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2期

媒體融合時代現代傳媒教育的變革與突破

——訪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教授

王文娟
2019年01月15日10:06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編者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傳媒行業的深入發展,當今社會對傳媒從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時代潮流下,傳媒業和傳媒教育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作為向社會輸送新聞傳媒人才的高等學府,高校在現代傳媒教育中理應順從時代要求,變革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旨在培養更加全能型、立體化、復合型的新聞人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創立於1983年,以培養具有融通思維和技能的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為宗旨,在不斷的新聞教育改革中形成了“打開專業基礎”“調整知識結構”“培養動手能力”“造就全能新聞人才”的辦學特色,在具體的教育環節中強調創新、狠抓師資,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在新聞教育改革中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期,我們有幸採訪到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教授,張教授在政治傳播與國家傳播戰略、新媒體的採用與效果等方面擁有很高的造詣,學術成果屢屢獲獎。讓我們一起去聆聽這位先進學者的育人理念和真知灼見。

張明新,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教授。2004年7月-2007年6月任教於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07年7月-2012年4月在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2012年5月至今在華中科技大學任教。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入選者,是教育部新聞傳播學科教指委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委、海內外多家學術期刊通訊評審人。主要從事政治傳播與國家傳播戰略、新媒體的採用與效果、傳播社會學研究。近年來,在《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Information Research》《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開放時代》《公共管理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參與型政治的崛起》《媒體競爭分析》《轉型社會的媒介景觀》等。成果多次獲得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官方和民間學術獎勵。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張院長,您好!首先感謝您接受我刊的採訪。您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的核心辦學理念和特色?具體有哪些內容?

張明新: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創立於1983年,迄今擁有35年歷史,同期創辦的還有武漢大學、蘭州大學和吉林大學的新聞學專業(后來都發展成新聞與傳播學院)。當時,全國僅有14所高校擁有新聞學專業,在校學生不足1500人,當年可以畢業的學生約300人。但按照當時的情況,預期每年需要5000名新聞學畢業生,才能滿足新聞事業同步發展的需求。因此,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專業的創辦,是順應時代需要的結果。

在1980年代初,我們的學校還不叫華中科技大學,而是“華中工學院”。聽到這裡,許多人不免會提問:為什麼選擇了在華中工學院這樣一所理工科大學中創辦新聞專業?可以想見,這個問題在當時肯定也被問起過很多次,而且產生過爭論,甚至被質疑過。這個問題的答案包括兩個方面。第一,與華中工學院老校長朱九思先生的個人經歷和教育理念有關。朱九思先生被稱為“華工之父”,他從華中工學院籌備開始就一直擔任學院的副院長、副書記、書記和院長,長達幾十年,對學校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也是一位老新聞工作者,曾做過《群眾日報》副總編輯、《天津日報》總編輯、《湖南日報》總編輯、湖南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等新聞單位的業務和管理工作,有很深的新聞情懷。還有一個背景是,新中國成立后,高等教育走的主要是單科院校的發展道路,而以朱九思先生為代表的教育家在改革開放后形成了走綜合性大學的理念。新聞學專業的創辦,就是一個積極的嘗試,也是一個突破口﹔第二,與當時以朱九思先生為代表的決策者們對新聞教育的觀念有關。1983年3月,華中工學院派秘書長姚啟和參加全國新聞教育工作座談會。會上,面對一些代表的疑問,姚啟和教授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開展,將對記者的知識結構提出更為立體、更加復合的要求﹔另外,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也需要記者去了解和掌握從無線電通訊到電腦存儲、衛星轉播等信息科技及其應用。在會上,大多數代表支持了華中工學院的這種思路,為后續的籌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回顧這段歷史,可以看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教育的創辦,是在不斷高漲的全球性科技革命浪潮中,早期決策者們敢於挑戰既有高等教育體制、走向辦綜合性大學道路的結果,也是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創新精神,突破既有的以人文精神培育為核心的新聞教育模式,勇敢開創新的新聞教育范式的結果。我們的新聞系創系主任汪新源教授在1987年的著述中表示,華中工學院創辦了全國理工類院校中第一個新聞系后,確立了“應用為主,交叉見長”的辦學理念,形成“打開專業基礎”“調整知識結構”“培養動手能力”“造就全能新聞人才”的辦學特色。從1983年至今的35年來,從汪新源教授、程世壽教授,到吳廷俊教授和張昆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科的四任系主任和院長(1998年由系擴展為學院),不斷將這種辦學理念和特色加以傳承、發揚和創新,在我國大陸的新聞傳播教育界,可謂獨樹一幟,是以理工科為主導的高校中發展新聞傳播教育的典范。

