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文化課分數線提高 藝考≠易考,拼才藝更拼文化

徐顥哲
2019年03月04日07:1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藝考≠易考,拼才藝更拼文化

  藝術類院校如今對考生的文化課成績越來越重視。漫畫/王鵬

  剛剛過去的二月份,對於絕大多數的藝考生來說,無疑是煎熬的——不是在考試,就是在趕去考試的路上。而用一句話來形容今年影視表演類藝考的火爆就是:數據是用來刷新的。中央戲劇學院今年共有67946人次報考,較2018年同比增長23.5%,創歷年報考人數之最﹔北京電影學院今年的報考人數達59059人次,較去年同比增長31.02%,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由於報考人數漲幅明顯,藝考的競爭日趨激烈。今年中央戲劇學院整體報錄比高達119比1,北京電影學院今年的報錄比也有114比1,要進入兩所中國頂尖表演類學府,可謂百裡挑一。記者採訪的不少報考中戲表演系的考生,都在初試就被刷了下來。來自東北的考生司書旭回憶:“初試發揮得不好,看到主考官劉天池老師,我就有些緊張。”

  以往在很多人眼裡,藝考儼然成了文化課差等生的“綠色通道”,是為家裡有錢的“學渣”准備的退路,但這種情況正在大幅度改變。教育部此前發布的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基本要求規定:2019年,藝術生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將分別不低於當地高考二本線的70%或75%。

  現實情況是,藝考生在專業領域的分數上升空間已近飽和,這就使得對考生文化課成績要求必然提高。今年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等3個系的文化課成績要求達到考生所在省份一本線的75%至85%,較以往有明顯提升。中國傳媒大學所有藝術類本科專業考生,均須在初試環節參加由學校統一組織的文化素養基礎測試,初試科目在原有語數英類別基礎上增加文史哲類別。

  而對於處在歸途中的藝考生們來說,現在還遠不是放鬆的時候,因為就算通過了各藝術院校的初試和復試,也隻能說是打完了藝考這場戰役的一半,高考文化課的比拼至關重要。來自天津的藝考生李同學曾經參加過高考,文化課的復習對他來說隻需要鞏固即可。但大多數的藝考生是頭一回參加高考,且多數選擇的是文科專業,對此李同學表示:“身邊的藝考同學基本都已經回到各自的高中課堂,能多拼一分是一分。”

  實際上,這幾年影視從業者文化素養的缺位,已經在影視創作、演員表演等多個環節投下陰影。與互聯網一同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演員,文學修養卻出現斷崖式下滑——當年於是之在老舍的劇本中成長為著名演員,第五代導演拍攝嚴肅文學作品挖掘出一批好演員,而如今很多年輕演員讀的多是網絡小說,文學修養與前輩不可同日而語。一位中戲表演教師舉了一個例子:十年前和如今同樣都用契訶夫的本子來教學,卻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十年前的學生都能從契訶夫的劇本裡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但是如今的孩子已經完全感受不到契訶夫劇本中那種生活本質的潛流。”

  選擇文化素養較高的優質生源,對各大表演類院校來說,顯得越來越有必要。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認為,提高文化課成績分數線,有利於選拔擁有廣闊視野、創造潛力大的學生。他直言:“從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看,文化課成績好、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多數更容易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對提高演藝圈整體從業素質有重要作用。”

  北京市在2014年就開始實施的高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展工作的“高參小”項目,讓中戲、北影等藝術類高校得以接觸北京的優質中小學生源。中戲的老師到北京的重點中學講戲劇,用戲劇的魅力影響孩子們,當然也有可能促使他們報考藝術類院校。長期關注藝考的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藝考》節目制片人周華表示:“藝術院校一直在提高生源層次,不是學習差才進來,而是既要有藝術審美,又要有文化課好成績。”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