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一顆土豆的力量:復活“冬閑田” 致富貧困戶
1月31日,正值年關,城市裡漸漸冷清了下來,而在福建省建寧縣溪口鎮枧頭村,燕輝家庭農場的一處農田內卻熱鬧非凡,一大群人正在田裡忙碌著。
這大冷天,你們在挖什麼?
“我們正在挖掙錢的‘寶貝’啊!”農場負責人謝錫輝說。這“寶貝”,指的是從北方引進的土豆。
北方土豆為何“安家”南方?原來,2018年,福建省紀委監委下派干部曹銳到枧頭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到了枧頭村后,曹銳四處走訪,發現村裡雖然特色農業資源豐富,但是全村6000余畝耕地,每年到了冬季基本都在“休息”。
能否找到一種經濟作物,既好種,效益又好,讓“閑田”復活?
於是,曹銳來到省農業廳“取經”,省裡的專家為村裡支招:引進種植北方土豆。
為了做到心中有數,曹銳到建寧縣氣象部門調取了十年來建寧冬季氣溫情況,又將枧頭村的土壤帶到省裡進行化驗,並多次邀請內蒙古馬鈴薯種植專家前來實地考察,最終確定了該種植合作項目。
農場種植的土豆供游客採摘
“在曹書記的幫助下,去年,我的農場利用冬閑田,試種了260畝的土豆。”謝錫輝說,農場與內蒙古企業簽了回購訂單,採取“企業+農場+貧困戶”的模式進行試種,不僅銷路不愁,該企業還全程提供機械化和技術指導服務。
“在這干活,不累。每個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貧困戶熊自棕高興不已。和熊自棕一樣,今年52歲的村民阮行雲,也因在燕輝家庭農場務農而有了穩定的收入,緩解了經濟壓力。
眼下,在枧頭村,依靠家門口務工脫貧致富的貧困戶還有很多。
這些天,村民們正在忙著採收土豆。根據採收情況,平均畝產土豆2050公斤,每畝淨利潤2500元以上。
種植土豆,不僅盤活了“冬閑田”,還帶動了貧困戶脫貧,促進了村財增收。
去年,村裡經過充分考查論証,在征得村民代表同意認可后,將村裡的20萬元征地補償款,用於發展土豆種植。“根據今年的產量,可為村財增加收入1.4萬元。”曹銳說,今年村裡將繼續與內蒙古企業合作,擴大土豆種植面積,並在全縣進行推廣種植,讓更多的“冬閑田”復活,更多的貧困戶脫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