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呈現大主題——
國家成就類電視紀錄片的創作特點分析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國家成就類紀錄片《輝煌中國》和《創新中國》2018年在海內外華人圈獲得了高度關注,其創作經驗和內容呈現特點值得研究。節目的創作者從素材選擇、敘述風格、表現形式和傳播效應四個方面分析了其創作特點,認為該類型紀錄片成功的關鍵在於其以小故事呈現大主題視角,堅持精品化和故事化,素材選擇具有貼近性和邏輯性,敘述風格具有平和性和人情味,以及新穎性和可視性的表現形式,傳播效應具有號召性和勵志感。在視頻技術平民化的今天,精品化和故事化是電視紀錄片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小故事﹔大主題﹔國家成就類電視紀錄片﹔創作特點
六集電視紀錄片《創新中國》2018年1月22日首播獲得觀眾、業界和學界的好評,是繼《輝煌中國》之后又一部反映十八大以來中國各項事業建設成就的大型精品紀錄片。《創新中國》的“創新”體現在內容和形式的各個方面,是世界上第一部採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紀錄片,該片清新、輕盈、樂觀,人情味濃厚﹔《輝煌中國》選材側重在國家宏觀政策,關注國家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成就,紀錄片嚴肅、嚴謹、感人,緊扣國家政策,兩部紀錄片相得益彰,可謂近半年來反映國家成就紀錄片的姊妹篇。這兩部紀錄片都注重從小事件入手,挖掘大主題,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無論素材選擇、敘述風格、表現形式和傳播效果都堪稱紀錄片中的經典之作。
這兩部電視紀錄片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把言說對象放在天、地和人的全局視野中觀察和描述,承載著文獻價值、審美價值和社會影響力,表達了對人的生存發展狀態的關懷,因此被譽為“國家相冊”。在當下的中國,主旋律紀錄片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度,應總結其創作經驗和內容呈現特點,為中國紀錄片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良性發展提供可參考的經驗。
一、素材選擇的貼近性和邏輯性
具有傳播價值的選題是一部紀錄片成功的基石,它通常兼具新聞價值、信息含量和審美特質,在特定時期內能滿足觀眾獲取新知和審美的訴求。國家成就類紀錄片《創新中國》和《輝煌中國》雖然講述的是國家成就,但素材選擇注重政策性和貼近性,同一部紀錄片中每子集內部和各子集之間的素材選擇注重邏輯關聯,呼應各子集的分主題和整部紀錄片的總主題。
在《創新中國》的第一子集《信息》中,講述了各類前沿信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給國人正在或即將帶來的便利,話題從正在研發的物流無人機(快遞業)、無人駕駛技術(無人停車場)、正在設計和建設中的互聯網大樓、城市交通大數據然后自然過渡到我國量子力學原理制造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光量子計算機,以觀眾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為起點,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淺顯易懂,引人入勝。開篇與觀眾見面的話題是當時剛剛被批准為全國第一個物流無人機試點地區的江西贛州的順豐快遞,溝壑縱橫的地理條件使傳統物流方式很難到達偏遠鄉村,而這恰恰是無人機物流業的用武之地。紀錄片從最普通的快遞員入手,但又不是一般的快遞員,而是正在員工宿舍內准備無人機操作面試的幾名勤奮上進的快遞員。在這場4000人中隻優選4名的激烈競爭中,快遞員陶文斌充滿自信並積極准備。他們一旦通過面試,職業生涯將會被徹底改變,網購的便利也將惠及每一個遙遠的山村。據順豐無人機項目負責人姜明濤介紹,快遞無人機項目源於2008年汶川地震中許多急需物資無法及時抵達災區。鏡頭自然轉場至深圳無人機研發基地,工作人員用模型和現場講解展示了快遞無人機和普通無人機的區別、飛控系統工作原理,曾歷經4年研發出的世界上第一台翼身融合的物流無人機“魔鬼魚”亮相。鏡頭又回轉到已經通過面試並第一次接受無人機操作培訓的快遞員陶文斌。紀錄片關於高科技和物流業結合的敘述銜接自然,相互穿插,開放式的結尾又給觀眾留下了美好期待。
《輝煌中國》的第一子集《圓夢工程》從在珠港澳大橋現場忙碌的工程師和工人開始講起,之后過渡到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網和中國港的各項在世界上都屬頂尖的技術成就。《共享小康》中廣場舞、健身房和城市建起的15分鐘健身圈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福建晉江前埔小學正在進行一場少年足球賽,場上主力羅楹瑩同學因受益於城市務工人員子女安置政策而不再是留守兒童,這是紀錄片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健康中國、全民健身、體育強國戰略和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安置政策實踐的集中關注和表達。
