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犯罪心理》將迎最終季 劇迷期望看到小組團圓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BAU小組核心成員
杰森·吉迪恩是劇迷們最想念的角色
《犯罪心理》系列海報
“將邪惡的產生歸結於超自然的因素是沒有必要的,人類自身就足以實施每一種惡行。——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
這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長青劇集《犯罪心理》第一季第一集開頭的名人金句,也為這套罪案題材美劇定下了基調。開播於2005年的《犯罪心理》至今已經播出14季,故事聚焦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下屬行為分析部(BAU)一支心理側寫隊伍的探案經歷。雖然各季豆瓣平均得分超過9分、被劇迷奉為“神劇”,但在漫長的14年后,《犯罪心理》也難逃題材重復、無以為繼的局面。
近日,CBS宣布《犯罪心理》續訂第15季,同時宣布第15季為該劇的最終季。對於眾多劇迷來說,雖然不舍,但也是意料中事。劇集主創也表示,感謝CBS給了《犯罪心理》一個體面的結局。劇集運作人Erica Messer稱:“這確實是苦樂參半,但我對CBS的‘事先通知’充滿感激。他們尊重這部劇以及台前幕后的演職人員還有它的劇迷,並給予了我們為它畫上圓滿句號的機會。”
劇如其名,心理側寫如刀鋒起舞
《犯罪心理》與《CSI犯罪現場調查》可謂CBS的兩大王牌節目,但與后者重現場物証不同,前者更重“罪犯側寫”——劇如其名,BAU小組中接手美國各州無法偵破的連環殺人案件,協助當地警察破案。側寫員(行為分析人員)通過對被害人的研究、對犯罪現場的勘察、對犯罪手法的分析,可以推斷出嫌犯的特征,如性格、智商、愛好、心理健康等,以及性別、種族、年齡、婚姻、職業、教育程度等情況。
“罪犯側寫”建立在哲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痕跡學等多種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犯罪心理》中的許多案例取材於現實中FBI行為分析部創始人約翰·道格拉斯的辦案經歷。就如約翰·道格拉斯所說:“如果想了解畢加索,就要研究他的藝術﹔如果想要了解罪犯的個性,就要研究他的罪行。”
《犯罪心理》中,側寫員們深入探究嫌犯的心理仿佛在刀鋒上舞蹈,心理壓力巨大,稍有不慎就會迷失自我。約翰·道格拉斯曾在其著作《心理神探》中直言:工作越久對人性越懷疑。人人心中都有黑暗面,側寫員也不例外﹔在團隊的相互關照下,他們才能度過深淵。
人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成為罪犯,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成為受害者,其中是否存在某種可解讀的規律?這也是《犯罪心理》被劇迷奉為“神劇”的原因,有網友總結:“很多電視劇都在演繹what和how,隻有《犯罪心理》堅持不懈地在問why。為什麼他/她會被殺害?為什麼他/她要殺人?為什麼他/她會墮落到這一田地?為什麼我們阻止不了罪惡、也阻止不了悲劇? ”
后繼乏力,核心人物已多次更替
14年來,《犯罪心理》一直保持著高品質,豆瓣評分首季9.0分,第14季9.2分,14季平均得分在9分以上。此外,《犯罪心理》還推出了兩套衍生劇集《犯罪心理:超越國界》和《犯罪心理:嫌疑犯行為》。有影評人指出:“《犯罪心理》之所以受歡迎,原因是該劇對美國大眾日常生活的通俗性描述,如失業、貧困、政府腐敗、種族歧視、流動人口增多等外部誘因,並重點關注這些導致犯罪行為的可能性。”
在剖析罪犯黑暗人生的同時,劇集也讓觀眾對切身的安全問題提高了警惕。《犯罪心理》的核心人物之一霍奇納曾說過一段話:“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小心陌生人,但往往最后卻是死在自己人手裡。他可能是你的鄰居、同事甚至朋友和親人。所以,我們的教育是錯的,你最該小心的是你身邊的人。”
如同《CSI》一樣,《犯罪心理》也將於第十五季落下帷幕。除了劇集本身難以為繼、兩套衍生劇表現不佳之外,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主演人員幾經變動,甚至BAU團隊的核心人物都出現了多次更替。劇迷對該劇的終結都有心理准備,就如劇中的顏值擔當JJ所說:“有時候,盡管事與願違,也唯有遷就﹔有時候,明明非我所求,也隻得領受﹔有時候,就算依依不舍,也終要放手。”
劇迷心願,期望看到小組能團圓
對於《犯罪心理》的最終季,主創承諾會為該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而對於劇迷來說,最想看到的無非是BAU小組的成員們齊齊整整地出現,尤其希望杰森·吉迪恩、亞倫·霍奇納、謝默·摩爾能夠回歸。
曼迪·帕廷金扮演的杰森·吉迪恩是《犯罪心理》前兩季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他是BAU首席資深側寫師,整個BAU小組的核心,在第二季后離開。不過,曼迪·帕廷金的回歸很難操作,一方面,劇情設計杰森·吉迪恩在第十季第13集中被舊日懸案的凶手謀殺﹔另一方面,曼迪·帕廷金本人對《犯罪心理》很是排斥,他表示自己被《犯罪心理》中的暴力因素所困擾,最終選擇離開,“我不是在審判那些看罪案劇的觀眾的品位,而是擔心這類劇產生的社會效應。觀眾們用這個節目作為睡前故事,但這不會你們想要在夢中看到的東西。”
杰森·吉迪恩的離開甚至一度動搖了《犯罪心理》的架構,最初主創的設想是以杰森·吉迪恩為劇集的絕對核心,杰森走后,另一名資深側寫師大衛·羅西頂替了他的位置,但重要性遠遠不如杰森,《犯罪心理》繼而變成了以團隊協作為主要敘事重心的群像式劇集。
令劇迷扼腕的還有亞倫·霍奇納的離開。霍奇納是BAU小組主管,為人認真負責,公私分明,正直不阿,除了出色的側寫能力,還擅長於審訊與談判。狗血的是,其扮演者托馬斯·吉布森卻因為創作理念不合而與編劇發生肢體沖突,繼而被劇組開除,許多劇迷都沒想到心目中的“禁欲系男神”,現實生活中性格如此火爆。
在第11季17集中,元老級探員德瑞克·摩根上繳了徽章,宣布自己將離開BAU,把重心放到剛剛組建的家庭上。摩根擅長從罪犯的角度去思考,研究罪犯舉動背后的心理狀態。此外,他還是BAU的武力擔當,是一名柔道黑帶選手,幽默風趣的氣質深受女性青睞。與劇中人物一樣,摩根的扮演者謝默·摩爾表示,之所以離開《犯罪心理》也是為了尋求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我選擇離開是因為想以演員的身份繼續成長,看看有什麼其他角色可以嘗試。我熱愛工作,享受‘開拍’到‘卡’的每一分鐘,但我也想遛遛狗,四處旅行,成家生子。我希望生活與工作平衡,但照拍攝的日程安排很難兩者兼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