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社評選:2018國際十大新聞

2018年12月29日07: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18國際十大新聞(寰宇·十大新聞)

  世界深刻調整 中國穩健前行

  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處於歷史抉擇關鍵時刻。

  2018年,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逆經濟全球化聲音迭起,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沖擊國際秩序﹔大國博弈日趨激烈﹔地區熱點此起彼伏﹔各種挑戰接踵而來。盡管當今世界霸權主義依然存在,全球治理格局依然不平衡,但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是人心所向。

  把脈時代風雲,領航發展之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穩健前行。

  2018年,國際舞台更見中國作為:高舉擴大開放旗幟,維護多邊主義規則﹔推動“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引領世界大潮,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這一年,中國始終站在歷史前進的大潮之巔,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奔涌向前,中國發展振興的大勢不可阻擋,我們充滿信心,充滿希望!

  1 四大主場外交彰顯中國影響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4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舉行,為世界發展貢獻亞洲智慧和亞洲方案。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青島舉行,擴員后的首次峰會開啟了該組織發展壯大的新征程。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為今年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活動。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習近平主席出席四大主場外交活動,深入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宣布中國開啟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增添正能量。

  2 敘戰場形勢快速發展,政治進程現曙光

  4月14日,美國、英國和法國以敘利亞涉嫌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在未獲聯合國授權情況下對敘發動軍事打擊。另一方面,俄羅斯同伊朗、土耳其等國就敘局勢多次斡旋並加大在敘軍事行動力度。12月18日,俄、土、伊三國外長與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會晤,宣布將為協助啟動敘憲法委員會工作作出努力。次日,美國政府宣布,隨著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戰事取得成果,准備撤回駐敘美軍。在國際社會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下,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出現新的積極勢頭。

  3 東北亞局勢柳暗花明,中方作為贏得國際社會稱贊

  2018年上半年,習近平主席同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百日內3次會晤,開創中朝高層交往新歷史。4月27日,金正恩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舉行會晤並簽署《板門店宣言》。之后,朝韓領導人又兩次會晤並簽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6月12日,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加坡舉行兩國在任領導人史上首次會晤。中國在朝鮮半島形勢轉圜中發揮積極作用,贏得國際社會稱贊。同時,中日、中韓關系取得新進展,中日兩國領導人年內實現互訪,推動中日關系重回正軌。

  4 “美國優先”成“美國獨行”,單邊舉動危害多邊體系

  5月8日,美國政府宣布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隨后重啟對伊制裁。6月,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10月,美國又先后退出《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中涉及國際法院管轄問題的相關議定書和萬國郵政聯盟,並宣布將退出《中導條約》。美國還將繼續減少承擔聯合國維和經費的份額。美國政府以“美國優先”推行單邊主義外交政策,“退群”之舉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損害了自身的國際信譽,也為全球治理蒙上陰影,對多邊體系造成沖擊。

  5 美國挑起並不斷升級對華經貿摩擦,保護主義威脅經濟復蘇

  今年以來,美國採取單邊主義措施,挑起貿易戰,多次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導致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和爭端不斷升級。中國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堅守底線,爭取共識,努力保持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同時,美國對歐盟、墨西哥、印度、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也頻頻揮舞關稅大棒,貿易摩擦已成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一大不確定因素。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1月發布報告指出,貿易保護主義引發的關稅上升將拖累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導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

  6 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氣候大會謀劃應對

  2018年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發。8月,印度遭遇百年來最嚴重洪災,受影響人口超過540萬﹔歐洲大部分地區春夏經歷異常高溫干旱,很多國家氣溫破歷史極值﹔北極圈內的高溫持續時間也創下紀錄。專家認為極端天氣增多無疑是氣候變化的結果。12月在波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近200個國家就下一步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細則達成一致,這標志著本屆大會完成了對《巴黎協定》具體實施規則的談判。

  7 “帕克”號抵近探日,嫦娥四號開啟探月新旅程

  8月12日,美國宇航局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該探測器將飛行7年后抵達太陽的日冕層,這將是人造航天器首次抵達恆星大氣層。11月5日,“帕克”第一次抵達近日點,距離太陽表面1500萬英裡,成為目前最靠近太陽的航天器。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12月8日成功發射,開啟月球探測新旅程。嫦娥四號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后,最終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日、探月航天器的成功發射對人類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具有重大意義。

  8 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開創國際合作新局面

  9月7日,“一帶一路”倡議迎來5周年。5年來,中國已與1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超過60%的人口和全球1/3以上的貿易。截至2018年6月,我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共建“一帶一路”正在成為中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9 歐盟放行“脫歐”協議,歐洲一體化面臨諸多挑戰

  11月25日,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在特別峰會上正式通過此前與英國達成的“脫歐”協議。這是英國和歐盟“脫歐”談判一年多來取得的關鍵性進展。但“脫歐”協議還需英國議會及歐盟其他各成員國分別批准才能生效,英國“脫歐”之路並非坦途。此外,難民問題依然困擾歐盟,各成員國圍繞難民配額分配、責任分攤等問題爭吵不斷。難民大量涌入也導致民粹主義等極右翼思潮在歐洲抬頭。歐洲一體化面臨諸多嚴峻挑戰。

  10 G20峰會機制啟動10周年,中方推動達成多邊主義共識

  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在阿根廷舉行。今年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和G20峰會機制啟動10周年。在中方推動下,本次峰會就重大國際問題——包括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達成共識並通過領導人宣言。這次峰會的成功是堅持多邊主義的勝利,再次表明中國主張和中國方案符合人心所向,順應大勢所趨。

  圖片說明:

  圖①:9月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圓桌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新華社發

  圖②:5月24日,敘利亞親政府武裝力量和平民返回大馬士革南郊,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顯現新前景。

  人民視覺

  圖③:12月26日,韓國和朝鮮代表在位於朝鮮開城市的板門站舉行京義線和東海線鐵路及公路連接工程動工儀式。

  人民視覺

  圖④:6月20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日內瓦召開會議,美國代表缺席。

  新華社發

  圖⑤:7月19日,美國加征汽車關稅激怒“自己人”,民眾在國會山舉牌抗議。

  人民視覺

  圖⑥:8月24日,在印度阿薩姆邦,人們在被洪水淹沒的路上行進。

  新華社發

  圖⑦:8月12日,美國宇航局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

  人民視覺

  圖⑧:10月31日,“齊魯號”歐亞班列駛向“一帶一路”沿線城市。

  新華社發

  圖⑨:2月18日,西班牙救援人員在利比亞以北的地中海海域將難民轉移到救援船隻上。

  新華社發

  圖⑩: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媒體中心外景。

  本報記者 王雲鬆攝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