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走中見真情 融合出新意

《湖北日報》記者 劉申
2019年02月19日14:02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走中見真情 融合出新意

  隆冬的早晨,硬著頭皮出門,路邊的枯草上鋪著一層銀白色的霜花。趕到位於武漢東西湖區的府河濕地時,遼闊的灘涂上卻是萬鳥翔集、鴨叫鶴鳴。

  1月26日,在這裡,我和兩位同事一起採訪志願護鳥隊。護鳥隊共有25名隊員,他們有的是東西湖區柏泉街林特站的職工,有的則是附近的村民志願者。護鳥隊在濕地沿線拉起一人多高的鐵絲網,圈出了一片3600余畝的水面,禁止外人進入,他們輪班24小時值守,一干就是7年。

  在簡陋的護鳥帳篷裡,我們接連採訪了隊長和幾名隊員,從護鳥隊成立聊到公眾環境科普教育基地,從偷獵天鵝聊到候鳥天堂。64歲的護鳥隊員湯國社,穿著藏青色安保制服,發紅的臉頰一直面帶微笑,腼腆地看著我們。

  記者的直覺告訴我,他一定是位有故事的人。如何打開他的話匣子?談話間,湯國社起身交接班,准備例行巡湖。我喊道,“湯叔,我跟你一起去!”

  寒風凜冽,帳篷裡雖然四處漏風,但走出去還是凍得不由地哆嗦了一下。拿著鉗子、垃圾袋、望遠鏡等工具,我們出發了。

  府河濕地因枯水期被分割成了多個小水窪,水面上每隔幾百米,就有大群水鳥簇擁在一起,少則十來隻,多則數百隻。“那是天鵝吧?”我指著一隻驚起的鳥問。“不對!白鷺。”談到鳥,湯師傅不禁打開了話匣子。

  跟著湯師傅巡湖,他不用望遠鏡,用眼一瞥就能分辨出水鳥的種類。“那是豆雁和灰雁,數量最多,遠處是白琵鷺和鸕鹚,還有幾隻白鷺和蒼鷺。”品種繁多的鳥類,隻有形體和嘴部的細微區別,在我眼裡幾乎一模一樣,但湯師傅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走在齊腰深的荒草灘上,湯師傅時不時清理垃圾,修補破損的鐵絲網,耳朵和手都皴裂出一道道血口子。湯師傅給我們介紹,他原本是建筑工人,2012年冬季加入護鳥隊。此后每年候鳥來此越冬,他都會跟隊員們一起在岸邊守護。7年下來,他由“一鳥不識”變成了“百鳥通”。

  走了兩公裡后,來到一處護鳥帳篷。跟第一站採訪地的帳篷一樣,裡面陳設簡陋,一張大通鋪,可供四五個人平躺。湯師傅說,因為要考慮防洪安全,不能建房子,護鳥屋無水無電,又不能生火,冬夜凍得不行,“隻能靠不停地巡邏來取暖”。

  這一路,我在“閑聊”中了解到湯師傅7年如一日守護候鳥的經歷和故事,他的喜怒哀樂引起了我的共鳴,他的堅守讓我肅然起敬。與以往採訪不同的是,我們還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讓廣大網友“在現場”與現場記者一起感同身受。當日,湯師傅和隊友的護鳥故事在直播平台上收獲了超過80萬網友的在線觀看、互動。

  緊接著,我們在《湖北日報》上刊發了《守出府河一片“候鳥天堂”》,在官方微信上推出《7年!為了它們,這25個人每天24小時值守!》,同時,還發布短視頻《府河護鳥人》。此后的幾天裡,在新媒體平台和微信朋友圈,相關報道紛紛被轉載、轉發,眾多網友和讀者留言、點贊,好評如潮。

  這一刻,我深深體會到,如果沒有深入濕地與護鳥大叔一起巡邏,如果沒有發現故事和細節的敏銳,如果沒有多視角展示和全媒體矩陣立體傳播,就不會有“刷屏”的效果。

  不僅是護鳥人的報道,春節前后,我們走村串戶,下工地進車間,通過溫情的故事,動人的細節,帶著網友、讀者一起生動地感受新時代大發展,感受社會的生機和希望。

  在湖北省大悟縣,我們航拍易地扶貧搬遷小區,記錄村民們“搬”出來的幸福新生活。在羅田縣,我們見証貧困戶領取產業分紅款的喜悅。在孝昌縣,我們傾聽“90后”殘疾大學生唐根根講述他趕著羊群奔小康的感人故事。

  多年來,《湖北日報》堅持春節期間“新春走基層”。網友評論稱,今年的系列融媒報道,延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傳統,不僅內容豐富,還動起來了、活起來了、亮起來了,新風扑面,質朴感人。

  通過再次俯下身、沉下心的報道實踐,我更加堅信,腳下的泥土有多厚,心中就沉澱了多少真情。靠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得來的作品,能感動我,也能感動廣大網友和讀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