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2期

我國姓氏文化類節目的發展與創新

張靜
2019年01月15日10:2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一、 姓氏文化傳承的意義與價值

姓氏不僅是為區分社會群體中的個體差異而起擬的一個稱謂,而且是象征家族起源和血脈相承的一種文字符號﹔不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與華夏文化的傳承緊密相連,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國家統一上曾起到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對姓氏文化的探究和傳承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美德,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紐帶。

近年來我國各地陸續出現姓氏尋根熱潮,建設姓氏文化園、舉辦尋根祭祖活動更是將其推向高潮。在這樣的社會情態下,我國姓氏文化類節目隨即涌現,傾以更多的關注,給予中肯的考量,不論是對於創作出真正具有原創意義的電視欄目,還是增強華夏兒女的民族自尊、歷史自重和文化自信,都助益良多。

二、我國姓氏文化類節目的發展現狀

2011年1月3日,湖南衛視推出了中國第一檔解讀姓氏文化的節目《非常靠譜》,主持人汪涵轉身文化類節目,與同姓氏明星、知名學者組成“擺譜團”,解讀姓氏,追溯家譜。《非常靠譜》在講解姓氏起源、姓氏文化之余,將著力點主要放在展現姓氏后人的家族故事,所以在節目中有兩個典型版塊集中體現這一思路:一個版塊是講述家族性格特征,如第一期“姜”姓節目中,用“低調”“踏實”“重情重義”來描述該姓氏的性格特質﹔另一個版塊則是邀請姓氏后人,講述他們的成就和傳奇。而家族特征都會在同姓氏明星和同姓氏后人的身上得到體現。在趣味解答姓氏文化之余,尋根所帶來的情感爆發也成為了該節目的看點。比如第一期節目中《非常靠譜》節目組遠赴山東,尋找歌星姜育恆父輩的足跡。隨著姜家斑駁老宅的細致呈現、姜姓族人對當年趣事的娓娓道來、親叔侄節目現場的深情擁抱,節目現場的情緒達到高潮,落葉歸根的思鄉之情契合了節目的宗旨。

繼而河南衛視在2012年初開播的《知根知底》同樣是一檔姓氏文化類節目。由於中國70%的姓氏誕生於河南,河南在傳承中華民族姓氏文化方面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澱和先天的資源優勢,因而《知根知底》以“解讀姓氏文化、弘揚尋根文化、傳承家族文化”作為欄目的定位,更側重於展示真實的歷史名人之后,譬如曾經邀請過和珅的后人、張飛的后人參與節目的錄制。與《非常靠譜》的“擺譜團”類似,《知根知底》設置了由同姓氏的演藝明星、知名人士和公眾人物組成的“根底團”,並由知名學者紀連海擔任姓氏解讀專家。為了增強節目寓教於樂的性質,《知根知底》主要借助競猜的方式,讓節目中的四位明星嘉賓依據選手的現場展示,判別“真假后人”,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穿插對姓氏文化的講解,使不論是明星嘉賓還是參演嘉賓都不再是節目現場的擺設,都能參與到節目的深度互動中。但是“真假后人”作為節目中最重要、比重最大的環節,表演成分過於濃重,娛樂化的傾向明顯,而使姓氏文化的展示有失偏頗。

《你貴姓》是2015年由山西衛視推出的一檔姓氏揭秘互動脫口秀節目,每期邀請同一姓氏的嘉賓以及知名學者,揭秘該姓氏的家族秘史,該節目以“認清自己,從姓開始”為宣傳口號,以“傳承家風、重建民族信仰”構建節目的思想內涵。相較於上述兩檔節目,《你貴姓》更專注於在姓氏文化上著力。集中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該欄目借用了《非常靠譜》“姓氏特征”版塊的思路,在每期節目的開片同姓氏明星嘉賓登場之后,就會引出該姓氏的支脈特征,這些特征有真有假地提供給兩位明星嘉賓,由他們做出“明星返祖”的判斷,並由此帶出姓氏解讀嘉賓對姓氏文化和溯源尋祖的講述﹔第二,該欄目為了更好地普及姓氏文化,除了依靠節目現場的專家講述之外,節目中還大量使用動畫短片、影視資料、書畫作品、外景拍攝等方式配合解說詞,完成對姓氏文化的解析,相較於《非常靠譜》和《你貴姓》來說,表現手段更豐富全面﹔第三,為了使上述解析姓氏文化的手段和節目現場各環節之間自由轉換,該欄目設置了虛擬角色“貴寶”一角,從名字便可辨別出《你貴姓》欄目的品牌標識。但是嘉賓不合時宜的表演、話題走向偏倚的談話、淪為擺設的明星嘉賓都讓人感覺該欄目的定位和發展思路尚不夠清晰明確。

