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實體書店發展穩步復蘇 全民閱讀成重要維系紐帶

正月初五,讀者在曉風書屋內閱讀。
2018年年底,《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福建省財政廳獲悉,福建省實體書店扶持資金已下達,全省42家實體書店獲得扶持。
據了解,原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自2014年起啟動實體書店扶持計劃,扶持書店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2014年扶持32家,2015年34家,2016年37家,2017年42家,4批共投入800萬元,資助了145家中小型實體書店。
此外,在實體書店扶持政策帶動下,福建省各地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相繼出台了一系列地方實體書店扶持政策。其中廈門市政府發布《〈廈門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6年版)補充規定》,要求在新建社區中對於每個居住人口在10萬人以上的標准街道,都要設置建筑面積300平方米的社區書店﹔泉州市積極推動市圖書館和當地實體書店共建“百姓書房”﹔漳州市在2018年將實體書店網點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在全市范圍內新建11家惠民實體書店﹔莆田市則為實體書店協調申請公有房產低租金優惠政策……
實體書店數量回升
“書店消亡速度得到了有效減緩。”在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印刷發行管理處副處長陳明森看來,這是近年進行實體書店扶持后最為顯著的變化。2015年以前,福建省曾出現每年消失100多家實體書店的情況,到2017年卻出現了讓他驚訝的現象:2017年福建省實體書店總數與2016年基本持平,總數量達2560家,到2018年福建實體書店更是注入了不少新鮮血液。
2017年10月,福州鹿森書店上下杭店開始營業,其三坊七巷分店緊隨其后趕在2018年1月與大眾見面﹔2018年7月,泉州“書想所”開業﹔2018年12月廈門十點讀書實體書店開業……頻頻有新式獨立書店在福建亮相,似乎預示著多年來持續收縮的實體書店市場正在漸漸回暖。
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廈門獲得出版物銷售許可的實體書店增加40家,達到305家,2016年358家,2017年452家,2018年僅新開300平方米以上民營書店就有7家。
在2018年福建省局扶持書店名錄中,記者看到已有31年經營歷史的曉風書屋,其漳州薌城區店與廈門大學分店雙雙獲得扶持。“近3年,我們得到原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漳州市委、廈門市委各項扶持資金預計超過70萬元。”曉風書屋負責人許星感慨道。政府資金的扶持讓他們有了更多機會進行轉型探索,孕育符合當今文化市場的“新曉風”業態。現在曉風書屋在廈門有3家門店,漳州兩家,它們皆是在經歷了曉風“關閉潮”后重新定位的產物。
國有書店方面,福建新華發行集團2017年啟動32家門店的賣場改造升級工作,迄今新增面積超過7600平方米,全省新建新華校園書屋50家。
全民閱讀成重要維系紐帶
2015年1月出台的《福建省實體書店扶持資金資助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要求,所扶持主要對象為運營正常、特色突出、創新發展和誠實守信的實體書店,並需在省內連續經營3年以上。“先確保有影響力、有效益的書店活得更久,在當地形成帶頭作用,讓經營者對行業有信心。”陳明森解釋這一做法的主要用意。
經過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書店,其經營現狀究竟如何?記者聯系了3位獲得扶持的書店負責人進行深入了解。3家書店各有特色,但在談及其“維持之法”時,卻都一致提到了書香社會的建設,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是一個重要維系紐帶。
“門店可以進行擴建重裝啦!”位於福建經濟學校梅亭校區社區內的海景書房是一家僅35平方米的小型書店,獲得扶持資金后其負責人欣喜地向記者說,雖然海景書房面積小,但是在福州也是小有名氣,因為他們有獨有的經營之道。海景書房以推廣黨政類書籍為主,黨的十八大召開后,書店開始主動走出店門,把黨的理論宣傳讀物送進社區,送進機關。“曾經難以想象我們書店的書籍竟然可以送到監獄、戒毒所,成為慰藉大家的精神食糧,這離不開書香社會的建設。”
“這是書店第一次拿到扶持資金,主要用於閱讀推廣。”漳州眾望書城總經理陳福源介紹說,今年剛好是眾望書城回歸實體書店的第三年,眾望書城與曉風書屋創辦於同一個時期,曾受沖擊急流勇退。重新面向市場的眾望書城除了是綜合書店,還與中國華僑出版社合作成立了漳州出版中心,是漳州作協創作基地、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創作基地,是漳州文藝愛好的集合地,平台一年策劃漳州本土作家作品累計達44本,並積極向本市其他書店推廣本土作家作品。眾望書城以服務本土作家,引導讀者為宗旨,創新“出版+書店+作家+讀者”的模式點燃新的閱讀方式,意在讓閱讀更接地氣。
秋韻書城是三明市少有的綜合性民營書店,2018年8月剛進行過一次升級,改善閱讀環境。秋韻書城門店經理胡建花介紹,書店長期從事全民閱讀推廣,與中小學校進行有效互動,組織閱讀活動近百場。“希望可以利用扶持資金進一步把書店打造成一個文化綜合體,為書香三明營造更好的氛圍。”
另外,據了解,2015年以來,原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和海峽出版發行集團聯合舉辦了4屆“世界讀書日·海峽讀者節”,共有3000多家實體書店參與,開展優惠售書、名家講壇、捐贈圖書等活動近萬場。
繼續落實系列政策
福建省實體書店扶持上下聯動,輻射各市縣,鼓勵走“專精特新”內涵式發展道路,形成了較好的發展模式。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福建省重點扶持“台灣書店”項目建設,關心在閩台胞文化需求,為在閩台胞打造一個集學習交流、聚會休閑、創意生活等功能於一體的“寶島味十足”的復合式文化場所。
全民閱讀氛圍的籠罩,持續上升的實體書店數量,讓經營者看到新的希望,下一階段福建省還將繼續落實好推動實體書店發展的系列政策,針對當前仍存在的校園實體書店未形成覆蓋、城鄉實體書店比例失調等問題進行著重改善,以扎實的步伐推進實體書店復蘇,解決短板,促成良性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