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實體書店需要有"編輯思路" 向核心位置要"黃金效益"

樊凡
2019年02月21日13:2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撫順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盛文·北方圖書城撫順店開業時,特在門廳處的核心區域舉辦“讀書樹德 讓學雷鋒成為生活的一種習慣”主題活動,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 北方圖書城 供圖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大小”成為評判各大互聯網產品的主要標准之一。同樣,在實體書店內,人流量的大小也是劃分核心位置的主要標准。但是,每一家書店的核心位置有限,利用好有限的物理空間成為實體書店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關鍵,巧妙的策劃也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

日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了多家實體書店的負責人,了解到他們在選擇圖書品類、好書推薦、位置擺放等方面所秉承的原則與思路。

核心區圖書“被帶走率”最高

在每一家實體書店內,管理者往往會根據書店的區域位置、顧客主動線、讀者活躍度等因素設立重點展示區域。

遼寧省新華書店北方圖書城有限公司總經理柳青鬆告訴記者:“正廳入口處、主通過處、次通過處、4—6層的圖書陳列層是北方圖書城內的重要區域,也是人流量和關注度最高的區域。”石家庄新華書店總經理馬永聚認為,除正廳入口處外,每個樓層緊鄰扶梯區域及扶梯兩側主通道為每層圖書陳列的黃金位置,這些位置是讀者進書店后的必經主動線。

柳青鬆認為,書店內的核心區域的選品應以“轉化率”和“效率”兩個原則為主。具體來講,一方面可以增加產品的曝光度,增加讀者的翻閱率與購買率﹔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讀者的購買時間,有效滿足讀者精選與推薦的需求。

對於實體書店來說,書店內黃金區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許多讀者進入實體書店並沒有針對性的閱讀需求,對於圖書的選擇也屬於“邊走邊看”型,書店內的核心區域擺放的圖書是其最有可能購買的。

“大部分情況下,書店核心區域所推薦的圖書都是比較符合當下熱點的熱門圖書,也比較符合我的閱讀需求,下班、逛街沒事的話我都會過來看看。”在北京東直門附近上班的喬女士是該商圈內西西弗書店的常客。但是也有讀者反映,許多實體書店並沒有很好地利用這個黃金位置,所擺放的圖書並沒有達到讀者的預期。有讀者告訴記者,其在某知名實體書店的核心推薦區域買到了印刷質量與內容質量存在問題的“暢銷書”,與出版社聯系后得知,該書的銷量並不如意。

那麼,實體書店當秉持什麼原則,利用核心區域向讀者推薦好書呢?“核心區域無論所陳列的圖書也好,抑或主題活動也罷,都應以社會責任為首要標准。其次,銷售排行、出版社及圖書公司的口碑、社會熱點和熱門IP等都是核心區域在選品時重要的參考依據。”陝西省嘉匯漢唐圖書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唐代偉說。

“核心區域的圖書選品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符合讀者青睞和需求、貼近當下社會熱點話題為目標。總店把握好方向性的選品,書店根據自身經營情況選擇符合本店經營的類別。”廣州購書中心有限公司營銷主管王春燕告訴記者。

向核心位置要“黃金效益”

在堅守社會責任、充分發揮社會效益的同時,被採訪的實體書店從業人員認為,書店的核心區域作為店內人流量最大、受關注最高的物理區域,要通過策劃活動向核心位置要“黃金效益”。

圖書作為社會效益優先的特殊商品,所謂“黃金效益”必然應以黃金的社會效益為先。

王府井新華書店副總經理耿振偉告訴記者:“店內重要展示區域的圖書通常會經過嚴格的‘三審三校’制度,從選品員到樓層經理,再到一把手領導,會對圖書的內容、銷量、主題等方面層層把關。”

在保証社會效益的同時,實體書店的核心區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相當可觀。馬永聚告訴記者:“在石家庄市的圖書大廈,每層的黃金位置陳列的品種銷售碼洋能佔到本樓層銷售的近30%,而其陳列面積還不到本樓層面積的1/10,這充分說明了黃金位置的重要性。”

隨著實體書店的涅槃重生,實體書店不僅僅是銷售圖書的場所,更成為舉辦文化沙龍、新書推廣、閱讀交流等活動的重要場地。在與相關單位合作開展圖書推廣活動時,實體書店往往也對活動內容、參與人員等進行嚴格的把關。

如坐落在“中國第一商業街”的王府井書店,是許多商業推廣活動十分青睞的場所。“我們對於圖書的推廣活動有著嚴格的把關程序。書店最核心的區域永遠都是最先留給那些能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圖書。”耿振偉告訴記者。

“書店總編輯”是“編輯思路”的把關人

實體書店內核心區域圖書的選擇其實正是“編輯思路”的重要體現,通過一定的篩選辨別、選題策劃、議題設置等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指導服務。2018年6月,北京市印發《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意見除在優化行政審批、完善財政金融扶持、促進創新發展等方面提出一些綱領性政策扶持外,還特別提出“倡導書店設立總編輯制度,鼓勵社會辦書店設置總編輯”。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雖然全國大部分實體書店仍未開始實行總編輯制度,但大部分實體書店已經實施了對選品圖書的“三審三校”制度,通過制度將質量低劣的圖書拒之門外。同時,除把關之外,許多實體書店也設立專業人員為讀者提供閱讀引導服務。

目前,北方圖書城聯合遼寧省內知名作家、出版社編輯、文化名人、媒體人、資深讀者等20余人定期在店內開展閱讀指導,並以此為基礎,開始在書店內實施總編輯制度。柳青鬆認為,實體書店80%的讀者對於閱讀的需求是沒有針對性的,更沒有科學或精准的選品標准,如果實施總編輯制度,便能夠提供實現讀者個性閱讀方案的解決之道。

石家庄的圖書大廈以其二樓的文學區域為試點,開始實行“圖書專員”制度。“這與實體書店的總編輯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馬永聚說,“圖書專員”制度就是在二樓設立兩名圖書專員,通過系統培訓等方式熟悉社科文學各類圖書的暢銷、常銷及新書品種,並能夠了解這些品種的基本內容、受眾群體、同主題其他作者或同作者的其他作品等相關信息,較好地為讀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