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第一張都市報《華西都市報》:紙端到智端破繭重生

杜一娜
2018年12月07日13:0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第一張都市報《華西都市報》紙端到智端破繭重生

11月22日,封面傳媒在北京發布了2019年戰略,將以“視頻傳播、數據驅動、社群營銷”為戰略目標,努力將自己打造成一家互聯網科技傳媒企業。

從傳統紙質媒體《華西都市報》裂變而生的封面傳媒在媒體融合路上快速行進。而回望封面傳媒的母體華西都市報社,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記錄歷史,也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中書寫自己。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新報種——都市報,在中國報業發展史上風起雲涌,其自身的變革與創新也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報業發展軌跡中的一條重要曲線。

西南黑馬 領軍全國

故事要從1993年說起。那一年,中國報業經濟出現了劃時代的變化,全國出現了8家廣告收入上億元的報紙,除《海南日報》外,全都是城市報紙。《四川日報》的廣告收入也被同區域的《成都晚報》超過。1993年12月8日,四川日報社黨委召開黨組會,做出要辦一張城市晚報的決定,由時任四川日報社副總編輯席文舉負責。

“當時,全國報紙辦晚報的形勢已經走過10年的歷史。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張紅火的晚報,不要說去爭奪他們的市場,就連晚報這個名字都不會讓你取。”席文舉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回憶當年的情形,仍然印象深刻。

“那時候,我天天都在考慮,要辦一張什麼樣的報紙?我想起了自己上數學課時的思維方法。要創造新的解題方法,需要有新的思路。其中一個思路就是演繹法,從已知推未知。”學數學專業的席文舉的推算是這樣的:第一步,都市報從哪裡賺錢?1993年8張億元大報經驗告訴他,錢從廣告中來。第二步,廣告來自哪裡?現實情況表明:房地產、日用品、商貿三大新崛起的市場熱門廣告,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是城市的市民。第三步,既然市民是廣告受眾,報紙的讀者必須是城市的廣大市民。於是,席文舉總結得出結論:辦一張“市民生活報”。

“《華西都市報》的讀者定位是廣大市民,市民最關心最感興趣的是他們的生活,所以《華西都市報》就把報道的內容對准市民的生活。我將其總結為‘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同時,我提出要辦報與辦事相結合,當群眾出現困難時,《華西都市報》的記者就要出現在群眾面前。”席文舉說。

演繹法推導出都市報“市民生活報”的定位,歸納法將《華西都市報》的讀者群鎖定城市市民。由《華西都市報》開始,中國報紙市場有了一個新品種——都市報。

2012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的《21世紀全球記者》一書,將《華西都市報》及其開創的“都市報”概念首次寫入國際學術專著。

光榮歲月 鼎盛發展

2018年10月19日,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華西都市報社社長、封面傳媒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鵬與華西都市報社常務副總編輯趙曉夢一起翻開了一本冊子,冊子的封面上赫然印著4個遒勁的字——黑馬雄風。這不是一本武俠小說,卻比武俠小說更讓他們兩人興奮。這是《華西都市報》創刊3周年的紀念冊。

一幅幅照片仿佛就在昨日。

其中一張照片上,一名下崗女工正在作報告。她叫劉素雲,是《華西都市報》創辦之初的發行“明星”。據稱,她的成功來自她的勤奮、熱心、吃苦耐勞,更重要的是,她用《華西都市報》創辦的“敲門發行學”成為賣報紙最多的發行員。

趙曉夢大學還沒有畢業,就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華西都市報社工作。之后,他與《華西都市報》一起成長,也見証了這匹黑馬的一馬當先。他說,“敲門發行學”像一個神話,影響了《華西都市報》,還給全國的都市報發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1995年至1996年,《華西都市報》的發行量以每月1萬份的速度增長,當時就被認為是中國報業史上發行增長最快的報紙。1997年,該報又以每月2萬—3萬份的速度增長。到1997年10月,其總發行量飆升至50多萬份,成為西部地區發行量最大的綜合性日報。

對於中國報業而言,從1998年開始進入了另一個“黃金十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緒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這10年間,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恩格爾系數的降低和民眾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外在積極因素,以及后期信息匱乏后的慣性需求反彈、與廣電媒體的差異化競爭、網絡媒體剛起步等有利的媒體行業格局,都給中國報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當年,在四川日報社樓下批發購買《華西都市報》的報商都是凌晨4點開始排隊,一開門就蜂擁而上,搶著買報紙。”李鵬說,這種情形延續了10多年,用當下時髦的話說,成為一種“現象級”。

讀者們像當年追著聽廣播的評書連播一樣,追著《華西都市報》的《新聞追蹤》與《特別報道》爭相購買報紙。

《華西都市報》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輩”迅速在兩三年內聲名鵲起。1995年1月1日以230萬元投資創辦的《華西都市報》,從第10個月起開始盈利,之后年利潤以每年1000萬元的速度增長,9年以后每年1億多元利潤。《華西都市報》成為神話,也是代表中國報業“黃金十年”的一個神話。

報業寒冬 轉型智媒

在中國報業發展的鼎盛時期,一個叫做互聯網的新生事物開始蓬勃生長。2005年,有遠見的報業人士預見到了“報業寒冬”,在之后的10多年裡,不少都市報讀者流失,訂閱量下降、廣告增幅下降。

2013年,《華西都市報》的廣告額雖然達到10億元,站到了“10億元俱樂部”的行列,不過,令人窒息的危機也始於這一年。這一年《華西都市報》的利潤繼續下降,降幅達20%以上。

李鵬說,這時候自己有些坐不住了。尤其是2014年依然是以20%的降幅下滑,大家都意識到了危機已經來臨。“最開始,我們的努力也是基於傳統意義上的改變,比如內容、版式、新興廣告市場等。不過,最后在抉擇做一個網站還是一個客戶端時,我們最終選擇了客戶端。”

2014年,華西都市報社成立封面傳媒公司。2015年5月4日,封面新聞客戶端上線。“等死,也是死。找死,也許死得明白些。”李鵬調侃地說起當時面臨移動互聯網沖擊時的心態。

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華西都市報社逐漸從傳統的一張紙轉向了一個“端”。“我們的轉型歷程,其實是與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軌跡相伴相生的。”李鵬說,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認識到傳統媒體轉型必須進行徹底的、顛覆性的變革。尤其在媒體融合上,從2014年簡單的“互聯網+”,到2017年的人工智能,再到2018年的平台化,華西都市報社實現了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徹底的“相融”,紙端與指端徹底“相融”。《華西都市報》紙質版,如今是作為全產業鏈中一個環節、一種傳播形態而存在。

現年58歲的華西都市報社首席記者杜恩湖在《華西都市報》轉型封面傳媒的過程中態度非常積極。“新媒體的到來,讓我感覺到自己重新開始做一名記者。”杜恩湖說,他每天寫2—3篇新聞,優先發表在封面傳媒的新媒體上。他學會了拍視頻,也在學習剪輯,根據新聞報道的需要還會當出鏡記者。

從一紙風行的紙媒體,到一端在手的“智媒體”,這個歷程,對於華西都市報社來說,是解放思想、勇於進取、破繭重生的蛻變,也是中國報業在轉折期尋求持續發展的一個縮影。

(責編:趙光霞、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