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口碑不俗 京味兒劇真帶勁兒

展現老北京市井生活
嚴振聲一家人在院中聊天
最近,電視劇《芝麻胡同》正在東方衛視熱播。這是一部標准的京味兒劇,導演是近兩年執導了《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的劉家成,三位主演是何冰、劉蓓、王鷗。該劇講述了數十年間,一家人經營“沁芳居”醬菜鋪生意所引發的一系列故事。緊湊的劇情和扎實的演技,為該劇贏得不俗口碑。
劇情很帶勁兒!
《芝麻胡同》劇情由兩條線交叉。第一條是事業線:在老板嚴振聲(何冰飾)的帶領下,北京沁芳居醬菜鋪一步步被打造成享譽全國的醬菜廠。嚴老板是整部劇的靈魂人物,其性格特點可以用北京話常用來夸人的一個詞形容——“局氣”。嚴振聲在全劇開篇的一句台詞就凸顯了他的價值觀:“衣食父母就是祖宗,得罪了祖宗自己白干不說,砸的是招牌,丟的是臉面。”
第二條是著重刻畫的情感線:因為大哥遇劫被殺,從小過繼給舅舅的嚴振聲,變成俞老爺子唯一的兒子。為了給俞家傳宗接代,俞老爺子要求已有結發妻子林翠卿(劉蓓飾)的嚴振聲,再娶一房兒媳婦,且看上了心地善良、一心為父親治病的牧春花(王鷗飾)。一番波折后,牧春花嫁進嚴家,與嚴振聲感情漸深……《芝麻胡同》還反映了我國婚姻制度的更替,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制”替換,嚴振聲被迫和牧春花離婚,但仍保持之前的相處模式。
台詞夠京味兒!
《大宅門》《正陽門下小女人》《情滿四合院》等劇都展現了北京人的群像,《芝麻胡同》同樣如此,角色的“京味兒”濃郁,還展現了不少地道北京話,比如“撅著眼子”、“裡格楞”、“廢物點心”、“老梆子”……
這部劇也出現不少地道的北京場景:四合院、醬菜鋪、茶館兒、街頭雜耍、北京胡同……導演劉家成說:“這次在京味文化的展現上下足了工夫,搭景就動用近千名工人,歷時半年,老天橋一場戲就把北京民間藝人都找到了,撂跤的、耍中幡的、唱雙簧的……”
這部劇的重要主題是醬菜,導演劉家成親自走訪了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醬菜工廠,了解腌漬醬菜的工序,真實還原醬菜制作過程,保証劇情的原汁原味。
表演接地氣兒!
劇中多位演員的表演堪稱教科書級別,何冰演這類角色駕輕就熟,無論是總裁范兒,還是失去至親后的絕望感,又或者是面對軍官時裝慫的樣子,都能夠從容應對。與他在《情滿四合院》裡飾演的“傻柱”相比,《芝麻胡同》的“嚴振聲”被詮釋出另一種北京人的感覺,劉家成說:“嚴振聲不同於傻柱,后者處事簡單,一人吃飽了全家不餓。嚴振聲惜命,肩上的責任讓他遇事必須三思而后行。雖沒有傻柱活得痛快,但他是更加充滿煙火氣息的北京人。”
跟何冰搭戲的幾位演員也都是老戲骨,聚到一起,演活了一場場小型話劇:畢彥君飾演的俞老爺子,既有老一輩的守舊固執、知曉事理,也有體諒兒子的暖心﹔方子哥飾演的牧老爺子,因病“連累”女兒,治好病后處處為女兒著想﹔錢波飾演的孔老痴,講究制醬的祖宗法度,對東家死心塌地……這些角色在老戲骨們的演繹下,有點有面,性格鮮明立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