二、敘述風格的平和性和人情味
在法國學者羅蘭·巴爾特看來,風格是一種“文學慣習的私人性的部分”“一種隱秘的、本能的裝飾性的聲音”﹝1﹞。《創新中國》和《輝煌中國》烘托宏觀主題的關鍵人物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級工程師和高級研究員,還有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他們時常工作在實驗室、會議室或工程現場,普通人很難接觸到,在紀錄片中這些人物以特寫鏡頭、同期聲的形式展現了他們的日常工作和成就,這些內容使科學技術創新傳播變得具體而鮮活,富有人情味,激起了人們對科學創新的興趣。
在《創新中國》第四子集《生命》中,出場人物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領獎現場的屠呦呦女士身著紫色和海藍色套裙,美麗而知性。她通過提取青蒿素,成功阻止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傳染病之一瘧疾的傳播,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通過給蚊卵注射沃爾巴克氏菌而減少蚊子的數量從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這種方法幾十年內無人突破。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廣東人歐陽竹和其他一大批來自不同學科的科研人員聚集在黃淮海平原上,歷經20年成功改造了3000多萬畝鹽鹼地,這一奇跡被譽為中國農業的“兩彈一星”。王堅一個不會寫代碼的心理學男博士,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在公司年會上也會當眾因被質疑或誤會而抹眼淚。這些向觀眾展示了科學家的創新之路並不總是激情和浪漫,他們也有普通人所經歷的酸甜苦辣。
在《輝煌中國》第二子集《創新活力》中,澳大利亞小伙子David和母親一起逛超市,手機支付的鏡頭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到了中國移動支付的便利和吸引力。第三子集《協調發展》中,“懸崖村”17條藤梯變鋼梯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精准扶貧的難度、力度和決心﹔西藏達資縣扎西崗村駐村第一書記洛措最放心不下的羅桑旦達一家兩年內幾十次拒絕了扶貧搬遷提議,但洛措依然鍥而不舍地做各種溝通工作,解除貧困戶的后顧之憂,最終完成了易地搬遷。這些傾注了人文關懷的故事感人肺腑、溫暖人心,把國家對貧困民眾的關懷傳遍了千家萬戶。
三、表現形式的新穎性和可視性
精品紀錄片的要求不僅僅只是內容新、信息含量大,形式也要新穎、可視性強。任何創新都以繼承為前提,創新是技術和人性的完美結合。中國的配音技術、人工語音識別合成都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創新中國》採用人工智能技術模擬李易先生的聲音,造就了世界上首部人工智能配音紀錄片。制片人劉穎和徐歡認為這不僅是對李易的致敬和懷念,更是對創新精神的最好詮釋。﹝2﹞
在影像記錄逐漸平民化、便捷化的時代,央視充分發揮自身權威性和廣泛性的優勢,面向全國嘗試了以內容眾籌(線索、照片和短視頻)的方式征集民眾眼中過往五年的輝煌中國故事,使《輝煌中國》的視頻來源多元化,內容和形式因民眾自己講述或記錄身邊的“輝煌中國故事”而更具吸引力。在《輝煌中國》紀錄片的前期活動“厲害了我的國”眾籌到的一萬多條短視頻中,央視又精選出50多條短視頻同時在30多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台同步播出,既彌補了以往紀錄片完全由媒體組織獨立完成的制作方式的不足,又加大了優質視頻的多媒體聯動,增加了網民通過移動客戶端收看視頻的便捷性,增進了紀錄片制播方和觀眾的互動交流,有利於促進紀錄片與新媒體內容及傳播渠道的優勢互補和多元融合,是新媒體時代電視紀錄片融合發展的一次創新實踐。
《創新中國》影像色調主要是透明的深藍、金黃、銀白,整體顯得庄重、輕盈,富於美感。在科技創新成果的通俗化表達中注重使用模擬動畫和顯微鏡下的鏡頭,人物特寫和近中景鏡頭交錯運用,關鍵人物同期聲和旁白相互配合,整部紀錄片編輯節奏合理,素材組合富於邏輯,色調清晰、配樂緊跟影像內容,使得每集50分鐘的紀錄片觀看起來非常輕鬆。
四、傳播效應的號召性和勵志感
國家成就類紀錄片的傳播目標是要增強觀眾對國家各項成就的整體認知,喚起觀眾的國家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增強精神動力和價值支持。兩部紀錄片從海內外觀眾的海量留言看,達到了增強認知、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傳播目標。在《創新中國》紀錄片中,很多取得世界頂尖成績的科學家都曾在美國高端科研機構工作之后選擇回國創業,服務國家建設。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前高級研究員周宏曾師從美國著名的腫瘤學家,導師曾問他:“為何要回國,所有的科學重擔都在你和你兄弟身上。”周宏說:“如果我不回去的話,我如何指望其他人回國?”美國航空航天局前大數據科學家張弓,帶領曾服務於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農業、氣象、航空領域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兩年前離開硅谷回到中國,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困擾中國農業的問題,使得中國農民從靠天吃飯走向了知天而作。
