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11期

《南方人物周刊》(2008—2018)版式設計演變趨勢簡析

伍靜 樊嘉政
2018年12月18日14:26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版式設計與視覺傳達是新聞類雜志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承擔著第一時間吸引讀者注意力、引導讀者准確高效舒適地接收信息的重要功能。《南方人物周刊》在創刊伊始,就把“好看”的版式與高質量的報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受國內外設計界極簡主義等思潮的影響,同時為了適應新時代快節奏、碎片化的讀者閱讀習慣與審美方式的改變,近十年來,《南方人物周刊》在版式設計上不斷探索、革新:由喧嘩到寧靜、由絢麗歸於素淡、由“霸佔”利用版面一切空間到注重受眾實際閱讀體驗……歸根結底,易讀性成為統領其版面變化的首要原則。

【關鍵詞】《南方人物周刊》﹔版式設計﹔極簡主義﹔易讀性

近年來,互聯網、電腦、智能終端技術的不斷發展,給傳統紙媒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相比日報,新聞類雜志定位精准,以深度見長,還具有觀賞性、收藏性強的特點,在移動新媒體時代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新聞類雜志在誕生之初就有區別於報紙等其他媒介的美學語言。在國內外設計界極簡主義思潮的影響下,為順應新時代快節奏、碎片化的讀者閱讀習慣與審美方式的改變,在注重內容創新的同時,新聞類雜志也在不斷探索新的版式設計與視覺傳達方式。

創刊於2004年6月18日的《南方人物周刊》(以下簡稱《南人》),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的《南方周末》出品的一份面向高端主流人群的周刊,也是我國第一家“真正意義的新聞人物周刊”。①依托《南方周末》在國內外新聞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南人》很快在中國新聞類雜志市場佔領一席之地。發展至今,《南人》已成為國內人物雜志和新聞類雜志的標杆之一。作為一個優秀的紙媒產品,版式設計與視覺傳達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承擔著吸引讀者第一目光、引導讀者高效率地接收信息的重要功能。《南人》在創刊伊始,就把“好看”即“外在形式感的美學要求和內在圖片與設計的選擇”[1]作為刊物的重要定位。創刊14年來,該雜志封面與內容排版在視覺的整合與設計上不斷地探索、發展,有了極大的提高,曾多次獲得平面設計獎項。②

筆者通過查閱龍源期刊網(www.qikan.com)《南人》近十年(2008—2018)所有雜志原貌版,對其版式設計的演變規律作了一番梳理:從一度色彩鮮艷的字體、花哨零散的配圖、變動不居的版面元素搭配,到如今扁平化的字體和線條、冷色調的人物封面、有意識的留白、相對穩定的視覺識別系統……折射出近十年來新聞類雜志版式由喧嘩至寧靜、由絢麗歸於素淡、由“霸佔”版面一切空間到注重讀者實際閱讀體驗的發展史。

雜志專家一般認為,出版物每隔5到6年就有必要改版一次。《南人》近十年來先后經歷過大小多次改版,視覺總監更換過5次,先后由普兒(2008—2009)、梁偉鋒(2009—2011)、陳南豪(2011)、古碧如(2011—2013)、舒格(2013至今)等人擔任。

下面筆者從封面和內頁兩個方面對《南人》的版式演變進行回溯和梳理。

一、《南方人物周刊》封面設計的演變

封面是雜志生死攸關的寸金之地。

早期(2004—2007)的《南人》搭上了紙媒黃金時代的末班車,字體、色彩搭配和整體構圖往往以刻意制造夸張的視覺沖擊為目的,沒有一套成熟穩定的方案。在這樣的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早期的《南人》封面設計呈現出色彩濃重、構圖夸張的傾向。

《南人》在封面人物圖片選取時,主要會選擇富有沖擊力、代表性的照片,以便讀者能很快判斷出圖片中透露的人物性格。該刊的封面人物選材大致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為人物紀實攝影,由雜志社內資深攝影記者拍攝。記者們憑借自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與把握,通過對人物動作、表情的設計,使照片能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長期為《南人》拍攝封面照片的“首席攝影”姜曉明被譽為“任何一家市場化媒體都渴望得到的攝影師”③,《南人》的封面照片因為他的專業拍攝而增色不少。

第二種為歷史人物舊照或畫像。在歷史封面人物的素材選擇上,《南人》傾向於選擇近現代歷史人物,尤其是民國時期的人物。通過對歷史人物畫像的藝術處理,可以呈現出一種抽離的藝術感、時空感,突出強化主題。

