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1期

千期梨園正青春——論《梨園春》的創新

龐曉戈
2019年02月28日13:51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1月

【摘要】《梨園春》於1994年在河南衛視推出,是中國最長壽的電視節目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檔24年不間斷在衛視黃金檔播出的電視綜藝欄目。24年來,《梨園春》緊跟時代發展,勇於探索,不斷突破,開創了中國電視戲曲的新局面,引領了中國電視戲曲的新發展,已成為中國電視戲曲欄目的知名品牌。

【關鍵詞】長壽欄目﹔戲曲電視化﹔講故事﹔主題賽季﹔走出去

《梨園春》自1994年在河南衛視推出以來,以小博大,“小投入、大情懷、正能量”,在連續10次獲得中國電視最高獎——“星光獎“后,又榮獲了“星光獎特別貢獻獎”。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以老年人為主的《梨園春》觀眾群開始呈現年輕化趨勢,其中15—54歲的觀眾比兩年前增加了28%。2018年6月24日,在第1000期節目中,《梨園春》被世界紀錄認証機構(WRCA)認証為“世界上持續播出時間最長的中國電視戲曲欄目”,意味著這檔中國電視的“老字號”又創造了一項新的傳奇。

閻肅先生生前曾評價:“《梨園春》不僅在激烈的電視競爭中活了下來,還火了起來。”《梨園春》始終不忘初心,堅守文化自信,不斷引領中國電視戲曲欄目的發展,既是河南電視界的旗幟,也是中國電視戲曲的一面旗幟。

一、抓住歷史機遇,做戲曲電視化的先鋒

(一)電視戲曲的發展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形式的典型代表,戲曲藝術和傳媒手段的發展一直是相輔相成的。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京劇大師譚鑫培先生主演的《定軍山》,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梅蘭芳先生主演的《生死恨》,表現的都是戲曲藝術。電影的出現,使戲曲拓寬了自己的表現手法。

自從有了電視,戲曲藝術又有了新的展示平台,可以說,電視戲曲的發展軌跡幾乎伴隨著我國電視事業的成長。最初的電視戲曲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在劇場把整場大戲完整地錄制后在電視平台播出。因為早期的電視戲曲節目受播出形式所限,電視一度被稱為“微縮型影劇院”。這樣的播出形式,並沒有改變戲曲的表現形式,也沒有充分運用電視化的手段,只是換了一個戲曲的播出載體。隨著電視事業的發展,電視工作者並不滿足於對戲曲藝術的單純記錄,他們把電視藝術和戲曲藝術結合起來,將戲曲舞台的演出,根據電視藝術特點和電視藝術的表現手段,加以重新編排,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電視戲曲藝術,使節目更符合電視傳播屬性,從而拉開了中國戲曲電視化的大幕。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電視戲曲欄目在我國各級電視台陸續興起,並且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出現了以央視戲曲頻道為代表的專業化電視戲曲頻道,各省級衛視以及地方電視台也相繼推出了一大批制作考究、風格多樣的戲曲欄目,中國電視戲曲進入“欄目”時代。例如:戲曲新聞類欄目有央視的《戲曲採風》、戲曲教育類欄目有央視的《跟我學》、戲曲訪談類欄目有《戲苑百家》、戲曲真人秀類欄目有《叮咯嚨咚嗆》,而戲曲綜藝類欄目的代表就是《梨園春》。

(二)《梨園春》的電視表現手法

河南衛視《梨園春》於1994年開播,它順應時代潮流,抓住中國電視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將傳統戲曲與現代化的電視表現手法巧妙嫁接,開戲曲電視綜藝之先河。

從制作過程來看,《梨園春》把戲曲演員從劇場邀請到電視演播廳錄制,有電視導演參與策劃,有電視節目主持人參與節目的承上啟下,有后期的合成制作。

從節奏變化來看,《梨園春》開播伊始就大膽地突破了傳統戲曲唱段起承轉合的窠臼,去掉了戲曲舞台上的“悶帘叫板”“長過門兒”等不適於電視傳播的部分,呈現的所有唱段時間都是六七分鐘,更短的控制在三分鐘以內。這樣的節奏符合“短、平、快”的電視傳播規律,符合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收看電視的習慣,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最精彩的部分呈現在熒屏上。今天看來,這也適應了“節奏快”“碎片化”“短視頻”的互聯網傳播特點。

從播出內容來看,不再是整場大戲的錄制照搬播出,而是選取戲曲中的最精彩片段,融合京劇、豫劇、評劇、曲劇、越調等各個劇種,薈萃全國各個劇種的名家,以及文戲、武戲、絕活等各個門類的戲曲形式,還有戲曲器樂展示、戲曲知識問答等內容。

從錄制現場的技術手段來看,完全不同於傳統劇場以帷幕和桌椅為主,而是充分運用“聲、光、電”的電視手段和技巧,大大延展了戲曲的表演空間,增強了傳統戲曲的面對面表演之美。

