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文化"供給側"也要來一次改革 講好中國故事要"提質增效"

朱珉迕 宰飛
2019年03月11日10:37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文化“供給側”,也要來一次改革

  “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強調:“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隻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於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創作怎樣的作品,將怎樣的“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今年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反復追問。

  熱議背后,也指向一種文化生產中的“供給側改革”。

  創作什麼?

  好作品要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

  扎根現實

  首要就是一個“人”字


  3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在兩會“部長通道”上說,目前人民群眾對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經從“有沒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發展階段。

  為適應這種文化和旅游供給主要矛盾的變化,文旅產品供給也應“從數量追求,轉到質量和品質的提升”,“把質量作為文化和旅游的生命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推出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文化產品”。

  10日,政協第二場大會發言中,不止一位委員就此建言,呼吁跳脫“眼球經濟”“虛假繁榮”,杜絕“價值扭曲”“娛樂至上”。

  其中首要的,是一個“人”字。執導了熱播節目《朗讀者》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一級導演呂逸濤說,如果說“朗讀”二字指的是文字,“者”講的就是人——有大半輩子獻身改革開放的先鋒人物,有白手起家闖出一片天地的民營企業家,也有普通勞動者,“正是他們建設出活力迸發的當代中國,從而讓這個節目富有鮮明的時代人文氣息,隻有深入到創作一線、扎根於現實的泥土,才能挖掘出其中的時代價值。”

  在幾天前的聯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隊隊長馮遠征,曾有機會同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面交流。巧合的是,就在兩會前夕,人藝復排的話劇《茶館》在北京熱演,連著許多天一票難求﹔總書記在聯組會上,也談起了自己兒時在人藝看戲的記憶。“一個民族要有靈魂,文藝作品也要有靈魂”,總書記的這番話,讓剛走下舞台就坐進會場的馮遠征覺得“更知道這條路怎麼走了”。

  “就應該腳踏實地、很接地氣地去完成自己的每一個角色,每一場表演。方向明確了,路也指出來了,接下來我們會更加深入生活,去創造一些能夠反映老百姓真實生活和心態的作品。”馮遠征表示,文藝工作者更應該去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汲取營養,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感受到我們的付出。“我們有一句老話,‘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怎樣從生活中提煉出老百姓所思所想,然后在文藝作品中呈現,這是非常重要的。”

  追尋傳統

  尋自尊自信自強之源


  “創作的源泉在什麼地方,第一就是來源於生活。從《平凡的世界》,到《大江大河》,這都是展現最生動的當代人的精神。另一條路徑,就是向傳統要靈感。”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廣播電視台主持人曹可凡說。

  為客串出演《老中醫》,曹可凡研習了一遍從華佗、張仲景、孫思邈到20世紀“海派中醫”一路走來的中醫發展史,進而發現了其中蘊藏著的傳統文化脈絡。

  曹可凡還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的舞台上看到,一位學習漢學的美國學生,將庄子的《齊物論》和李白的《古風》結合起 來寫了一首歌,結果在網上獲 得的點擊量超3億次。

  這種從傳統中尋找力量,並且“細水長流、潤物細無聲”的做法,很值得文藝工作者借鑒發揚。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姚愛興也在他的大會發言中表示,文藝創作應更注重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特別是在西方文化影響逐漸加深的情況下,中國的文藝創作更需要找到“中華兒女自尊、自信、自強的源泉”。

  “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深深植根於5000年綿延不絕的文明傳承,這也是文藝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他說,“在藝術創造創作中,要始終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傳統文化新

  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傳播什麼?

  講好中國故事也要“提質增效”

  主流敘事

  好聲音要傳得出去


  兩會開幕前,一句來自觀眾的“點贊”,讓曹可凡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曹可凡曾在幾年前的兩會上“炮轟”存在於電視行業的假數據泛濫、過度炒作真人秀等等亂象。今年,他所在的上海廣播電視台推出的政論專題片《這就是中國》,試圖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何優越?中國成功背后究竟有一些怎樣的邏輯?”等等問題。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這檔電視人眼裡“沒有娛樂、沒有明星”的節目,卻贏得了巨大的流量。年輕一代觀眾也發出感慨:“沒想到主旋律題材也可以拍得好看”。

  恰恰是這句話,讓曹可凡聽出了“弦外之音”。“固然是創作的成功,卻也暴露出此類作品在媒體融合推廣、輿情把握方面比較薄弱,導致市場存在’主旋律沒有收視率’的認識誤區。”

  主流題材憑什麼不能好看?在人代會的審議現場,曹可凡列數了諸多問題:主流文藝節目的研發主力,僅是央視及排名比較靠前的上星衛視和視頻平台,整體數量依然有限,一些有好素材的地區,自身實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針對節目前期研發的扶持體系、人才培養等,也存在諸多短板。他特別呼吁,主流文藝創作應尋求多方合力,推動均衡發展——當然,國家有關方面應予主動的牽頭和支持。

  “在劇集方面,可以加強重點選題的策劃與研發,通過專業的評審機制,完善前期孵化,助力作品提質升級。”曹可凡建議,針對試播片、先導片的創作設立專項扶持基金﹔鼓勵央衛視及網絡平台在版面編排上開辟“試播節目帶”,豐富觀眾調研手段﹔推動國家級劇本庫、節目模式庫的設立,助力主流輿論的海外輸出……此外,宣傳推廣渠道,也可以通過全媒體手段,讓好作品實現“多樣態、多終端、立體式、全覆蓋傳播”。

  一句話,好的作品,應該用盡一切辦法讓它“做出來”、“傳出去”。

  對外傳播

  “走出去”還得進人心


  另一個被討論多年的問題,是“中國文化走出去”。在前些年的熱情推動之后,今年兩會上,許多人考慮,“走出去”之后是不是能夠真正“打開市場”、進而“深入人心”?

  全國人大代表、作家王安憶就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直言,近年來大量文學作品在海外出版,也出現不少怪現象,“有的隻留下一個泡沫”。

  她發現,在文學作品海外出版的生態鏈上,一些海外出版社並不能在發行上付出成本,出版幾十、一百冊書交代完事,版權代理公司是完成了指標,作者則增添了“作品翻譯成多種文字”的漂亮履歷,“但事實上,誰也看不見書”。

  這種怪現象,折射出部分文藝界人士對“走出去”尚存盲目,更直指行業的虛火。在王安憶看來,盲目投錢並不是文藝作品走出去的正確方式,“不該用的地方要收斂起來,市場的事情交給市場。”

  在不少代表委員看來,“走出去”只是形式,重要的是讓世界受眾“聽進去”,也亟待“提質增效”。而要提升效果,需要一些新的更具針對性的手法。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譯文出版社總編輯史領空表示,當前外宣作品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中國人寫作,思維方式、表述方式同國外讀者之間接不上。另外從語言上來說,中文翻成英文,翻譯質量本身也有問題。”

  為此,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國際組稿,全球發行”計劃,試圖找到“了解中國的外國人”,來寫“有關中國的書”,並在海內外同時以英文出版,以期更好打通不同文化之間的溝壑,用世界習慣的方式講述中國。

  而在作品有過“走出去”成功經驗的全國政協委員、劇作家王麗萍看來,“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秘訣,還是回到生活、回到人,“讓世界人民了解當代中國老百姓的生活”。

  “2013年習總書記訪問坦桑尼亞的時候,還特別提到了我的作品《媳婦的美好時代》。去年我的最新作品《生活啟示錄》又被翻譯成斯瓦希裡語走進了非洲。”王麗萍說,“積累、挖掘生活中的東西,有細節才可以編成很好的故事。”

  (本報北京3月10日專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