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創作激情不減 張和平:市場打磨出的文化官員
張和平
本報記者 牛春梅
歌曲《糊涂的愛》《不見不散》《想說愛你不容易》,電視連續劇《愛你沒商量》《過把癮》,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甲方乙方》《紅色戀人》﹔國慶六十周年天安門廣場聯歡晚會,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這些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作品和重大活動,彼此之間似乎沒有什麼聯系,但其實在它們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張和平。
張和平今年72歲,但他的職業生涯幾乎與改革開放完全同步,算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
天天都在“激情燃燒”的總編輯
從1979年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回到北京市文化局到今年退休,張和平曾經先后擔任過北京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總編輯、北京紫禁城影業總經理、北京市文化局局長、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北京文聯主席等眾多職位,但在這其中,他非常珍視的一個身份就是工作了10年的北京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總編輯,可以說,就是從這裡開啟了他職業生涯中不一樣的成就。
1985年,還在北京群眾藝術館工作的張和平看到文化局有一套先進的攝錄設備,因為之前有過拍攝電視劇的經歷,他就跟領導提出來,能不能辦一個音像出版社?領導很支持他的想法,於是全國第一個由文化廳局開辦的音像出版社——北京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成立了。
出版社成立之初,靠著反應快和特色經營佔領市場,“幾乎天天都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張和平說,那時候國內還沒有什麼著作權、版權的概念,音像出版社很重要的一部分利潤來自“扒帶子”,同行之間的競爭往往就是看誰扒得快,“央視春晚播了什麼歌曲比較火,大年初一我們就進棚錄制,十幾天時間就能推出磁帶。”
電視劇主題曲是那時音像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產品。電視劇《渴望》火了,全國的音像出版社發行的主題歌錄音帶《好人一生平安》就賣了一千多萬盒,光利潤就是一千多萬元。張和平從中看到了商機,干脆制作電視劇然后推出歌曲再靠賣磁帶掙錢,於是先后制作了《愛你沒商量》《過把癮》《宰相劉羅鍋》《東邊日出西邊雨》等熱播電視劇。《過把癮》一天一集,播出到第三集的時候就非常火了,張和平趕緊讓主演江珊和王志文進棚錄音,制作了專輯《再過把癮》,十幾天后就上市了。現在看來這種操作有點奇怪,但實際上當時制作電視劇很便宜,41集的《愛你沒商量》才花了180多萬元,最后電視劇播出加錄音帶收入達到600多萬元。8集的《過把癮》制作費才40萬元,而錄音帶的收入就有五六十萬元。“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些為了賣錄音帶而生的電視劇,都成了中國電視劇發展歷史上的經典。
十年的音像出版社經歷,讓張和平有了一般官員沒有的敏銳市場觸覺,為他以后的職業生涯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開啟內地“賀歲片”先河的總經理
大家都很熟知的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原本是一部8集電視劇,編劇王興東想用這部電視劇做“敲門磚”,把自己從長影調回家鄉大連。因為大連電視台對這個故事有些沒底,他隻能轉頭去找當時正擔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的張和平商量。
那時,張和平剛向上級領導提出,成立一個屬於北京市自己的制片機構,以便在電影領域能有更大的作為。看到這個本子時,他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個好題材,於是決定先借廠標拍攝。說干就干,1996年9月底看到劇本,10月就開始籌備立項拍攝,春節前就拍攝完成。過年前,電影局審查完這部影片后,相關負責人就表示,這是送給過年的最好禮物。1997年3月,毛主席為雷鋒同志題詞34周年紀念日,這部影片就上映了。1997年6月份成立的北京紫禁城影業以這部影片完成了精彩的亮相。