這種“應用為主,交叉見長”的辦學理念體現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師資隊伍、教學環境等多個方面,其中,培養目標是核心所在,其基本指向是造就“全能型”“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的新聞傳播人才。隨著時代發展,人才培養目標本身也在不斷調整。在早期的“文理滲透”階段(1983~1997年),目標是培養“以文為主、以理工為輔,培養既有扎實人文社科功底,又掌握現代傳播技能的現代化復合型新聞與信息傳播人才。在此后的“大跨度交叉”階段(1998~2007年),人才培養目標被升級為:在學理與術理並重的育人環境中,培養既有較深厚的人文功底,又有較系統的新聞傳播理論,還具有操作現代傳播工具能力的現代化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2008年以來是“文工交融”階段,培養目標進一步升級,學院確立了以培養具有融通思維和技能的復合型新聞與傳播人才為宗旨。

記者:就當前而言,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張明新:就當前而言,學院的工作重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是本科與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是學院的立院之本,是學院諸項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於新聞業和傳播業實踐的快速變革,新聞傳播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需要跟上甚至超越時代的發展步伐。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的人才培養一直很有特色,以“應用為主,交叉見長”為理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走在時代前列。但新聞傳播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我們需要有不斷自我否定、不斷改革創新的勇氣。此次改革,我們將在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的前提下,繼續秉承“應用為主,交叉見長”的理念,倡導“多元包容、開放創新”的教風和學風,回應社會和行業關切,強化互聯網思維,積極克服慣性與惰性,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化培養模式,調整課程體系,革新教學方式,建構有利於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環境,實現人才培養的轉型升級。

其二是師資隊伍建設。對於一個學院的發展來說,人是根本性的因素。因此,打造一支優秀的、與時俱進的教師和學者隊伍,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學院有五個本科專業、六個碩士專業、五個博士專業以及一個博士后流動站,在校學生接近1100人。和同等規模與建制的其他新聞傳播學院相比,我們的隊伍算是很小的。也正因此,學院每位教師的工作量很大,有的老師每天都要上課,而這些老師也有很多的研究工作需要做。2018年,我們招收了90多名非全日制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如此下來,老師們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不少。因此,給老師們的教學工作量進行一定程度的減負,就勢在必行。學院擬在未來3年左右,每年引進3~5位擁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教師。目前,我們正在推進這項工作。當然,師資隊伍建設也以“應用為主,交叉見長”為基本理念,強調學科交叉融合,強化實踐與應用。

其三是國際化發展戰略。在當今時代,全球化加速向縱深發展,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新聞傳播學院培養的學生,應該擁有廣闊的全球視野,有著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情懷。武漢地處中部地區,在推進國際化發展方面,應該說有著地理區位上的局限性,但我們需要發揮能動性,迎難而上。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我們將加大海外優秀人才延攬力度,持續推進“教師海外教學訪問計劃”,同時加大聘請海外講座教授、特聘教授、兼職教授、訪問教授的力度。在人才培養中,我們正通過積極實施“一院一校計劃”“高端留學生培養計劃”等措施,進一步推進學生海外交流交換學習,並招收更多的留學生。在科學研究中,正在推進“國際科研聯合平台培育計劃”等措施,積極推出多樣化的智庫產品,促進論文海外發表和著作出版。同時,繼續建設“國家傳播戰略高峰論壇”“公關與廣告國際學術論壇”“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等高水平國際會議交流平台,提高學院的國際影響力。

記者:作為院長,您如何平衡管理、教學和研究工作三者之間的關系?

張明新:在我的理解中,院長是一個公共服務性質的崗位,不是一個我們口語中所說的“管理”崗位。我覺得要平衡公共服務、教學和研究工作三者的關系,難度的確較大。主持學院的院務工作,主要是一個規劃、執行、協調和溝通的過程,必然會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教學和研究,尤其是教學,則是一位高校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兩者之間也存在精力和時間分配的難題。我以為,公共服務、教學和研究工作,構成某種程度上的張力,要處理好三者的關系,需要不斷進行調整,以達到對自己而言最合適、最優化的和諧狀態。

