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堅守信念永不停步 培養"頂天立地"的傳媒人才

——記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鳳陽·小崗村展演調研系列活動”

2018年12月27日07:1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培養“頂天立地”的傳媒人才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又適逢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成功舉辦兩周年,前不久,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姜緒范帶領該校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師生30余人來到安徽鳳陽,開啟了為期4天的“新時代,再出發———第20屆齊越朗誦藝術節暨全國大學生朗誦大會鳳陽·小崗村展演調研系列活動”。這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對立德樹人、課程思政新路徑的再一次有益的探索。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今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在這方面有著優良的傳統和寶貴的經驗。該學院作為我國培養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最高學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全媒體時代發展新形勢,以為黨和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優秀傳媒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接地氣、有擔當、有情懷的“頂天立地”的新聞傳播人才為己任,積極探索符合學院專業特點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學相融合的新模式。

  已有21年歷史的齊越朗誦藝術節暨全國大學生朗誦大會是國內朗誦藝術界的知名品牌,以經典誦讀為抓手,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提升青年人的文化素養,引領青年人的價值取向﹔歷時三年培育的“書生意氣、知行合一——關於全國政協重點提案的辯與論公開課”,實現了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的無縫對接。這是該學院新時代人才培養的兩大引擎。

  此次讓兩大引擎“會師”農村改革發源地小崗村所在的鳳陽縣,一方面讓當代大學生通過參觀、調研、探訪,深入了解那段不同尋常的歷史,體驗農村生活的種種變化,尋找改革的動力之源﹔另一方面送優秀朗誦節目到基層,與村民聯歡在村舍農家,向改革開放的建設者、親歷者、推動者致敬。在知行合一中,培養胸懷祖國、心系人民、腳踏實地的傳媒人才。

  探訪小崗,追尋改革原力

  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學院師生選擇了下午課后出發。到達蚌埠南站時已是彎月斜挂、華燈初上,南方城市冬日特有的濕冷侵入肌骨。對青年大學生而言,能有機會走進那個“聽說”了若干年、“閱讀”了無數遍的小崗村,去調研採訪、去傾情朗誦、去與歷史對話,這一切又足以讓人熱血沸騰。

  12月7日是傳統節氣“大雪”,又逢寒潮來襲,身處“崗地”的小崗村格外寒冷,師生們馬不停蹄開始參觀、調研、走訪。從參觀大包干紀念館、致敬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到探訪當年大包干的參與者嚴金昌和關友江﹔從深入調研“互聯網+大包干”體驗中心、採訪村頭村尾的居民商販到為“小崗學校”的同學們送去朗誦演出、與當地的朗誦愛好者在“弘浩書院”切磋交流,師生們對小崗村進行了多側面的了解和探尋,四處可以見到師生們採訪和現場報道的身影。

  在18顆紅手印的誕生地“當年農家”茅草屋,譚文柯和王天一同學情不自禁地朗誦起根據這段史實改編的作品《走出地平線》,情到濃處,眼泛淚光。兩人說走進茅草屋的那一瞬間,條件之簡陋、環境之惡劣、空間之逼仄,感覺一下子找到了這個作品的情感依據,“當年這裡的人是逼到了怎樣的份上,才邁出了這一步!勞動人民的智慧真是了不起,正是這勇敢而智慧的一步才讓我們有機會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兵分三路,全面深入探索

  8日一早,師生們兵分三路,第一路師生來到原鳳陽黨校報告廳進行緊張的彩排合練等演出前准備﹔第二路師生來到鳳陽縣傳媒中心與工作人員座談交流,了解縣級媒體的生存現狀和發展思路,並為他們帶去了整個行業的現狀、展望和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第三路師生來到了鳳陽縣的東陵村和大王府村繼續考察調研。

  為使學生深入地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與國情,鍛煉學生思辨能力,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委委員、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院長魯景超提出以全國政協的重點提案或議題為切入口,將提案與最具活力的未來媒體人聯結起來,打通青年學子參政議政的渠道。

  2015年始,學院通過“辯與論公開課”的形式,年年組織師生聚焦全國政協重點提案或議題,扎實開展了“農村土地確權”“精准扶貧”“古村落保護”等主題調研活動,讓大學生關注黨和國家重大戰略,走近中央政策,深入農村田間地頭,學會觀察、思考、探索。這種“扎根泥土、觸及靈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同頻共振,打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扇大門。

  當晚7點30分,本次展演調研活動重頭戲之一的朗誦展演拉開大幕,師生們攜手當地的專業團體和小學生為鳳陽人民奉獻了一台精彩的主題朗誦晚會。因為有了實地調研的直觀感受,同學們朗誦改革開放主題的作品時格外動情。演出結束時,觀眾們起立鼓掌,久久不停。演出在當地引起了轟動,縣電視台的網絡直播累計點播和回看超過了12萬人次。

  “藝術不是‘無本之木’,它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熱愛生活,來源於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和思考。”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教授,本次活動的總導演高原如是說。同學們紛紛坦言這次朗誦的心理依據更加清晰、准確。“孩子們收獲很大,作為老師,我們內心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學生們的成長。”全程參與展演調研的學院黨委書記鄭維林由衷地為同學們點贊。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說:“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師生將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了實處。”

  近幾年,隨著齊越朗誦藝術節暨全國大學生朗誦大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越來越大,該活動的優秀作品展演也開始走出校園,不僅面對首都民眾進行公益演出,還走進西部地區演出,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頒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國際展演獎”。2016年始,該展演兩度作為港澳地區推普周的重要活動赴港澳演出,增強了港澳青年學子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同。

  就地總結,探求成才之德

  緊張有序的調研活動一直持續到9日下午,返程前,師生們不舍得休息,要利用行前的時間“趁熱”總結交流一下此行所得。聽著大家熱烈的討論,聞訊趕來的鳳陽縣委書記徐廣友動情地說:“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人民群眾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鳳陽就是一個縮影……中國的發展,農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青年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隻有心裡裝著土地和農民,未來才會走得更遠、更堅實。”

  將主題調研活動與課堂教學、課外研討、社會實踐緊密融合,使專業教師完全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思想政治教育也深刻融入專業教學活動中,既推動了高校青年關注政府重大決策,又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水平,是對“課程思政”新模式的有效探索。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說:“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是我們學校為培養發好中華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人才搖籃。這些年來,該學院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立德樹人的系列重要指示,以經典誦讀的藝術呈現和辯與論的學術爭鳴,把黨和國家關切的重要問題與實施的方針政策,通過深入的社會實踐,來提升同學們對黨和國家改革開放事業的認識,堅定同學們的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懷的使命感、責任感,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把‘辯與論’注入播音主持藝術人才的培養中,不僅是人才培養方式和內涵的提升,而且是對該學院二十年來播音藝術人才薈萃展陳的‘齊越藝術節’的極大豐富。二十年的堅持與付出,融入著廣大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和巨大心血,體現著老師們對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情懷、責任和擔當,非常不易。我相信從這個舞台走向傳媒大舞台的各位學子一定會留下人生成長的重要記憶。” (本報記者 牛夢笛 本報通訊員 高原 李欣)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