港珠澳大橋堪稱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梁工程,也是建設難度最大的超級工程,《輝煌中國》中正在工作現場指揮最后合龍的工程師林鳴先生為把誤差降到最低,調試了300多次雙面合龍﹔胡麻嶺隧道工程的部分路段,連德國專家都束手無策,中國工程師攻克了難關,工程的高質量、高難度、創新性和工程師及工人們的嚴謹認真、吃苦耐勞、勇於創新的工作態度讓人肅然起敬。在《共享小康》中,已經86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仍然帶領研究團隊忙碌在試驗現場。在最后一集《開放中國》中,沿怒江而上的大山深處,怒族人居住的老姆登村——這個人均年收入5年內增長3倍的中國最典型的成功扶貧村庄,村民郁伍林迎來了第一批國外貴客——烏拉圭執政黨領導人米蘭達一行,他們專程驅車一天取經中國的扶貧方式。一個個典型而鮮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實故事的分享,讓中國過去五年來的各項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一個青春而富於活力的中國展現在觀眾面前。
五、精品化和故事化:電視紀錄片的生存之道和發展趨勢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決定了電視媒體人必須兼顧經濟與社會、文化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兼顧真實性、審美性和藝術性。
在新媒體競爭格局中,電視台、視頻網站及紀錄片總類繁多,觀眾點播、回看及評價更加便捷,隻有精品節目才能留得住觀眾,給電視台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在影像記錄技術平民化的當下時代,電視紀錄片隻有堅守精品意識才能體現專業優勢,建構專業電視傳播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堅持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國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電視媒體需借助觀眾的記錄熱情,廣泛搜集有溫度、感人心、有共鳴的觀眾影像作品以豐富和充實專業電視紀錄片的制作,增進雙向互動,維護觀眾參與和觀看熱情,培養觀看習慣,體現人文關懷,以小故事展示家國情懷,與時俱進,打造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有亮點、有特色的中國優質紀錄片,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先進的科學技術填充后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從3D打印、雲計算、移動支付、人工智能到多種不治之症的治療、預防,都體現著人與自身和自然之間不懈抗爭的過程,這既構成了國家成就類紀錄片的內容,也為電視紀錄片的內容和形式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智慧的進步,恰恰是各族人民的天然需要,或者因環境的要求而與必然產生的需要成正比的,因此也是和促使他們去滿足那些需要的種種欲望成正比的。”﹝3﹞現代技術走向“生活世界”,既是技術哲學的轉向,也是技術回歸源頭——人的身體的應有邏輯,技術起源於人的身體欲望,最終又回歸到滿足現代社會人的身心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
“物質與精神、科學與人文、工程學技術哲學與人文主義技術哲學並非截然對立、沖突,它們可以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實現共生、共存、共榮。”﹝4﹞電視紀錄片的制作和傳播都高度依賴各類記錄和傳播技術,技術的發展根植於特定的時間、空間背景中,電視紀錄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創優創新,這是科學技術發展規律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徐剛.聚焦新生代作家:“70后”寫作鮮明的敘事風格﹝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06-01.
﹝2﹞楊驍.人工智能“喚活”經典聲音﹝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01-20.
﹝3﹞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M﹞.李常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86.
﹝4﹞李宏偉.技術闡釋的身體維度﹝J﹞.自然辯証法研究,2012(7).
(作者單位:成都體育學院新聞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