第三種則是技術合成的照片,即利用數字技術將飽含寓意的圖片進行二次創作、合成,通過含蓄的表達來體現深層的意蘊。

(一)2008—2011年:去繁存簡、高識別度

2008年前后,以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在中國市場逐漸普及開來,集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多元素於一身的移動新媒體開始蓬勃發展。移動新媒體以其特有的及時性、便捷性、互動性,不斷制造新的讀者,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傳統紙媒讀者的閱讀習慣與審美趣味。面對潮流的更迭,新聞類雜志需要通過強化品牌識別度、增加讀者黏性來維持自身生存。在這樣的背景下,《南人》作出了第一次重大改版。

從刊名logo來看,從2008年第12期起,《南人》棄用了logo欄的紅色鋪底,變為典雅、簡潔的白底黑字﹔其次,“南方”商標被換成灰底白字的印章樣式且字體比例被縮小,存在感再度降低,“周刊”二字比例稍有增大,透露出雜志渴望跳脫《南方周末》的巨人肩膀,淡化母品牌影響,步入品牌獨立發展的階段﹔再次,原本圖片欄的紅色外框被擴展為整個封面的范圍。2009年第31期(見圖1),《南人》將封面構圖的比例拉長,以出血圖的形式撐滿整個封面,使封面更具沖擊力。顯而易見,《南人》在封面設計上借用了美國《時代》周刊的紅色邊框的封面模板,品牌識別度得到一次重大升級,並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在圖片選取方面,《南人》單個人物特寫照片的使用比重增多,在標題字體方面,《南人》減少了厚重的粗體字的使用。老版封面標題常用厚重的粗體字配以夸張的顏色,往往在畫面構圖中降低了平衡度,影響了讀者的視覺感受。而改版后的標題字體降低了粗度,並減少了襯線體的使用,增強了現代感,同時與logo部分的刊名字體更加協調,並增加了留白,使得整體構圖更為干淨、簡潔、平衡,更具現代風,視覺感受上更為舒適。

(二)2011年至今:簡潔清淡、返璞歸真

如上文所述,自2008年重大改版開始,《南人》套用的《時代》周刊紅色外框封面設計模板已基本定型。2011年至今這一時期的封面設計演變則主要體現在字體配色及封面圖片等的極簡化。

在視覺傳達中,文字是最為關鍵的元素之一。一份雜志封面的字體風格往往決定著封面的整體表現力,字體與版面元素的配合決定了版面的整體協調感。《南人》的封面字體在這一階段呈扁平化趨勢,給整體的封面視覺效果也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之前的封面標題字體常用鮮艷的亮黃色與黑色搭配,字體粗厚,字號偏大,並時而配以陰影、勾邊、鋪底,營造夸張的視覺效果。一般來說,黃黑兩色搭配反差強烈、識別度高,有較強的警示作用,多用於交通設計中,但並非所有場合都適用。通常雜志封面對黃黑兩色的搭配使用較為審慎。從2011年第17期開始,《南人》封面字體的亮黃色被基本棄用,字體配色被減少為以紅黑白三色為主﹔標題和摘要的字號縮小,排版更緊湊,字體陰影被調淺,顯得更加扁平。

從整體上看,這一時期《南人》的封面版式變得更簡潔、更扁平,這也符合同時期開始流行的扁平化設計思潮。扁平化既是一種簡約的設計風格,也是一種設計理念,就是讓內容更直接地呈現,功能以更低成本完成。扁平化設計摒棄了立體、漸變、紋理、陰影等繁冗的裝飾效果,代之以扁平輕鬆的視覺表現,減少了認知障礙的產生。除了審美方面的考慮,對於刊物來說,扁平化設計同時也大大節省了版面的制作時間,這與《南人》作為一份新聞類周刊一貫所追求的時效性也是相符合的。

與此同時,《南人》的封面圖片也在悄然發生著“性冷淡化”的演變。“性冷淡”一詞在設計界可以被視為“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的一個花名,最初從時尚界產生,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它在顏色上以黑白灰等冷色調為主,形式上以盡可能的簡化為主,風格朴素而不奢華。設計簡潔、高冷文藝、禁欲主義等都是“性冷淡”設計的典型特征。[2]

