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2018古裝劇先抑后揚 打破沉寂局面功不可沒

2018年12月29日16:21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2018古裝劇先抑后揚 打破沉寂局面功不可沒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張淳)在大力提倡現實主義創作的背景下,2018年對於古裝劇而言,可謂是頗為艱難的一年。這一年中,古裝劇整體播出數量不多且水准不高。據統計,上半年古裝劇播出數量為20部,其中僅7部作品評分在及格線上,其余作品均在6分之下。這種沉寂局面直至暑期檔《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的相繼播出才被打破,兼具播放量與口碑的成績成為全年收視亮點。

  整體而言,古裝劇在2018年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面世難”。多部大劇命運波折,有的幾經定檔卻又幾經延播,有的則徹底播出無望。雖然有《延禧攻略》的成功走紅,但依然不難看出古裝宮斗劇已逐步走向低潮,市場遇冷下,古裝劇急需尋求突破。

  古裝大劇熱度減退 IP失靈流量失效

  上半年因為備受期待的大劇《如懿傳》《巴清傳》相繼失約,在暑期檔之前,古裝劇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成績上都已然陷入低谷。一開年,幾部大投入大制作的古裝劇如《花謝花飛花滿天》《尋秦記》熱鬧開播,但卻因為粗制濫造、演技不佳等原因,迅速將觀眾的期望值拉低,沒能給2018打造一個良好開局。

  相較而言,從口碑上講《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在同期的古裝劇中表現尚可。但作為周播劇,在收視上始終無法取得相匹配的成績,就連導演孔笙都表示,周播不是這部戲最合適的方式。而《烈火如歌》《獨孤天下》等新意欠奉的古裝劇,“打怪升級”式的傳奇劇情,已很難再讓觀眾有新鮮感了。

  同時,還有一些亮相前就被看好的大劇紛紛“失利”,從市場反饋看與預期存在較大距離。大IP與流量的組合頻繁失效,甚至於大IP與實力派的結合都不再靈驗。

  《天盛長歌》是陳坤2018年重返熒屏的第二部劇,在上一部《脫身》頗感失望之后,這部劇依然沒能改變狀況。與《如懿傳》類似,期待愈高失望愈大。《天盛長歌》有著“倪妮出道以來首部電視劇作品”的名頭,兼得陳坤、趙立新、倪大紅等一眾戲骨加持,又是知名制作班底操刀,可播出后平平淡淡,收視率甚至創下湖南衛視10年來最低。最終精美的畫面,考究的細節都沒能讓該劇擺脫被刪減后換檔的命運。

  同樣還有楊洋主演的《武動乾坤》,獲得導演張黎背書,依然沒能幸免,收視不佳網絡播放成績也不算優秀。

  事實証明,劇集創作並不是集結了大IP、大制作、大陣容就能致勝,“好內容+好品質”才是創作的根本。市場的快速轉變和觀眾的審美提升,無疑給年輕演員沉下心來提升演技和專業素養提供了最佳時機。

  暑期檔回歸表現搶眼 打破收視沉寂局面

  進入暑期檔后,古裝劇終於為電視劇市場打破沉寂迎來突破,形成一波收視熱潮。表現最為突出的是以《延禧攻略》《如懿傳》為代表的古裝劇,成績亮眼讓熒屏一掃頹勢。

  由於上半年熒屏始終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爆款劇”出現,讓觀眾“劇荒”的感覺尤為強烈。下半年開始,先是由楊冪、阮經天主演的古裝劇《扶搖》亮相,在眾人期待中開播,但基於各種原因,《扶搖》選擇了周播,最終整體表現低於預期,盡管播放量和收視率尚可,卻沒能再次獲得如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成功,很快就被隨后推出的《延禧攻略》搶奪了關注度。

  說到整個暑期檔的最大贏家,毫無疑問就是古裝劇《延禧攻略》了,不僅播放量居高不下,引發的話題討論也是一波接一波,劇中演員也隨之或翻紅或走紅。由於《延禧攻略》的播出時機恰好讓觀眾積蓄已久的古裝劇需求得以釋放,再加之以反套路的劇情和爽利的節奏,最終成功笑傲市場。

  而另一部古裝大劇《如懿傳》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從開拍起就備受關注,可一路走來卻是歷經波折,幾次延播變化最終選擇了在網絡首播。可惜漫長的等待消耗了觀眾的熱情,時間上又恰逢《延禧攻略》熱潮正盛,讓《如懿傳》開播已失先機。但好在該劇憑借扎實的創作、出色的內容、精良的制作慢慢回溫,收回口碑。

  與此同時,像《香蜜沉沉燼如霜》《芸汐傳》等古裝劇也收獲了不俗的播放成績,不同程度上給影視劇市場恢復了一些信心。整個暑期檔,古裝劇表現搶眼,拉動收視效果明顯,帶熱劇集市場迎來亮點,成為整年收視中的可圈可點之處。

  隨著暑期檔的結束,古裝劇再次歸為沉寂,熒屏重以現實題材劇為主,古裝劇基本身影難覓。展望2019,現實主義作品必然會呈井噴之勢,古裝劇恐怕依然很難難擺脫受限局面。

  但也可以看出,古裝劇正在努力改變風向,在更加注重原創性、寫實性,更傾向於歷史劇的創作方向上前進。從2018廣電電視劇備案列表中,可以看到如《董仲舒》《管子》《北宋名臣蔡襄》《紙聖蔡倫》等關注歷史人物的劇集出現,而歷史朝代也從清、明、唐衍生至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影視劇中“不常見”的朝代。可見,古裝劇也正在朝著有品位、有內容、有營養的方向發展,至於何時才能迎來精品劇集,還需等待創作者與市場給出答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