,節目在片尾設置了“偵探能量站”環節。借玩家之口在提出問題、表達節目組觀點的同時,也從玩家自身出發給公眾提供建議,杜絕刻板說教的弊端。何忱表示:“雖然這是一個綜藝節目,但是我們也可以針對一些社會現象,傳達一些我們想傳達的正確價值觀,這也是我們在這4季節目中一直堅持的方向。”(記者 楊雯 實習生 王鑫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