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零點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屋外大紅燈籠高高挂起,孩子們捂著耳朵,興奮又害怕地躲在放鞭炮的大人身后,在家家戶戶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迎來辭舊迎新的一年。這是三年前河南淮濱的年味。
2016年禁止燃放煙花后,三年來,趕年集成了這座小鎮裡的人們對年味最直接的寄托。
2019年2月3日,臘月二十九,離淮濱縣縣城最近的欄杆鎮大集,依然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城區裡因為城市規劃早已沒有了這般規模的集市,鄉下的集市雖然熱鬧但年貨種類有限,於是,城裡、城外的人都來到了這個城鄉交界地趕年集。
春節前的最后一個大集,更是集中了蔬菜、肉禽、水產、干貨等年貨,應有盡有。“因為生活方便了,現在置辦年貨也不著急了,這不今天才帶著孩子來買春聯。”帶著女兒來趕集的張女士告訴記者。
年集雖熱鬧非凡,但卻井然有序,移動支付可以說是一大神器。集市上可以看到,大到超市,小到賣蔬菜、賣佐料的小販,攤子上都挂著移動支付的二維碼。“其實我都不懂,還是孩子放假回家了幫我弄的二維碼,聽手機提示就能知道到沒到帳,我也開心,買東西的人也方便了。”年貨店的老板開心地說。
現在常常能聽到有人說年味兒不足,其實不然,老人們常說,趕了年集才叫年!若放下手機,陪伴家人,走出家門,在高高挂起的大紅燈籠裡,在商鋪小販們朴實的笑容裡,在大包小包滿載而歸的村民臉上,在路邊過年才能吃到的糖糕裡,就能發現最濃的年味兒。(人民網 丁亦鑫 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