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跨國春晚奏響春天的旋律 向世界送出春節祝福

2019年02月09日07:0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跨國春晚奏響春天的旋律

2月3日起,由13個國家和地區的17家媒體共同舉辦的“春天的旋律·2019”跨國春節晚會,相繼在中國南寧、香港、澳門,以及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印尼等國家的電視台播出。晚會以“經典詠團圓”為主題,講述“一帶一路”上的華人故事,奏響一支美妙動人的“春天的旋律”。

自2007年以來,跨國春晚已舉辦了12屆,搭建起了一座跨越國界的文化橋梁,成為國家廣電總局“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重點支持項目和廣西、南寧對外文化交流的重點品牌,也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

向世界送出春節祝福

清脆悅耳的歌聲,婉轉動人的曲風,柔和溫馨的舞美……一首由越南歌手杜氏青花獻唱的《過橋風吹》,訴說著京族青年男女浪漫的愛情故事,講述著中越兩國民歌的故事和其中的淵源。“希望通過跨國春晚將越南民歌帶到中國,分享給更多的中國朋友。”杜氏青花說。

節目錄制期間,來自中國、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新西蘭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420多人相聚南寧,不同國度和異域文化的文藝節目,在“春天的旋律·2019”跨國春節晚會舞台上,碰撞出別樣的藝術火花,展現了一幅融合異國地域特色的多彩畫面。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虫。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由中國、新西蘭和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參與演出的《聲律啟蒙》,將中華傳統文化意蘊演繹得淋漓盡致。

本屆跨國春晚,有120名外籍演員參加演出,主持人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大家共同向世界送出春節祝福。越南組合節目《春節到了》、泰國舞蹈串燒、印尼《薩滿舞》等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精彩新春節目,歌曲《船歌》等12個合作節目與中國的傳統新春文藝形式等進行碰撞交融,既多元又熱鬧,實現鏗鏘合鳴。

架起文化“出海”橋梁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同時融合東盟國家特色文化、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中國和東盟各國各地區“人文相通、民心相近”的認同感,架起中華文化“出海”橋梁和通道,是跨國春晚始終重點考量的初衷。

“春天的旋律·2019”深入挖掘感人的華人故事,展現海外華人的愛國情懷。2018年下半年,攝制組走訪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拍攝記錄了當地華人的溫情故事,以專題視頻的形式呈現在春晚中。

香港國際衛視駐外機構事業部總監任清泉形象地將跨國春晚比作“一場家宴”。“借助這個契機和平台,再次會聚東盟國家華人、港澳台地區華人乃至全球華人,齊聚一堂,共同品味中國年。”任清泉表示,希望借此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美好、友善、不斷拼搏進取的一面。

今年是馬來西亞嘉麗電視台總裁梁耀聰參與跨國春晚的第11個年頭。對他而言,每年歲末,最期待的便是趕赴廣西,前去探望南寧的老友。“跨國春晚不僅促進了國與國之間民眾的友好往來,更使千千萬萬的海外華人與廣西民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梁耀聰說。

從“對唱”到“大合唱”

從政府高層互訪到民間交往,從文化藝術到文化產業,從公共服務到學術交流……經過南寧市多年精心打造,以“春天的旋律”跨國春晚、“文化走親東盟行”“南寧渠道·絲路交響”跨國採訪等品牌活動為載體的南寧市“以走促親”對外文化交流體系進一步充實、拓展。

首屆“春天的旋律”跨國春晚於2007年在南寧成功舉辦。經過12屆精心耕耘,從第一屆中越兩國“對唱”,到13個國家和地區17家媒體攜手合作演繹的“大合唱”,越來越多的國家以傳統文化為紐帶,加入跨國春晚大家庭,共慶新春佳節,為全球觀眾奉獻了兼具思想深度、藝術高度和情感溫度的視聽盛宴。

十多年間,晚會規模愈來愈大,形式常辦常新,內涵豐富多樣,“朋友圈”跨越一個又一個國度,不斷向世界各地延伸,先后在80余家境外媒體落地播出,覆蓋范圍包括中國和東盟各國,以及北美洲、大洋洲、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本報南寧2月8日電 本報記者 周仕興 本報通訊員 陳玲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