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把建議准備得更扎實
“春節假期還沒過完,就已經進入‘兩會節奏’了。”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博士,是位回國創業的海歸。年初八上班頭一天,丁列明就跟同事交代好,接下來這段時間他要集中精力為參加全國兩會做准備。
“手頭有四份建議基本確定了,還有幾份得繼續打磨,抓緊這幾天時間,爭取多走訪調研幾家企業和單位。”丁列明今年准備提交議案和建議涉及的內容,除了一直關注的科技創新、醫藥產業發展,也有首次“跨界”關注的精准扶貧領域。
“去年5月的雲南勐海之行,給我的印象太深了。”當時,農工黨浙江省委會安排丁列明帶領調研組,到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勐海是滇西連片特困縣之一,丁列明他們5月9日夜裡到勐海,第二天一大早往布朗山鄉趕。蜿蜒山路車行好幾個小時,穿越大片原始森林,到了新竜村曼新竜村民小組、勐昂村帕點村民小組兩個布朗族村寨,挨家挨戶走訪30多戶人家。
“有幾戶村民家簡陋的吊腳樓裡,幾乎沒有像樣的家具,我心裡很不好受。”丁列明他們調研了解到,雖然當地基本實現脫貧,但困難和問題還是不少:產業結構單一,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茶葉行情低迷,很可能造成返貧﹔村民醫療衛生知識缺乏,缺醫少藥的狀況仍然存在。
從雲南回來后,丁列明記挂著幫鄉親們辦幾件實事。不久前,經多方協力,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醫療設備已被送到布朗山鄉衛生院。“今年提交的建議,也要把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困難和當地群眾的心聲寫進去,帶到北京。”
“去年一年,無論是作為人大代表履職,還是參加產業發展論壇、與相關部門座談、與普通患者交流,都是我了解群眾心聲、業內呼吁的重要途徑。”最近,丁列明約了幾位專家碰頭商討,准備把完善支持自主創新藥和高質量仿制藥發展的配套政策、更好地保護創新藥的知識產權等建議,做得更扎實、更充分。
記者手記
順應群眾期盼
丁列明當年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和幾位博士一同回國,研制出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肺癌靶向藥新藥,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丁列明已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光是去年他就提交了7份建議,所涉領域不同,但內容都聚焦民生,聚焦群眾需求。這跟他創業創新、研發新藥的目的和理念一致,就是要為民生福祉改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他說,能夠把關系民生的共性問題反映出來,意見和建議被國家和有關部門採納吸收,這方面的意義和價值,不亞於作為科研人員研發出新藥的成就感。
身為人大代表,是一種責任和擔當,要順應群眾期盼,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履職盡責為民生,才能不負人民的期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