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記錄時代,不負總書記的重托
在電子閱報欄前駐足,詳細了解報欄的內容建設、運營模式﹔在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與赴河北灤平挂職村第一書記的記者連線﹔觀看軍裝照H5互動產品、《牽媽媽的手》的微視頻,不時點頭稱贊……25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同志來到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並向全國廣大新聞工作者致以新春祝福。高屋建瓴的指導,細致入微的關懷,讓新聞工作者備受鼓舞,如沐春風。
在中央深改小組會議上,打響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發令槍﹔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提出48個字“職責使命論”﹔致信祝賀中國記協成立80周年,對新聞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新聞輿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從人民日報總編室夜班平台到人民網全媒體播控中心,從央視《新聞聯播》演播室到新華社新聞信息發稿中心,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始終伴隨著媒體人。這既是對新聞輿論工作舉旗定調、凝聚共識的工作要求,也是對這支可靠的、高素質的、能打硬仗的工作隊伍的高度肯定。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南海閱兵熱血澎湃,港珠澳大橋華麗現身,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大國氣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光重現,每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總有新聞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身影。從冰花男孩到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從公交車墜江到長生疫苗造假,那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淚點與痛點,依靠新聞工作者的勤勉擔當來寫就。今天的新聞將成為明天的歷史。而正是因為有大批傳播政策主張、敘述時代風雲、推動社會進步、守望公平正義的新聞工作者,我們的時代將創作比以往任何時代更豐富、更深刻的“史料”。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有人聲稱“紙媒已死”,有人指責自媒體野蠻生長。但也有人說,傳統媒體需要新力量,新媒體也需要老編輯。的確,在眾聲喧嘩的輿論場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絕不是非此即彼、前后相替的關系。一方因為權威性、專業性而具有公信力,一方則因為速度快、信息多而迅速傳播。所以,媒體融合之路既期待技術革新,也呼喚責任使命﹔既應當是傳統媒體的自我革命,也理應成為新興媒體的自我淨化。“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是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必由之路。
而對於新聞工作者而言,在媒體融合大潮下,很多人經歷了“成長煩惱”“本領恐慌”。但繡花要得手綿巧,夯實技能、精湛業務是新聞工作者的不二選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這需要新聞工作者既抓牢生產又重視效果,既立場明確又娓娓道來,既筑牢底線又有用戶思維,既有道德操守又有社會關懷,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基本功和必修課。同時,要走出書齋、放眼世界、深入事件,將腳力、眼力、腦力凝結為強勁的筆力,用最優秀的作品續寫職業的光榮。
在新時代,最不缺乏的就是鮮活的人物與素材。波瀾壯闊的大時代與油鹽醬醋的小故事,都是大顯才華的舞台。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廣大新聞工作者拿起紙筆、高舉鏡頭、敲動鍵盤、握穩話筒,記錄時代、謳歌生活,方不負青春、不負時代、不負總書記的重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