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復旦開題 專家學者為提升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獻計獻策

2018年12月26日08:59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日前,由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網絡與數字時代增強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的實現途徑研究”課題組聯合主辦的“提升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學術研討會——暨2018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開題會”在復旦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等著名高校的數十位著名專家學者就“如何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努力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研討。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教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威等領導與有關方面負責人出席了開題儀式並參加了學術研討。

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准施策,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又進一步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革命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努力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孟建教授新近承擔的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網絡與數字時代增強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實現途徑研究”正是對接這一國家戰略的重大研究課題。這也是孟建教授繼2011年獲得“國家形象建構與跨文化傳播戰略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后獲得的第二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是“西強我弱”的全球文化格局和國際輿論態勢還沒有根本改變,中華文化的全球傳播整體水平與我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還不相稱,傳播規模、話語體系、渠道范圍、溝通方法的構建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今后的中國如何在文化上與世界各種文明交流對話,如何與其他文化共生共存,如何為人類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做出自己的貢獻,已經成為我國進一步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網絡與數字時代增強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實現途徑研究”課題的主旨正是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出發,聚焦網絡與數字時代人類交往發生的偉大革命,通過跨學科的創新視角,探索中華文化對外傳播中“分層傳播”這一重要問題,踐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八大以來關於增強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努力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作出應有的學術貢獻。

與會專家學者在聽取了孟建教授課題匯報后,圍繞五個子課題召開了熱烈的討論。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該課題的整體設計、邏輯論証、理論觀點、研究方法等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他們認為,“以網絡與數字時代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為導向,將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資源並努力實現其有效性”的課題定位既富有時代的高度,又具有理論的獨創。同時,這樣的定位,還凸顯了與國家重大戰略的“耦合”,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與會專家學者對該課題通過三個主要學科,即傳播學、社會學、國際關系學構成“多維度視角”展開跨學科研究,努力建構我國跨文化分層傳播理論體系和運作體系顯示出特別的學術關注,認為這是課題組在努力實現研究方法論的重要突破。也有很多專家學者對該課題傾力構建 “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測評體系”表示出贊賞。在研討會上,一些專家學者還就本課題研究中要進一步突破的瓶頸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專家指出,提升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的主體研究要有大的突破,在注重政府作為傳播主體的同時,要將社會傳播、民間傳播也作為主體來看待,打好傳播主體的“組合拳”,注意將政府、社會、個人等因素都充分調動起來,組織起來。也有的專家認為,中華文化的內涵與外延,概念與范疇還需要進一步厘清和深化,要梳理出中華文化的譜系,真正傳播好優秀的中華文化。

(責編:燕帥、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