從2013年第16期開始,封面刊名開始嘗試半透明的灰白色,半融入背景色,使雜志封面色調更為統一。自2014年第9期開始,封面紅色刊名的比重開始減少,半透明色的使用開始增加。封面圖片方面,這一時期的《南人》減少了飽和度較高的標准色的使用,偏好將照片調整為灰色等冷色調或黑白照片,配合色彩單調的封面字體,整體偏於暗淡,給人留下原始、沉穩的感覺,呈現出典雅高端的藝術氣質。畫面構圖的處理上,封面設計人員更多地用技術手段虛化甚至抹掉背景,突出“人物”,將更多的留白空間用來設計文字排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封面的信息傳達效率。

二、《南方人物周刊》內頁版式設計的演變

內頁版式設計的作用不容小覷,不僅能夠准確、有效率地傳達信息,體現編輯意圖,實現內容的主次劃分,給予讀者閱讀的方便,還能美化版面,增加讀者閱讀的興趣,延長讀者持續閱讀的耐力,為雜志構筑一個品牌形象。一份優秀的雜志是全方位的,除了要有精彩紛呈的內容,還需有搶眼、美觀的版式。

易讀性是版式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可稱為版式設計之本。尤其是新聞類雜志,最終目的是要將信息准確、有效率地傳達給讀者,所以易讀性是第一位的,藝術性、觀賞性要服從於准確、高效傳達信息的需要。在筆者看來,新聞類雜志的易讀性主要體現在:排版主次分明,令版面產生清晰的條理,有明確的視覺引導順序,讓讀者迅速明了先看哪裡再看哪裡﹔字體、顏色、圖片、分欄、間距、留白、線條、底紋等版面主要元素的配置,便於讀者准確、高效地接收信息,減輕讀者的閱讀負擔﹔形成穩定、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整體版面安排通過圖片與文字、長文與短文、嚴肅與輕鬆的交叉,形成張弛有度的節奏和韻律。

《南人》近十年內頁版式設計的演變可以大致分為2008—2013年和2013年至今兩個階段。

(一)2008—2013年:擁擠、粗獷

初學設計者容易在版面裡填充諸多元素,不留一點空隙,且傾向同時設計多個吸引眼球的亮點,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讓讀者不知道看哪兒好,增加了閱讀的負擔。人類眼睛的生理構造決定了人們不能同時把視線停留在兩處或兩處以上的地方,而有一種自然的流動習慣,即先看什麼,后看什麼,再看什麼。在我國,由於有過新聞紙緊張、版面有限(版面少、內容多、擴版不易)的歷史時期,使得“填鴨式排版”風格一度大行其道並影響至今。僅從經濟、節省紙張的角度考慮,對版面空間無所不用其極,這種傳統在《南人》創刊初、中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版式設計更注重於信息的堆砌,傾向於在有限的版面空間呈現更多的內容,忽視了讀者的視覺焦點和心理體驗。

以2008年第1、3期(見圖2、圖3)雜志為例,《南人》的版面佔有率高達95%,版心四周、文字與圖片之間的留白都較少,文字比較靠近邊框,使得整個版面看起來較為擁擠、壓迫,給人一種文字鋪天蓋地的感覺,既影響視覺美觀,也降低了易讀性。

分欄方面,此一時期的《南人》一般將版面中的文字縱向分為三欄或四欄,並使用粗細不一的線條進行分隔,便於讀者能夠以正確的方向或順序閱讀雜志﹔字體方面,小標題部分使用了略粗的黑體字,正文部分使用了較細的宋體字,正文字體字號較大,字距較大,字與字之間的留白較多,這種字體方案也是導致版面佔有率較高的原因之一﹔圖片使用方面,編輯傾向於將文字環繞圖片,並通過技術手段將圖片營造出“人物走出畫框”的效果,這種方式增強了圖片與文字的互動感,也有利於節省圖片佔據的版面,為文字部分騰出更多空間。

版式設計中,雜志文章內容的排列最忌平鋪直敘,應當有起伏、有節奏、有重點、有高潮,針對不同文章的主次優劣,將重點文章有計劃地分散排列,通過版式設計達到導讀的目的,使讀者在閱讀中張弛有度、循序漸進,達到讀長文而不累的效果。