北京紫禁城影業的成立在當年也是一個大事件。因為電影管理制度改革,電影產業劃歸廣電局,文化局不能設立電影制片機構。紫禁城影業就由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市廣電局跨系統聯合成立,廣電局佔51%的股份,派出董事長﹔文化局佔49%的股份,派出總經理。這種以資本為紐帶強強聯合成立電影制片企業的做法,當時在國內也是獨一份。
“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這句來自電影《甲方乙方》的經典台詞,大概會勾起很多人的回憶。對張和平而言,這句話也是他職業生涯中很重要的一個注腳。
當時國內並沒有“賀歲片”的概念,《甲方乙方》上映時正值年底,想著可以算是為新年、春節慶賀,張和平就提出“賀歲片”的概念,“國內首部賀歲片”橫空出世,為推廣發行影片營造了更多的話題。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偶然的提法竟開啟了一扇大門,成為中國電影迅速發展的一個推動力。《甲方乙方》票房3600萬元,在今天看來實在不值一提,但在二十多年前卻為低迷已久的電影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甲方乙方》之后是《不見不散》《沒完沒了》《紅色戀人》……紫禁城影業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為當時國內電影市場上的實力派。
永遠不忘“抓作品”的局長和院長
從音像出版社到紫禁城影業,憑著對市場的把握創造了北京市文化領域一個又一個亮眼的成績,1998年底,張和平被任命為北京市文化局局長。
張和平上任后抓的第一個作品就是連台本京劇《宰相劉羅鍋》,連續三年,每年兩本,依然沿用賀歲檔的概念,每年春節期間推出。這與他當年在音像出版社制作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不無關系。這個戲不僅在舞台上再現了“連台本戲”這樣一個幾乎要被遺忘的京劇體裁,而且還創新地邀請了話劇導演林兆華來執導。這部既傳統又不傳統的京劇作品,創新的舞台形式,原汁原味的唱腔,不僅獲得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大獎,還在非常不景氣的市場環境中提振了不少京劇人的信心。“抓作品”也成為他在文化局任職期間,一以貫之的工作方法。
2003年開始在北京市政協任職的張和平,在2007年又被派往北京人藝任院長。學話劇表演出身的他,曾經把進入北京人藝當演員作為最高理想,“到人藝當院長那是想都不敢想的,所以當組織上提出這個建議時,雖然家人都不同意,別人也覺得我不必如此,可我卻說不出一個‘不’字。”張和平回憶說。
在人藝期間,“抓作品”依然是他最重要的工作方法。還未正式上任,他就抓住作家劉恆為人藝寫戲。他在就職發言中表示:“唯有出戲,人藝才有戲。”劉恆的作品《窩頭會館》,聚集來何冰、宋丹丹、徐帆、楊立新、濮存昕的五星陣容,為北京人藝在新的時代創造了新的經典。隨后,他又邀請莫言為人藝創作了《我不是荊軻》,請老藝術家們出山“搭建”《甲子園》,邀陳道明何冰共同演繹《喜劇的憂傷》……一部部至今演出仍然一票難求的作品,拉近了張和平和人藝藝術家們的心。2014年,當他離開北京人藝時,大家都依依不舍,有人錄下了他的告別感言,回家反復地聽,每一次都淚濕衣襟。而他對自己的評價則是“過了多少年之后,當人們再說起我時,能說這人還行,我覺得就已經不錯了。”
關於過去的成績張和平不願多談,“我能夠獲得這些成績,因為我是黨培養的文化干部,是組織給了我施展能力的平台和機會。”他更願意說的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有心人會發現,許多我們曾經耳熟能詳的歌曲,像《糊涂的愛》《過把癮》《想說愛你不容易》《天地之間有杆秤》《故事就是故事》《追尋》等,幾十首歌曲的詞作者其實是“張和平”,“一個人可以死亡,但作品卻可以永遠留下來,無論我怎樣,這些歌曲能留下來,我就知足了。”
今年6月,張和平正式辦理退休手續。但是,他依然在忙碌著。在他辦公室的一角,摞著已經看過的一人多高的劇本,他手頭參與策劃制作的不僅有國家重點大型活動,還有歌劇、電視劇、電影、話劇等,“一個大公司同時做的項目大概也沒有這麼多,不過我不覺得累,還挺興奮,覺得挺好玩兒的。”他笑著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