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揭秘《大黃蜂》賣萌秘密 覺得它像狗?那就對了!

2019年01月09日07:27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黃蜂》 覺得它像狗?那就對了!

  《大黃蜂》為配合中國上映設計的“回憶殺”海報。片方供圖

  查莉與大黃蜂上演經典的“摸頭殺”。

  《大黃蜂》 71分

  觀影時間:1月8日

  觀影地點:百老匯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15

  《大黃蜂》創下近10年來1月份進口片首周末票房最佳成績,該片上映三天收割4億票房,至截稿前票房已經接近5億。口碑方面,北美上映后爛番茄新鮮度達到93%,豆瓣7.3分。這個版本的大黃蜂又被稱為“小蜂蜂大眼眸”。當觀眾在LUXE激光廳看到大黃蜂睜著一雙澄亮通透的藍色雙眸,一臉無辜的表情,幾乎沒人不會被萌化!新京報專訪主創,為你揭秘台前《大黃蜂》賣萌秘密。

  導演 大黃蜂和我最像

  《大黃蜂》的導演塔拉維斯·奈特作為一名70后,提到變形金剛他總是滿腔激動,難掩自己骨灰粉的身份。《變形金剛》系列電影掌舵的制片人洛倫佐·博納文圖拉對他始終充滿信心,“一見面我就知道他是個‘硬核變形金剛粉絲’,他們會去打造一個充滿人性的大黃蜂”。從小就和變形金剛玩具、動畫一起長大的奈特說大黃蜂是所有汽車人中和他最像的一個,“幼年我就最愛大黃蜂,他跟人類最親”。

  賣點 告別爆炸,聚焦“寵”性

  《大黃蜂》將故事和造型回歸到變形金剛系列誕生的上世紀80年代很有回憶殺的味道,對於整個變形金剛電影宇宙而言也很有重啟的意味。回歸80年代的“大黃蜂”,不再以單純打斗刺激感官,電影風格轉向故事和情感共鳴,尤其是叛逆少女查莉與大黃蜂共同成長的溫暖關系,在記憶核心受損后,大黃蜂誤打誤撞進入查莉家,鬧出了一個又一個笑話,奈特說這是部關於大黃蜂如何在身體和心理上成長及發展的故事,“觀眾在電影中看到大黃蜂和人類之間相互治愈、相互補足。我一直在尋找讓觀眾和大黃蜂有情感連接的方式,讓每一個給角色添加的細節都極具意義”。

  不得不說,不同於前作男生或莽漢與大塊頭汽車人的組合,少女查莉與外形小巧走萌系風格大黃蜂的搭配更顯出一絲反差可愛,一人一車的各種互動、逐漸熟悉和默契也令溫情變得更自然更感人。大黃蜂像忠犬隻對查莉一個人卸下防備,放心讓她維修身體零件﹔對她一個人賣萌傻笑,上演史上最強跨物種摸頭殺﹔和狗狗的互動以及對查莉無限的保護都讓觀眾產生了“如何才能擁有這樣的萌寵機器人”的念頭。此外,奈特毫不避諱地表示影片風格借鑒了斯皮爾伯格和安培林出品的經典電影,他表示這類影片在他成長過程中有重要意義,那種童話、歡笑、淚水、愛和感動並存的風格就是他想在《大黃蜂》裡呈現的。例如片中有不少酷似《E.T.》的角色設定和情感互動,那個大黃蜂與查莉的指尖相接,觀眾看了一定不陌生。

  彩蛋

  《大黃蜂》是《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中唯一一部上映時間低於2小時(約1小時54分鐘)的電影。之前所有的電影都是2小時以上。

  清晰畫質和高對比度是《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標志特點,但奈特決定不用,而是呈現出20世紀80年代流行電影的特點,“我們希望呈現不一樣的電影畫質,而不是簡單地重復。我們使用了60年代的老式寬銀幕電影鏡頭。雖然有無數瑕疵,但讓影片呈現出非常柔和的畫質。”

  在查莉爬上信號塔停止了霸天虎信號的加載裝置時,加載條形圖顯示它完成了“84%”,這個是在向原版《變形金剛》動畫、玩具和漫畫首次亮相的1984年致敬。

  奈特表示片中利用當年的大量熱門音樂,“回想起我的成長歲月,很多事我都想不起來或記憶模糊,但我能感受到我有很多情緒,並渴望表達出來和被理解。讓我表達這些情緒的就是音樂。同樣,查莉也是通過音樂來詮釋世界。她聽史密斯樂團、貓王、詛咒樂隊、摩托頭樂隊和快樂小分隊的歌”。

  ■ 獨家對話

  新京報:為什麼將大黃蜂作為電影的第一“人選”呢?

  洛倫佐·博納文圖拉:大黃蜂是所有變形金剛中最有人性的一個。他熱情忠誠、心地善良但同時也是堅強不屈,戰斗力超群的超級英雄,這種混搭讓我們選擇了大黃蜂。

  新京報:背景《大黃蜂》定在上世紀80年代據說讓你激動不已?

  塔拉維斯·奈特:讓變形金剛回到它們真正誕生的年代對我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還記得我第一次在電視裡見到他們時,那是我見過最酷的東西。把時間推前20年,也給了我們更大的創作空間,可以在風格上重新做文章,這輝煌的十年裡,我們可以向那些才華橫溢的創作者致敬。而大黃蜂是粉絲最喜歡的角色,也可能是最像人類的汽車人,內心真摯,充滿活力,是個多層次的角色。(記者 周慧曉婉)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