從舞美設計來看,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把戲曲盔頭中七星額子的造型、縣官的紗帽做成舞美的元素加以運用,同時,從古戲樓、水袖中汲取元素搬上舞台,並充分運用大屏,把寫意的中國風視頻素材與戲曲結合,讓戲曲演出的場景更唯美。

從播出方式來看,它不僅僅只是錄播,還採取了錄播和直播相結合的形式,大大增強了欄目的時效性、動態感、現場感。

二、順應時代潮流,做戲曲互動節目的探索者

1999年,《梨園春》全新改版,創造性地增加了“戲迷擂台賽”環節,讓觀眾走進電視,讓電視成為百姓的舞台,讓戲迷觀眾成為舞台的主角。戲迷擂台賽打破了之前電視戲曲節目“名家表演、名段賞析”的傳統播出形式,改電視“你播我看”的被動收看模式為“人人參與”的互動交流模式,成為中國最早的戲曲電視平民選秀平台。

《梨園春》的海選走進了北京、蘇州、深圳、東莞、哈密、烏魯木齊、太原、濟南、石家庄、邯鄲、鄭州等全國部分城市,走進了老百姓的家門,充分調動起戲迷觀眾的參與性,所到之處萬人空巷。據統計,24年來,共有近百萬人次參加海選,五萬余人走上擂台。導演組對每一個參加海選的選手深入了解,根據選手特點對每一個走進電視節目的選手進行電視化的包裝,同時也根據節目需要尋找有傳播屬性的選手。在每一期的節目中根據選手的年齡、地域、性別、故事、職業特點進行合理的搭配,讓戲曲節目充滿趣味。

在這方舞台上,選手不僅能夠唱戲,還能夠比賽獲獎,甚至能夠一戰成名,成為“擂主”,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到《梨園春》去打擂”已成為河南人文化生活中的一個熱點,造就了戲曲的全民狂歡,草根戲迷在這裡尋夢、追夢、圓夢。《梨園春》這方舞台,培養的明星擂主也從《梨園春》走向了央視和全國各大衛視,它把草根戲迷培養成了戲曲的“網紅”,成為戲曲的“星工廠”,也成為戲迷心中最向往的榮譽殿堂。

為了增強電視的互動性,《梨園春》積極探索,融入了現場評審模式,除邀請戲曲名家、戲曲各個行業的專家學者和跨界的明星擔任評審外,現場每人都有打分器,人人都是評委。為了讓電視熒屏的魅力能夠“雙向傳輸”,《梨園春》讓電視機前的觀眾也成為評委,從最早的信件抽獎,到撥打熱線電話和發短信投票、留言,到現在的微信搖一搖和網絡投票,都是為了讓電視機前的觀眾能夠突破電視熒屏的距離,參與到節目中來。近年來,欄目又增設普通觀眾的點評,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素人戲迷,走上點評台,點評打擂選手的演唱,說出自己的心聲。

三、提高節目黏性,用明星跨界培養戲曲新觀眾

戲曲藝術是一門相對小眾的藝術,戲曲的觀眾群年齡又相對偏大,如何擴大戲曲的受眾范圍,如何讓戲曲的觀眾群更年輕化,《梨園春》也嘗試了很多辦法。

以“大梨園”的概念,邀請了很多跨界的明星參與節目。“戲曲曲藝不分家”,欄目邀請過郭德綱、岳雲鵬、姜昆、郭達、周煒、范軍等曲藝名家,也邀請過閆學晶、何賽飛、潘長江、於榮光等戲曲名家,還邀請過張凱麗、韓磊、王斑等大家熟知的影視歌跨界明星參與節目錄制,讓這些大家更為熟知的明星、名家走進《梨園春》,學戲、唱戲,給觀眾起到示范作用,引導更多新的觀眾加入戲曲這個行列。

這一舉措的推出,使一大批曲藝名家、影視明星在這方舞台上體驗戲曲之美:龔琳娜專門為《梨園春》創作了《一場戲》,孫濤在這方舞台上反串馬金鳳先生的《穆桂英挂帥》,何賽飛跨界唱豫劇《拷紅》,潘長江和范軍合演的《七品芝麻官》,郭達和小香玉演繹《月下相會》等。這一舉措的推出,使一大批新的觀眾,特別是那些不是戲迷的觀眾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跟著明星也走進了戲曲、來了解戲曲,慢慢地喜歡上了戲曲,成了節目的收視增長點。