在我看來,要平衡公共服務、教學和研究工作三者的關系,首先是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來理解。主持學院的院務,是從全院的角度來看的,這個崗位凝聚了全院師生們的期待,如果職責履行不到位,那就愧對大家的期盼,讓大家失望了,這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的。因此,作為院長,需要盡到自己的最大努力,以面向未來的勇氣、廣闊的視野、敏銳的學科意識、清晰的規劃和堅決的執行力,把學院的各項工作謀劃好、完成好。至於教學和研究,則更多是站在個人的角度而言的,在學院分配給自己的這塊“一畝三分地”上,耕耘好,有好的收成,就算是不錯了。因此,對於院長來說,花費在教學和研究上的精力和時間,相比於不做這個崗位而言,肯定是要少多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於院長來說,教學和研究是可以放鬆的。對任何一位大學老師來說,教學都是最重要的工作,在教學上必須堅持“一切以教學為重”“教學無小事”的原則。做院長的教授,可以稍微減免一些教學工作量,但在自己承擔的課程和學生指導工作上,必須以大量的精力、時間、情感等方面的投入,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和學生多交流,多多引導學生,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至於研究工作,做了院長后,在這方面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肯定是降低了很多。在各種事務相對繁忙時,最先犧牲的肯定是研究上的工作。不過,相對於院務和教學,研究工作的時間需求相對比較彈性,也沒有明確的時間界限,自己在閑暇時刻的所思所悟所得,可以隨時記錄,並逐漸形成比較可行的執行方案,一旦有了時間和精力上的保障,就可以盡快執行。

不過,院務、教學和研究工作三者之間絕不僅僅是簡單的相互影響、此消彼長的關系。在院長的崗位上,你將會接觸到層次較高、視野較為廣闊的信息,這對於做好自己的教學和研究,實際上是有很大啟發和指導意義的,尤其是在新聞傳播業迅速變革的時代,這種啟發和指導體現著對國家與社會實踐的深切回應,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憂慮和關注。反過來看,在院長的崗位上,也必須把教學和研究工作做好。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一域,當然無法謀全局。”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如何去規劃全局呢?隻有當自己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做好了,就能更深刻的理解學院同事們的境遇和期盼,因此,能更好地為他們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規劃和協調。

記者:在當今時代,互聯網新媒體強勢崛起,傳統媒體式微,紙媒更是在掙扎中艱難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下,您如何看待當前和未來的新聞傳播教育?如何對既有的新聞傳播教育進行創新和突破?您能給我們談談您的看法嗎?

張明新:毫無疑問,當今是一個新聞業和傳播業大變革、大轉折的時代。雖然傳統的新聞業在遭遇寒冬,但是面向未來,新聞業和傳播業卻是越來越開放,包容性越來越強。當今和未來是一個“萬物皆媒”的時代,傳播、媒體、內容的內涵都已經大大擴張了,它們的外延都已經泛化了。尤其是在信息技術飛速演變的環境下,媒體的演變和創新越來越需要想象力,傳播無處不在,整個社會系統對信息、傳播、內容、溝通的需求大大增加了。

因此,未來的新聞傳播實踐,是在這個前提下展開的。新聞傳播學院的人才培養,需要面向未來、擁抱未來、把握未來,培養具有創新性、復合型和成長性的媒體與傳播人才。在這種目標下,主要培養如下四種類型的人才:高素質全能型的新聞人才、創意內容生產與傳播人才、媒介/平台研發運營人才、高成長性的跨界人才。這裡的基本考慮是,我們需要跳出傳統的重點關注新聞內容生產的邏輯,面向信息傳播的全要素和全過程,在關注新聞內容之外,同時必須關注到媒介平台、傳播效應和多樣化創意內容的人才培養。

在上述框架中,我們需要創新人才培養路徑。首先是專業重構。需要打破傳統的以媒介形態分立為標准的專業劃分,以媒介融合趨勢和實踐中的社會分工為標准,重構專業方向。比如說,可以構建以下方向:(1)新聞專業,培養高質量的新聞內容生產和編輯人才﹔(2)媒體專業,培養電子媒體、新媒體、未來媒體、媒體平台的研發運營人才﹔(3)內容創意專業,培養娛樂、電影、游戲、營銷、廣告、公關實踐人才﹔(4)傳播專業,培養懂傳播技術、傳播文化與效果,以及了解傳播與社會、洞悉用戶和受眾的人才﹔(5)跨媒體相關專業,培養在媒體與金融、健康、經濟、法律、國際關系等跨界領域的人才。

其次是課程重建。需要按照“新聞生產-內容創意-信息技術-媒體/平台運營-傳播研究-跨媒體跨行業”的邏輯,優化現有師資隊伍結構,尤其是要大力突破傳統師資中的“文學化”傾向,建設跨學科專業融合、跨學界業界融合的師資隊伍。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重建,在這個過程中,除堅守新聞傳播教育既有的核心理念、知識和邏輯之外,需要特別重視強化學生的科學技術思維,強調跨學科的知識結構,突出實踐應用能力養成。

再次是教學資源整合和教學方式革新。面向未來的新聞傳播教育,需要堅持以“知識復合、技能養成、創新引領”為目標,以多學科知識交叉融合為手段,整合校園內外實踐平台資源,建構開放型的實踐培養體系,實施全程性體驗式教學,實現促進創新創業的培養效果。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