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拍完就出事"的鏡頭裡,是網紅創業者掙扎的一年

2019年01月18日07:5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拍完就出事”的鏡頭裡,是網紅創業者掙扎的一年

  中新網客戶端1月18日電(任思雨)1月15日晚,羅永浩現身國家游泳館,這是他的錘子科技遭遇資金風波后第一次亮相產品發布會。

  這次,羅永浩沒有推出新的手機,而是作為投資人宣傳了一款社交軟件的升級版“聊天寶”,發布會結束后,他再次被嘲諷是在向“現實妥協”。

  這已經是羅永浩的第n次“折騰”了。

  羅永浩。來源:電影《燃點》海報

  一飛沖天?或跌落神壇?

  2006年,羅永浩在事業的上升期從新東方辭職,創辦牛博網,后來又開了老羅英語培訓學校。在持續虧損的學校剛有些起色時,他又去創業做起了手機。

  錘子手機的出現給手機行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眾所周知,這幾年羅永浩過得並不是很順利。1月7日,錘子科技傳出265萬資產凍結的消息,羅永浩所持股權也被凍結。

  當羅永浩面對種種傳聞保持沉默時,還有一個年輕人也正經歷著“至暗時刻”。

  這幾年,共享單車遍布中國各大城市,改變了中國的單車行業。ofo小黃車一度每天用戶增長量破千萬,二十多歲的CEO戴威意氣風發,“我們要快過所有競爭對手”,是當時ofo公司的口號。

  戴威。來源:電影《燃點》海報

  但誰都沒想到寒冬轉眼就來。2018年12月,法院下達了對戴威的限制消費令。ofo總部門外,排隊退押金的人群從公司五層排隊到了一層大樓外。

  這兩個在公眾視野引發爭議的人同時出現在一部紀錄片《燃點》中。

  羅永浩、戴威、馬薇薇、papi醬……舞台鎂光燈之外,這些網紅創業人物有著各自的焦慮與迷茫。

  人們常把羅永浩的產品發布會叫“相聲大會”。但是羅永浩自己卻說:“我不願意當眾演講,這是六年裡最不快樂的一部分。”

  “集美麗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Papi醬爆火以后,大家以為她賺了好幾億,但她還在攢錢給父母換房子,看著窗外的豪華小區說:“那個房子真的好好啊,好想住進去。”

  Papi醬。來源:電影《燃點》海報

  紀錄片拍攝的14個月,有人經歷了從頂峰到低谷的飛速降落,有人孤獨地屢屢碰壁,也有人一步步向成功邁進。

  連這部片子本身也見証著“創業不易”。羅永浩在發布會上調侃說,被採訪的創業者基本都“出事了”,“好像有三個已經出了很嚴重的問題了,其中也包括我,我那個頭像又最大”。

  不是每個人都擅長的游戲

  在一張小桌子前,經緯中國的投資人張穎一臉嚴肅,快速地拋出幾個問題:項目?數據?亮點?

  桌子對面,緊張的青年安傳東正講著自己“跨界美食家”的理念,他支支吾吾沒有說清楚。幾分鐘以后,張穎有了答案。

  電影的前十幾分鐘,安傳東還帶著一群年輕的會員在合作的餐廳裡舉辦熱鬧的美食聚會,想打造短視頻版的“共享餐廳”。

  安傳東的經歷代表著大多數年輕創業者的狀況:從小鎮走出,連續創業三四次,但是想法總“不算太靠譜”,所以每次的結果都失敗。

  來源:電影《燃點》海報

  張穎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都是自己空想出的市場。

  他每年都要聽三四百個創業者講自己的創業夢想,但最后隻給1%的人投資。他們希望找到十年后的馬雲,但“大多數人一輩子做不到”。

  快速發展中的中國,每天都有無數新商機在興起。知識付費、內容創業……每個創業的人都像是一個“追風者”,哪裡有風口,就會在哪裡扎堆出現。

  但要麼追不上、要麼跑得太快掉鏈子,焦慮和自信的反復徘徊是他們生活的常態。很多創業者吐槽說,真實的創業哪有影視劇裡那麼容易。

  2016年,錘子科技虧損超過4億,曾在微博上懟天懟地的樂觀派羅永浩,甚至一度理解了那些自殺企業家的心情,因為他想到公司的五百人背后都有家庭,“我很愧疚面對這五百個家庭”。

  “一個人奮斗的狂熱必須要和市場規律經濟規律結合起來。”一位投資人說,在中國,93%的創業公司在成立3年后都會死掉,隻有7%的能存活。

  假如失敗了,值得嘲笑嗎?

  面對自己父母,安傳東流下愧疚的眼淚。在最困窘的時候,他用父親打工一年賺來的錢給員工發了工資。

  安傳東。來源:電影《燃點》海報

  在很多人眼中,他這樣的人不是“瘋子”就是“傻子”。不過,跟投資人聊完以后他還是這樣安慰自己:只是否定了項目,但沒有否定我的人。

  面對種種爭議,羅永浩說已經“脫敏”了。他的投資人好友講起一個故事,多年前羅永浩幫人介紹一個產品,當好友鼓勵他說說自己最想做的項目時,他完全變了一個人,講電子產品講到唾沫星亂飛。

  “賺不賺錢無所謂,我就想把這事做成。”羅永浩今年47歲,說自己看到那些新的電子產品還有激情,“誰可能為了面子堅持了六年呢?所以還是喜歡”。

  ofo內部信裡,戴威表示,“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

  羅永浩。來源:電影《燃點》海報

  在這片土地上,每天都有公司倒下,又有無數創業者出現。“我們為什麼要創業?去別的工作也可以謀一份薪水,我就是有一個想法,通過我的能力和夢想去達到一個目標。”

  一位投資人說,創業,給這個社會帶來的是一種精神財富。

  “我要是認了這個命,我不如去變得更好。”安傳東又開始了下一次嘗試:“兩年三年、十年還搞不成嗎?”

  與這些創業者的心態相似,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在努力博一個改變人生的可能。執著並非一定要一個好結果,但至少在以后不留遺憾。

  張穎說,“所有社會的進步,首先是夢想驅動的”。奮斗的這條路上,成功者固然值得欽佩,但也請別嘲笑那些失敗者,畢竟,他們有夢想,有勇氣。(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