整體來說,對於姓氏文化的表現還是得到了媒體和相關地域的重視,尤其是對於姓氏發祥地之一的河南省和山西省來說,能夠結合本土地緣優勢和文化優勢發展姓氏文化節目,不論是對於欄目特色的實現,還是姓氏文化的傳承,都大有裨益。但是上述姓氏文化類欄目的影響力還不足以構成現象級。因而,為姓氏文化類節目找到發展的方向顯得尤為迫切。

三、我國姓氏文化類節目的發展思路

(一)找准節目定位,形成持久的節目內容生產力 從節目形態和收視效果來看,姓氏文化類節目中最成功的無疑是剛開播的《非常靠譜》,這點從當時該欄目在同時段節目中收視率穩居前四,便可以得到印証。但是該欄目為何在萬眾矚目之下選擇改版、轉換思路?筆者認為,原因之一就是無法獲得持久的節目內容生產力,即無法按照既定形態完成每一期節目的選題策劃和主題呈現。盡管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但是並非每一個姓氏都有生動的、可供展示的內容呈現,並非每一個姓氏都能與明星構連產生濃郁的情感元素,並非每一個姓氏的民間傳說和歷史掌故都有跡可循、事實確鑿。因而《非常靠譜》剛開播時的“劉”“姜”“歐陽”“許”等姓氏只是電視手段下適宜展示的姓氏文化,數量並不龐大,無法長久維持。

剛開播時的《知根知底》同樣面臨上述難以為繼的問題,並未有足夠數量的歷史名人之后可供節目組作為選題進行呈現,成為了節目策劃時的短板。因而,2013年《知根知底》也全新改版,從改版后的第一期節目《於家石頭村尋根》可以看出該欄目轉換了思路,在尋根尋祖中探索姓氏文化、挖掘家族文化,而這構成了節目的一整期內容,並非只是曾經節目中的一個版塊。雖然姓氏文化無法跟明星、電視手段始終構連,但是尋根祭祖卻是每個中國人都繞不過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追根溯源、尋根問祖的傳統,對於旅居國外的華人華僑來說更甚。這種創作思路的改變,巧妙地規避了姓氏文化類節目中的諸多問題,找准定位,為欄目供給了源源不斷的選題思路。

(二)勇於開拓常規節目,提升節目的品牌號召力在姓氏文化類節目中,勇於開拓常規節目的無疑是《知根知底》。除了常規節目深度呈現姓氏文化之外,該欄目還做了很多嘗試,如策劃了系列節目“怪姓探秘”來探究稀有姓氏,以及在特別節目中設置新的節目形態,通過姓氏九宮格出題進行的競賽式文化答題。盡管這些嘗試對於開拓常規節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仍然以節目的形態呈現還不夠大刀闊斧,為了樹立節目的親和力,帶動觀眾全方位的關注,欄目組還需要在線下多做活動。

線下活動由於依托欄目而拓展了電視媒體的空間和時間,被喻為電視媒體的“星期八”。這源於線下活動實現了電視媒體和觀眾面對面的零距離接觸,既帶動了節目的內容生產,又增強了觀眾的忠誠度,提升了節目的品牌影響力,是電視媒體常規節目的一個非常有力的補充和調劑,賦予了二三線衛視以及地市級頻道新的生命力。對此,以全民普及姓氏文化為宗旨的姓氏文化類節目也應有所借鑒,通過策劃“海峽尋親會”“姓氏祭祖節”、針對某一姓氏的文化活動等類似的線下活動,帶動觀眾線上的關注和線下的參與,提升姓氏文化類節目的品牌號召力。

(三)借力融媒體時代,提升節目的品牌影響力基於微信、微博、社交網站、門戶網站的新媒體渠道在不斷地擴展,但是對於姓氏文化類節目來說,對這些新渠道的運用還不夠充分和靈活。以《知根知底》為例,該欄目在開播前制定了一套詳細的推廣方案,涵蓋推廣渠道、推廣方式、宣傳內容和推廣進度。在新浪微博開設了欄目的官方微博,在多家視頻網站開設播放專區,與多家平面媒體達成了持續報道的深度合作。雖然《知根知底》已有意識地朝著全媒體的思路運營欄目,但是上述方式相較於融媒體運營的典范顯然是生硬而且被動的。姓氏文化類節目應主動在融媒體時代發力,打通制作生產和分發環節、資源共享便捷化,推進內容的碎片化集成、亮點化索取和最優化組合,滿足觀眾個性化的需求,取得融合一體化的實質飛躍。

參考文獻:

﹝1﹞肖銳.論中國姓氏文化研究意義﹝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4).

﹝2﹞張愛鳳.2013-2014國內原創電視文化節目建構的多元認同﹝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8).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