《南人》早期的版式傾向將圖片與文字填塞得滿滿的,往往使讀者難以分清主次,不知從哪裡開始看起,還會令讀者產生視覺疲勞,無法將真正想要傳達的東西凸顯出來。

(二)2013年至今:舒朗、典雅

2013年第16期前后,在視覺總監舒格和古碧如的新舊交替之際,《南人》的版式作了重新設計,版面率有所降低,留白增多,版面顯得更有條理,視線引導更加自然,增強了易讀性,並營造出沉靜、高雅的氛圍。

以2013年第21期(見圖4)雜志為例,《南人》將版面率大大降低至60%左右。一般來說,版面率越高,版面越會給人熱鬧、活躍、緊湊的印象,但容易導致視覺疲勞﹔版面率越低,版面越會給人一種高級、穩重、素雅的感覺。在整體版面布局上,雜志採用了寬天頭、重心偏下的布局,即版面天頭部分的留白比例高於地腳。這一處理將視線向下引導,使版心內容集中於版面下部,這種重心的安排同中國傳統建筑和書畫在美學追求上是一致的,展現出天高地闊之氣,同時還有其實用性,便於讀者在天頭處加眉批。

分欄方面,這一時期,雜志主干文章大多採取兩欄或三欄排版(少許文章採取四欄),並使用五分之一欄留白,用於文字摘要或特殊效果設計,既使版面顯得舒朗、透氣,有呼吸感,也突出了摘要、重要引語等重要內容。

字體方面,《南人》的標題與正文字體與早期雜志相比有了重大改變:標題字號更大更粗﹔標題與正文之間的提要以淺灰色顯示﹔正文字號縮小,字體更纖細,字距更緊湊。這樣的處理保証了版面的空白率,使得版面文字部分疏密有致、虛實相間,版面整體清新透氣,大大提升了版面的層次感與節奏感。

留白方面,《南人》在這一時期非常有意識地運用留白,將留白設計明確規定在周刊版式語言中,如上文所述的頁眉與標題之間的“寬天頭”留白、標題與正文之間的留白、圖片與文字之間的留白、正文內部的五分之一欄留白或訂口處的側方留白,都保証了各版面之間的有機統一和不失靈活、生動的主題風格。此外,圖片從翻口處收窄,為翻口處騰出留白,以此形成了版面重心,有利於突出版面的視覺沖擊力。從藝術的角度看,“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留白版式增強了版面藝術的韻律之美,有助於版面的通透、輕快,給人一種高級感和令人身心平靜的感覺,起到了自然地區隔內容、引導視線的效果,進一步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舒適度。

視覺識別方面,此一時期,《南人》對《報道》《非虛構》等重點欄目設置了鮮明、易於識別的固定版式,並分別設置了黃、紅等主打色,這種版面要素的重復,給人整齊劃一、嚴謹有序的感覺,容易給讀者留下印象,也便於讀者迅速找到自己喜歡的欄目和內容。

三、結語:改版永遠在路上

就在筆者寫作本文之際,2018年第10期(見圖5、圖6)開始,《南人》在目錄版式上又作了調整,從過去(如2018年第8期)的一頁改為橫跨兩頁,從過去以文字標題為主改為文字標題+版面縮略圖的形式呈現,風格類似Win8系統和手機界面,增強了導讀功能和時尚感。這讓筆者想到了一句話,改版沒有完成時,改版永遠在路上。

隻有便於閱讀的版式才是好版式,易讀性高於一切。近十年來,受國內外設計界極簡主義思潮的影響,《南方人物周刊》版式由喧嘩到寧靜、由絢麗歸於素淡、由注重“霸佔”利用版面一切空間到注重受眾實際閱讀體驗……但歸根結底,易讀性成為統領其版面變化的首要原則,所有元素的調整都隻為了一個目的——幫助讀者最便捷地獲取信息。

注 釋:

①《南方人物周刊》創始人、前主編徐列曾撰文提及辦刊初衷,“為什麼要做人物雜志?國內還沒有一本真正意義的新聞人物周刊……”見徐列.一個“人物”的成長片段[J].中國記者,2005(12):50.

②例如《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4月第10期的封面曾獲得第一屆廣東省優秀出版物(裝幀設計獎)。

③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新聞研究所編著的《南方傳媒研究40》:年度記者2012[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3:178。

參考文獻:

[1]徐列.一個“人物”的成長片段[J].中國記者,2005(12):51.

[2]徐珊珊.回歸本真:試論“極簡主義”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7):56-58.

(伍靜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講師﹔樊嘉政為《華爾街見聞》視頻編輯)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