四、突破散點編排,力推常態節目季播化

《梨園春》作為一檔周播節目,一年52期體量,走過24年歷史,如何能讓觀眾常看常新,這是欄目必須面對的課題。近年來,欄目突破散點做常態節目,力推“常態節目季播化”,對欄目多年來所掌握的戲曲資源進行整合,以播出季的形式將其呈現在電視熒屏上,推出了一系列不同主題的季播節目。如名師高徒——講述文化發展中的師徒傳承,通過名師指點,高徒比賽,讓名家好戲得以薪火相傳,強壯中華戲曲命脈﹔百團爭霸——講述基層院團的動人故事,為常年活躍在基層的藝術院團提供展示平台,為豫劇舞台挖掘新生力量﹔青春之歌、校園練戲生、花兒朵朵開、梨園春風進校園——講述青春戲曲夢想,並讓戲曲走進大中小學,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開辟新的路徑﹔非遺心體驗——講述非遺故事,並通過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這些小成本、大情懷的主題播出季與戲迷擂台賽形成“兩條腿走路”的節目格局,有效緩解了觀眾的審美疲勞。

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40年,《梨園春》傾情打造,推出了“中國真有戲”特別播出季,盤點改革開放40年來河南戲曲的優秀成果,探尋改革開放40年來河南戲曲的文化地標,聆聽改革開放40年來中原文化前進的足音,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中國真有戲。

五、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華民族的崇高價值追求

柏拉圖說過:“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整個世界。”傳播歸根結底就是講一個好故事。中國戲曲是最善於講故事的一種藝術,且有著“高台教化”的作用,一部好戲總是思想深刻、精神充盈,能夠讓觀眾明白做人的道理、領悟真善美的內涵,往往可以影響很多人,甚至影響一個地方的生活形態和社會風俗。岳飛戲、關公戲、包公戲、楊家將戲以及新時期以來的許多優秀劇目,都是通過講述是與非、善與惡、忠與奸的故事,褒揚家國情懷、優秀品格、善良人性,生動傳遞了中華民族的崇高價值追求。

《梨園春》在節目呈現上深度挖掘並講述普通戲迷追夢的故事和藝術家台前幕后的故事,傳遞“仁義禮智信”的社會正能量。每一個來打擂的選手,不僅要唱戲,也講述他們的人生百態,講述他們夢想背后的故事。其中“煤礦工人周雷達梨園尋夢,從地下千尺的礦井站到了最璀璨的舞台”“病重的劉鳳彩為了人生信仰登上擂台,留下了彌留之際最閃光的瞬間”等,通過對選手背后故事的講述,讓節目充滿了溫暖的力量。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人們常常能看到藝術家在台前精彩的表演,卻很少能看到藝術家在台下的奮斗。欄目把鏡頭聚焦在藝術家身上,全方位地展示藝術家台前幕后的故事。“讓愛住我家”,講述豫劇表演藝術家、感動中國人物王寬救孤、育孤的大愛故事﹔“薪火相傳梨園情”講述河南戲曲名家師道傳承的故事﹔“人間長留玉生香”講述一代豫劇宗師常香玉先生愛國義演的故事和“戲比天大”的信仰﹔“丹鳳紅梅春常在”講述一代越調宗師申鳳梅先生“寧可死在舞台上不願死在病床上”的那種對舞台和觀眾的敬重……通過講述,全方位展示了藝術家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他們對藝術的執著,對觀眾的熱愛和對祖國的深情。

通過這類故事的講述告訴觀眾,戲曲故事多、戲曲很歡樂、戲曲很溫暖。習主席說“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裡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欄目通過這一個個戲曲的好故事引起觀眾的共鳴,讓這塊兒小小的電視熒屏充滿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六、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去”

中國文化“走出去”,對於中國文化的覺醒、復興、整合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力度空前加大。《梨園春》創辦24年來,立足河南,走向全國,面向世界,一直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先鋒隊。

“梨園飛歌”是《梨園春》為推廣中國戲曲,為讓中國文化“走出去”,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而傾力打造的一個品牌活動,目前已走進澳大利亞、委內瑞拉、巴西、英國、俄羅斯等國家。悉尼之行開了中國電視戲曲欄目跨國跨洋直播的先河﹔南美巡演搭建起一座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走進英國、俄羅斯,助力“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促進了文化發展。

每一次的“梨園飛歌”在節目的選擇上都傾向於國外友人能夠看懂的、沒有語言障礙的做功戲以及能展示普世價值和中國精神的劇目。在國外演出期間,欄目會加入大量的互動,比如讓國外友人為名家抬花轎、體驗畫臉譜等,讓他們穿上戲曲的行頭,學習戲曲表演、參與進來親身感受中國戲曲的魅力。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梨園春》也要和時代一起擁抱互聯網,欄目目前已開通了“梨園春官方”微博和微信號,並研發了“梨園春APP”,未來節目將更加注重大屏小屏的互動和融合,互聯網的邊界在哪裡,《梨園春》的春芽就應該在哪裡綻放,欄目希望能打造一個與觀眾交流的新平台,為古老的戲曲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梨園春》將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續深挖中國傳統文化資源中所蘊含的豐富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找准歷史和現實的結合點,努力做好戲曲的跨文化傳播,使節目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與百姓需求相契合,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作者單位:河南廣播電視台衛星頻道)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